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家陈昕:做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郑 杨 | 2017-08-15
收藏
摘要: 做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1952年6月生,浙江鄞县人。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从事出版工作近40年。曾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总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上海新汇光盘(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职。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策划、编辑了30多套丛书,共计3000多种图书。著有《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中国出版产业论稿》《出版经济学文稿》《WTO与中国出版》《中国图书定价制度研究》《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发展》《出版忆往》《书之重,评之轻》等14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及文章近200篇。著作、论文及编辑的图书数十次获得国家一级的奖励。2007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是中央组织部专家库成员、首批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首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陈 昕



《书之重·评之轻》陈昕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58.00元



《高擎火把的人》陈昕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版/168.00元



《出版经济学研究》陈昕著/格致出版社2017年3月版/118.00元



《陈昕出版思想评传》郭泳著/海豚出版社2017年3月版/58.00元

由上海市编辑学会、海豚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陈昕出版思想评传》出版座谈会8月9日在沪举行。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潘世伟、上海社学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沈国明、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同济大学媒体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伟、复旦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贺圣遂、上海文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主编、该书作者郭泳等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上海市编辑学会会长庄智象主持座谈会。

《陈昕出版思想评传》一书以陈昕30多年的出版活动和实践为主线,梳理了陈昕出版生涯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为,尤其是将其出版探索与实践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出版业40年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和发展的风雨历程。作者郭泳在梳理陈昕出版活动和实践的基础上,整理和提炼了陈昕的出版理念、思想、认识和观点,以及对一些重大出版事件和活动的判断和独到的看法,涉及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当下出版界正确认识出版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正确认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规模与效益如何同步发展,主业和多元化发展如何兼顾,引进与输出如何平衡;正确认识传统出版与数字化融合转型升级,内容生产与多元媒介,产品营销,市场运营管理,队伍建设与资源开发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即将迎来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时刻,《陈昕出版思想评传》一书的出版和对陈昕的出版实践和理论的探讨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认为,正是因为有上海的出版历史和底蕴,才有中国出版的今天。多学一学张元济、邹韬奋等出版家,当代出版人会少走许多弯路。陈昕在上海的工作乃至在全国出版界的影响、地位和作为,决定我们必须对他的工作与贡献有所重视,有所关注,有所尊重。这些年陈昕喜欢用一个词叫“纯粹”,正是他坚持文化出版与独立人格的体现,在出版方向,资本运作,多元化,好书评价等问题上,当许多常识都变成罕见之物的时候,陈昕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实在难得。

俞晓群的观点反映了当下众多中国出版界专业人士对陈昕的评价。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出版的品格和传统”陈昕著作集出版座谈会上,许多出版业专家汇聚一堂,探讨、分析和总结陈昕的出版成就。该座谈会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编辑学会联合主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委员、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王为松主持。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原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期刊学会会长石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还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卫国,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潘凯雄,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肖启明,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中信出版集团总经理施宏俊等与会代表都对陈昕的出版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邬书林表示,“对陈昕同志出版工作的评价,可以看看上海人民出版社,看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留下的那些书目。一部出版史就是一个重要出版人出版重要著作的历史。一个社好不好,一个社的工作怎么样,看看留下了什么书,陈昕同志出版了许多拿得出手的好书,应该受到我们尊重。”石峰说,陈昕是“真正做出版的人,是真正的出版家”,有思想,有理论,身上有一种精神。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称陈昕为“最具内涵的书评作家”,因为陈昕在阅读每一部书稿时都会认真撰写审读意见,一般都要写上好几千字,这些意见会改写成书评发表,除此之外,他还研究书评的写作规律,力求达到书评的最高境界。

陈昕在这次会上重点介绍了他新推出的三本新书《高擎火把的人》(上、下)《书之重,评之轻:陈昕书评选》《出版经济学研究》的写作、出版情况。他一直把出版喻为“人类冲出黑暗和蒙昧的火把”,而出版人正是“高擎火把的人”,做出版就是要“潜入历史,化作永恒”。所以,在近40年的出版生涯中,他极为重视出版的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作用,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视为自己一生的使命和追求。

陈昕认为,他赶上了一个“做出版”的大时代,这40年是中国历史上做出版的“黄金时代”,所谓时势造英雄,时代给了出版人机遇,同时也摆出了挑战。从1980年代的书价改革、出版社体制改革,到1990年代的中盘建设、书城建设、连锁书店经营、集团组建,到新世纪的政企分开、政企改制、现代物流建设、增长方式转变、数字化转型,陈昕都是积极的响应者、呼吁者和实践者。他说,“时代让我成了一个改革的弄潮儿,这是何等幸运。”陈昕认为这4卷本著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大潮的产物,但它并不足以完整地展现和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出版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今后,他还会以自己喜爱的方式继续为所热爱的出版事业奉献光和热。


专家观点:

陈昕是出版改革的探索者,推动者,执行者。他关注出版的新技术,新发展,未来趋势,提升出版的流程水平,倡导出版业不断提升进步,影响力非常之大,对出版界变革和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岩(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十分怀念人人爱读书的“大时代”,陈昕的三部作品正是从出版的视角对大时代进行投影。内容、结构、数据三大元素渗透全书,反映了陈昕作为一个出版经济学家治学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学风。

——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

一个好的出版人,应当集责任、抱负、能力和商业运作于一身。而陈昕除了是一个有理想的出版人,他还懂得出版规律,也遵循和重视这个规律。他研究中国出版的渊源,同时也了解国际发达出版业的状况。作为最早提出集团化概念的出版人,他以切身实践去推动出版行业的改革和创新。

——辛广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陈昕是一个值得业界敬佩的学者型的领导,学者型的编辑。主持了很多好书,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打下了好底子,底子就是书,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的显现。

——乔还田(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昕同志是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改革发展高擎火把的人,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际探索,为上海出版业的发展,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彭卫国(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昕在出版经济学上的建树固然得益于他的专业背景和实践优势,但他对出版界的热爱也是原因之一,除了理论建树,他更是个实践者。

——汪家明(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社长)

出版的境界高低,取决于出版人对学术的感觉。陈昕的学术情怀有几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是学术敏感,有一种辨识的能力,因为整个学术活动纷繁复杂,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陈昕在这方面非常强。也就是说怎么样把学术的生长点转化为出版的聚焦点,这方面他有很多独到的地方。

——潘世伟(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陈昕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是有贡献的,尽管他没有直接参与经济转型政策的制定或者是经济体制方面改革的讨论,但是他组织中国经济学家,基于本土的经验,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技术和方法,写出了一批总结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发展史特别是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谱写了一个重要的篇章。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出版产业的基本性质是出书育人、文化传承,出版人的背后是一个当代文化史,作为出版人和出版管理者的陈昕身上所具有的样本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写这个人,而是把这个时代以出版人的方式呈现出来。

——王国伟(同济大学媒体产业研究所所长)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