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孔方兄遇见洋通货——古丝绸之路货币展”在京开幕
2017-04-21
收藏
摘要: 4月20日,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江西中文传媒艺术品有限公司(集雅斋)联手推出的《当孔方兄遇见洋通货——古丝绸之路货币展》在北京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开幕。展览将免费开放,持续至5月21日。

6.jpg

为贯彻《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精神,本次展览以丝路上古货币为主题,展示“一带一路”各国的经济、文化、艺术、工艺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现“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则的深刻含义。

2.jpg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中原王朝古货币,二是西域(新疆)自铸货币,三是域外古国货币。该展览展示了古丝路沿途各王朝和城邦国发行的货币近500枚,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世纪到20世纪,涵盖西徐亚王国(今黑海北岸,约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帝国(今意大利半岛,约公元前300-前200年)、古代印度(约公元前180年-公元10年)、安息(今伊朗东北部,约公元200-300年)、贵霜(今塔吉克、里海等地区,约公元155-300年)、萨珊(今叙利亚、高加索等地区,约公元300-500年)、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约公元527-565年)等,50多个政权、王朝的货币。其中包括和田马钱等珍品。

3.jpg

古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城长安、洛阳,经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至欧洲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连接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近一个世纪以来,古道上曾通行的各地钱币逐渐被发掘,包括中原王朝钱币、萨珊王国、贵霜王朝和拜占庭(东罗马)、萨曼金币等,从汉至清,历代衔接,数量巨大。一枚枚小小的货币,像是见证者,见证着当年花雨缤纷、舟楫络绎的丝路盛景,也为丝路中的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神话学、工艺学、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物证。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国的和田马钱(汉佉二体钱),其工艺是希腊的打压法铸造,其钱面上的马的形象则源自大夏(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钱币正面是佉卢文,背面铭文则是汉字,并且采用中原地区传统的货币重量单位“铢”作为它的计值单位,具有典型的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的特征。一一枚斑驳的货币,也形象地记载了当年东西方文明交流、出新的历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实写照。

4.jpg

为迎接即将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策划了“一带一路”NICE展系列,便是希望从不同文化角度和维度,介绍丝路几千年悠久的文明交流史,证明各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构成了丝路人文精神的血脉。

1_副本.jpg

展览主办单位: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江西中文传媒艺术品有限公司(江西集雅斋)

承办单位:

金九福钱币博物馆、北京赛思博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九山堂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河北昶旭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博宝艺术网

策展人:

李蕊、何如珍

执行策展人:

李宇、裴满意、傅旭明、金家栋

策展设计团队:

舒伟明、李杰、张君妍、李亚伟、万思宇、柳立潇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