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肖依:一位耶鲁才女的建筑观察
张彦武 | 2017-06-14
收藏
摘要: 《建筑里的中国》是作者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实地踏访中国传统民居后写成的。旨在寻根本土的建筑文化,从传统中寻找力量。

《建筑里的中国》蒲肖依著/外文出版社2017年3月版/45.00元

《建筑里的中国》是作者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实地踏访中国传统民居后写成的。旨在寻根本土的建筑文化,从传统中寻找力量。

  蒲肖依

  1989年生于北京。自幼喜丹青,好读书,游历广泛。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系研究生。

  1989年生人、耶鲁大学建筑系在读研究生蒲肖依的新书《建筑里的中国》,更写实的书名,应该是“传统民居里的中国”,因为蒲肖依2015年休学期间实地寻访的都是西部窑洞、福建土楼、山西大院、徽派建筑、西江苗寨、北京四合院这类传统民居(而不是商业地产或其他公共建筑),进而探索寄寓其中的“场所精神”(由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1979年提出,约相当于“精气神儿”)并阐悟中国建筑的新精神。当然,“建筑里的中国”这个题目更宏大也更见抱负,它本来是更适宜于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贝聿铭先生或吴良镛院士这样的前辈来谈的大题目。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建筑学行当里的重要性较之于其他领域更为显著,诚如蒲肖依在后记中所讲述的,现代建筑巨擘勒·柯布西耶早在24岁时,就历时5月游历了东欧、巴尔干群岛、希腊、意大利、土耳其等地并追问“我们的进步为何这样丑陋……难道人不会再创造和谐?”这次考察坚定了柯布西耶以建筑师为职业的决心,所以成名后他执意再版处女作《东方游记》。

  考虑到蒲肖依是一位准90后,一开始拿到书时,尽管有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题写书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作序,甚至包括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在内的数位名流都在腰封上具名推荐,我还有些半信半疑,或许这只是一个“富二代”的休闲之旅吧,但一切还是靠作品本身来说话。她在第一章就能提出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抽象和概括而来的“物质性——社会性——知识性”这一“三性耦合论”且能自圆其说,实属不易。梳理古今中外建筑史,一座理想类型的建筑大致要处理好三重关系:与周边环境即自然(如选材、采光和“天人合一”“环境友好”等)的关系、与作为居住者和使用者的“人”的关系、与所在地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关系。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有言,“旅行可以塑造人,学习建筑也是一样。建筑必须实际造访当地,以自己的五官去体验空间,才有可能真正领会。所以建筑师必须迈开脚步。”追随蒲肖依的脚步,最有趣的还是收获了一些实地寻访所得的细节。比如,她2015年10月在瑞士小镇哈尔登士敦寻访2009年度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的代表作之一圣本笃教堂,“里面的空间很小,最多可容下几十人,顶部设置了一圈高窗,神圣的亮光倾洒而下,置身其中有一种可触摸的温暖的氛围,让人能安静地与心灵对话”,卒姆托“并不是城市地标建筑的热衷者,他像是一位禅修的隐士,偏居一隅,既耐得住寂寞,心有定力,胸有万壑,静而志远。他的作品仿佛中世纪手工作坊出产的艺术品,精致隽永”。有了圣本笃教堂这类经典案例的提醒,我们就很有必要反思本土建筑市场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剧院、央视新大楼这类后现代主义“实验品”上的盲目求大、求新、求异、求洋。而日本政府,在建筑界一批有识之士的反对和呼吁之下,宁愿付出高额违约金,仍将由著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生前耗时3年设计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的方案彻底抛弃,转由本国设计师隈研吾担纲并在整体结构上效仿日本传统寺庙的外观。“任何一个建筑,如果忽视了其物质的经济性,割裂了其应有的社会性联系,包括其历史、文化、传统,即便其单方面的技艺再突出,造型再独特,其普遍意义也会大打折扣。”蒲肖依基于东亚乃至更广范围经验的国际比较的反思很有现实针对性,“今天,晋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自主性的建筑几何空间语言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在重树中华民族自信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有一分建筑自信呢?”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