王建中:40年艺术生涯演绎“炉火正红”
王双双 | 2017-04-14
收藏
摘要: 王建中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毕业后留校工作,长期从事陶瓷、玻璃艺术的教学、研究与创作,至今已在学院学习和工作了近40年。1999年,他与同事们一起创立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第一个玻璃艺术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玻璃艺术专业,目前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协会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陶瓷设计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王建中的履历看上去很“科班”,一直在学校中,可谓“中规中矩”。但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与创作,让他保持了最初的追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jpg

对于自己的艺术生涯,王建中用“炉火正红”来形容,“炉火正红是一种进行时态的表达,是我的座右铭,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希望能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艺术是相通的,要沉得住气

回想学习美术的过程,王建中追溯到了自己儿时的时光。他告诉记者,从5岁到上中学之前,他一直成长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宿舍兼工作区,这里也成为他的艺术启蒙地。“我的童年很快乐,其中有个乐趣就是看话剧。随着年龄增长,我对美有了理解和追求,我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画画的。中学时代以及工作后的业余美术实践,加深了我对于绘画的热爱。“文革”后期,在文化宫的短期学习对我帮助很大,父亲也常带我去看北京画院一些老师绘画,从中我获益匪浅,以致坚定走上学艺之路。”

从陶瓷到玻璃艺术,之前还学过书法、油画、国画等,王建中可谓“多才多艺”。他认为,所有艺术形式都是贯通的,多年的艺术实践证明,视野开阔非常重要。如研读人物传记,王建中从许多前辈的经历中受到启发。“基础知识的宽厚是创新的源泉,学科的交叉和审美意识的通达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学术研究是严肃而艰苦的工作,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不浮躁、不虚夸、脚踏实地,这样就有后劲,在创作与创新方面有所为。”

创造力和创新力的表达,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多寡,也体现于阅历的深浅和经验的丰富。他说:“我认为人经历些不顺、挫折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转化,坏事可以变好事,可以从另外一面让人得到锻炼,使人变得更坚强。”

从陶瓷到玻璃艺术,不变的是“道心”

从陶瓷转向玻璃艺术,对王建中来说,既是专业方面的挑战,也是人生的一次挑战。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因学科改革和院系调整,学院筹建玻璃艺术专业,王建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但转型的过程很艰难。据王建中介绍,他转向玻璃艺术时已经40多岁了,从头学习,1000多度的高温使得他的左眼受了伤,视力受到很大损害,手上的烫伤划伤多得数不过来。王建中回忆了自己刚开始做玻璃品时的经历,他说,有一道工艺是退火,考验火候和功夫,一般的玻璃品是两层,而他觉得不够,就套了三层,加之作品体积大,退火时间就要相应延长,当时是在一家玻璃制品厂的生产线上搞创作,不能为他单独设置退火流程。所以,最初创作时,等待玻璃高温退火后,发现只剩下一个成品存在,其余的全碎了。第二天,只能重新干,经过很多协调和改进,最终塑造出一个相对完美的艺术作品。

在王建中看来,无论创作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还是强调实用的意义,都应该是“有意味的形式”。陶瓷和玻璃的材料是坚硬的、冰冷的,而通过火的淬炼,却会变成火热的、有温度的作品,成为“道心”表达的中介。而在他的创作中,也一直遵循“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除了具有功能性的作品,其他纯理念的作品也尽量做到能与观众沟通。比如陶瓷,尤其是紫砂作品,作为器物,首先它应该具有使用价值,好用;其次要让人们在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诸如泥料质地的细腻,造型设计的美感和优雅,手工制作的精湛以及多种文化元素的集合。久而久之达到人与物的和谐、交融。而玻璃作品,材料虽然坚硬、冷峻,“但我赋予它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人文、自然的符号和信息,它就变得温暖、有情感”。

坚持做“时代精品”

作为在中国第一个提出“时代精品”概念的艺术大家,王建中经常告诫自己:要创作出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首先创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并且热爱这个时代、热爱自然、热爱人民、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的文化。好的艺术作品是优秀创意和精心艺术实践的完美结合,艺术实践过程又是心力和体力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如此完成的作品承载了艺术家全部的身心和精力,必成为经典之作。纵观历史上的杰作,无不如此。

经过多年的玻璃创作实践,王建中总结归纳出“采宇宙光华,纳天地神韵,循自然之道,守造物之法”的创作理念。他认为,灵感来自于对自然的学习、对前辈的学习,来自于向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说,其陶瓷作品具有汉唐风格,但他又不是临摹,而是加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王建中的创作是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怎么结合呢?在王建中看来,学习传统,一定要做到“既能走得进去,也要走得出来。”走的进去,就是要真正地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之变成自己的素质反映在思想和行为中。同时要避免学样子,学皮毛,不能食古不化,生吞活剥,这就是要“走得出来”。创造是无穷尽的,关键是怎么从几个形态的组合中创作出新的东西,这就考验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精微之间的差别,怎么组合关键是怎么处理细节,而细节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美学基础以及性格的体现,也是创造的焦点。

谈到未来的创作方向,王建中向记者透露,在创作上他将在创意和工艺制作上向精致化努力,要赋予作品更多的个性特征。无论玻璃还是陶瓷,他都将进一步探索工艺语言的准确应用,力求艺术和工艺的完美结合。玻璃方面他将进一步探索光与玻璃材料的融合;陶瓷方面他将更多在造型形式和装饰以及釉料运用方面研究,力求完美。

王建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协会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陶瓷设计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2017年艺术品市场的走势,应该是趋于稳健。好的艺术品从来不缺少市场,现在收藏者更为理智,头脑清醒判断更为准确。这两年艺术市场挤出了泡沫,淘汰了浮夸和粗制滥造的东西,更加强调作品的艺术含量和艺术品位。这是一种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趋势,会逐渐形成理性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对于艺术家来说,要沉淀自己。优秀的艺术家要具有深厚的学养、开阔的眼界、宽广包容的心胸、热血满腔的责任感、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在名利前泰然自若。这样的人创作的作品会使人感受到或清风拂面、或花香四溢、或热美贲张,令人感受到美和力量。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