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博:在“铁券庐”中锤锻铁板浮雕艺术
王双双 | 2017-07-21
收藏
摘要: 郭海博,1962年2月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5月,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6年12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

铁板浮雕.jpg

与许多传承千百年的古老艺术形式相比,“铁板浮雕”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甚至很多人对铁板浮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但不可否认,这一独特的雕塑形式,一经问世,便填补了金属雕塑领域的一大空白。它不仅大胆地使用了极易生锈的铁板材料作为雕塑家表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在材质的挖掘上,以及在雕塑语言的表达上都有新的突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郭海博与弟弟郭海龙自创了“郭氏铁板浮雕”这门艺术,在过去的20余年里,郭氏兄弟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金属雕刻艺术和西方油画、雕塑艺术的潜心研究及提炼融合,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铁板浮雕锻塑技法和彩铜浮雕烧色技法,可以说找到或者独创出了一种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雕塑“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郭海博说,第一次领略到石头上雕刻的浮雕艺术,是1974年11月自己随父亲调动到邯郸涉县某军工厂工作,途经北京,看到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从那时起,雕塑就深深地吸引了他。

谈起如何走上“铁板浮雕”这条路,郭海博认为,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如果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一直坚持做下去了,那么后面等着你的就有可能是成功。他回忆,孩子们不愿跟他一起玩儿;那时候,会画画的二哥给他找来很多“小人书”,让他照着那些“小人书”学习画画。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学画画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二哥。从那以后,他画画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后来,又喜欢泥塑。然而,时间久了发现,泥塑易碎不好保存,于是产生用铜进行雕塑的想法,可铜是贵金属,按当时的经济状况根本买不起。”20世纪90年代初,当钳工的弟弟用废旧铁板剪出了一个鲁迅侧影头像,郭海博看到后深受启发,并决定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铁板浮雕的探索与创作中去。于是,动员母亲腾出了不足6平方米的储物间,又动员妻子拿出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置办了工作案、工具和铁板材料。从此,兄弟俩踏上了探索铁板浮雕艺术的漫漫征途。

在解决问题中创新

确定了走铁板浮雕这条路,但这对于郭海博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因为,这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路怎么走?哪种材料最合适?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

依创作题材选择合适板材。铁板浮雕工艺是根据传统的錾刻工艺扩展而来的一种工艺形式。手工锤锻和錾刻技术充分地发挥了金属板材的延展性在空间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它与铸造成型中金属呈液态流动不同,锻造成型中的金属是以固态平板状出现,按照设计图稿的要求借用外力作用下的錾子或直接运用锤子在板材的正反两面反复锻打,使金属板材改变物理性能,呈现出事先构思好的有凹凸起伏变化的物象。

据郭海博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初,铁板浮雕使用的是武汉钢铁厂生产的热轧板,质感细腻柔韧,延展性极好。在这样的铁板上进行创作,作品很少出现龟裂、破损、锈蚀等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几年后,由于武钢不再生产此种规格的热轧板,不得不改用另一厂家生产的板材,这种板材容易锈蚀且延展性不太好。所以要在防锈与锻打方面下功夫。

此外,不同铁板浮雕的造型对于铁板的要求也不同。郭海博在使用北方一厂家生产的硬且脆的板材时,经常出现破损、龟裂等情况,此种材料对大多数题材的浮雕创作都不适用,但对锤锻西北中老年人物肖像来说却相当合适,因这种板材恰恰容易产生那种粗糙的肌理效果。而且那种天然质感和肌理特征又是其他任何材料达不到,不能与之媲美的。

材料、构思、技巧缺一不可。“捶打成型,浇铸为物,折而不断,拉又向前”是金属所具有的特点,但是在坚硬且延展性极差的铁板上创作艺术品难度极大,创作时如果考虑不周,锻錾不慎,易出现“败笔”。合适的材料、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技法,只有这三者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精美之作。

郭海博介绍说,创作中最难的是寻找铁板浮雕的制作技法。郭海博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技法。例如,郭海博在补焊被敲漏的作品时发现,铁板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出现蓝紫色。于是,他就把这一发现移植到作品中进行色彩点缀 ,将作品中的主体部分,诸如蔬菜瓜果和花鸟虫鱼等,进行局部烧色,以弥补铁板浮雕色彩单一所带来的缺憾。还有,在作品烧色过程中发现,当气焊蓝火停留在某个地方时,铁板上会自然呈现出具有瞳孔般效果的圆形斑点。他立即将这一发现运用到动物的眼睛上,让动物的眼睛看上去很鲜活,给人一种通灵有神的感觉。另一方面他不断开拓新的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吸收不同雕塑品类,不同画种的技法之长;通过借鉴泥塑、石雕的雕塑技法,采纳版画中的黑、白、灰手法,结合中国画中的各种点法和皴法,在不失铁板浮雕画特点的情况下,使技法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丰富。

郭海博将自己的新居命名为“铁券庐”,在这里,享受工作之外的生活艺术。在创作之余,他还在忙着另一件大事,编写铁板浮雕创作技法书。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