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乾刚:半个世纪让雕漆走入现代生活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 2017-07-04
收藏
摘要: 文乾刚,1941年生,1961年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进入北京雕漆厂工作,直至退休。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366288821550_260x325.jpg

技艺上不断创新是雕漆传承的核心。谈及创作理念,文乾刚认为,雕漆技艺需要不断创新。他十分认可一种观点:绝不模仿自己和别人的过去。“本着这一理念,我一步一步走来,不断思考新的内容。”

在雕漆厂效益比较好的1970年代,文乾刚曾创下一件作品卖出1.5万元的纪录。那时的他,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正是厚积薄发的时候。“因为之前我学习的专业是雕塑工艺美术,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把雕塑和雕漆结合,创造一个新品类。”于是他就开始尝试。当时的雕漆主要以动物为设计模板,文乾刚就从“马”着手,仿照当时火热一时的唐三彩制作出“剔红仿唐马”。其中一件受到了外贸经销商的喜爱,卖出了1.5万元的高价。后来,在厂里的要求下,他着手开发批量生产的技术,也就是进行“模具化”。

但问题在于,众所周知,工艺美术的创作由于其特殊性,很难复制。因此模具化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将作品的外形复制下来。据文乾刚介绍,他首先将作品的制作分解成各个模块,制作成金属阴模;之后翻制出大量的“阳模”,因为所需材质的特殊性,这批“阳模”用树脂制成之后,再用这批树脂“阳模”翻制出更多的石膏“阴模”;最后,就是用石膏“阴模”制作出真正的雕漆作品。

“这花了一整个冬天的时间。后来,由于这一产品的火热,雕漆厂一度成了‘马圈’。这批产品有不同的规格和风格,在经济上为雕漆厂创造了可观的利润。”文乾刚说到。“但如今,时代改变了,一些不符合当代需求的艺术消亡了。纵观艺术史,往往一个艺术家的创造能带动这一门艺术一时的火热。对我来讲,雕漆是一场机缘,本来我并不了解这一行业,但从毕业进入这一行业后,我不断找寻,走到了今天。”

赋予更多现代功能,让雕漆走入当代生活。文乾刚一直强调,从事雕漆一行,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更应该思考如何让雕漆走入当代生活。“其实这二者不矛盾,追求经济效益就要在技艺上不断创新,从而争夺市场。”他认为,这就需要雕漆作品具有现代的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物质使用功能,二是精神欣赏功能。这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缺一不可。“创作出一件作品后,要问问自己,它能做什么用。那些人们看见后能发出‘找它找了好久’这样感慨的作品,才是适应市场的好作品。”

此外,他还提出,艺术创作的品位和风格,也要适应当代人的需求。“从事艺术的人有一项义务,就是引领大家的审美。当今社会上有很多市场效果好的艺术创作,但对大众的审美引领作用却几乎没有。这无疑是失败的。”

多年来,文乾刚创作了很多不同品类的作品。他告诉记者,在30岁时,他更喜爱创作立体雕漆,比如动物的造型等;但从1990年代开始,他开始着手创作高档的中大型雕漆作品,每年做2~3件,比如大盘、大瓶等;2001年退休后,他进入大学开办工作室,并开始制作雕漆屏风,“目前我已经制作了10件屏风,这已经达到了我原本的目标。同时这也说明了,屏风在当代社会是有用途、有需求的”。

50年沉浮如一日 坚守成就雕漆大师。文乾刚自小就喜爱美术,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美工组的成员。1958年,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建校,他作为首届学生入校学习。毕业之后,文乾刚被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在漆艺设计室实习。一年之后,他调动到北京雕漆厂。就这样,他迈入了雕漆行业,一干就是50多年。

进入雕漆厂之后,文乾刚首先在各个岗位轮岗实习,承担的工作也十分多样。之后,有10年时间,文乾刚长时间在车间劳动,熟练掌握了雕刻等技艺。这段时间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对日后的创作是很好的积淀。

但进入1990年代之后,雕漆厂的效益急剧下滑,进入低谷。这时,他的专业水准体现了出来,开始创作高档的中大型雕漆作品,通过参展来向人们展示,并在重要的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上连续获奖。进入新世纪,他从雕漆厂退休,那几年正是社会呼唤传统艺术回归的时候,他受邀进入学校,开办了工作室,继续创作雕漆。

说起一直坚守在雕漆行业的原因,文乾刚告诉记者:“首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手艺人要生存,需要一份工作;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雕漆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发现雕漆这门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于是就更有兴趣了;最后,我越来越希望将雕漆带入新时代,这促使我继续沉浸在这门艺术中。”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