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学会珍惜爱就不会远离
吴正毅 | 2017-11-24
收藏
摘要: 徐玲:学会珍惜爱就不会远离

《直到你离开》徐玲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7月版/13.00元

pic300_9787559700193_副本.jpg

《直到你离开》抓住了12岁少女的心理特点,将她的快乐和迷惘都真实地展现出来。

○吴正毅(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副教授)

儿童文学作家徐玲的长篇小说《直到你离开》,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而意味深长的故事。女孩许诺的妈妈在生下她后便去世了,她思念着妈妈,在爸爸和众人的关爱下长大。然而,有一天,一个温柔美丽的阿姨赵慧闯进了许诺的世界,她竟然要成为许诺的新妈妈。许诺一方面怕赵慧夺走爸爸全部的爱,使出浑身解数阻止爸爸和赵慧交往,另一方面却又不由自主地被慧慧阿姨充满母性的温柔关怀吸引着。最终,爸爸为了许诺而与赵慧分手,许诺却在赵慧离开这个城市后才发现,她和爸爸都需要这位善良阿姨的爱。赵慧最后会回来吗?这是小说留给读者的悬念,也是启迪读者沿着主人公成长心路去追问:为什么非要在爱彻底远离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珍贵无比?

《直到你离开》的叙事基调温馨舒缓,语言活泼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如果只看情节介绍,读者可能会觉得许诺太过任性自私,无视爸爸的感受和幸福。但是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故事,将女孩许诺细腻的情感变化和复杂的心理感受呈现在读者面前,就让许诺这个人物变得丰满生动起来,仿佛是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女孩,在娓娓地向我们诉说着她对妈妈的思念,她在面对学习压力时的彷徨,她想捍卫爸爸对妈妈的爱情的决心。这样的叙述是非常有感染力的,读者于是原谅和理解了许诺,明白了这个善良的女孩为什么要让自己变成倔强的刺猬,其实只是因为她爱爸爸妈妈,她以为爱的总和是恒定的,爸爸爱上慧慧阿姨,就会慢慢忘记妈妈,就会忽略女儿……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思维方式,读者不能以成人的视角去苛责她。徐玲抓住了12岁少女的心理特点,将她的快乐和迷惘都真实地展现出来,小读者会从中得到共鸣,而家长和老师,也可以从许诺的成长烦恼中了解当代少年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

小说中,围绕在许诺周围的长辈、老师和同学都是包容的、善良的,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爱与美的环境中,许诺依然会感到痛苦和纠结。一方面,是因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自然规律,例如妈妈的去世给所有人带来了痛苦,人们除了学会接受现实而别无他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父母和孩子这两代人中间,常常还是缺乏有效的沟通。爸爸为了许诺的快乐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陌生的慧慧阿姨可以像母亲一样包容许诺的任性,但是就因为太爱孩子,却会低估了孩子接受挫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只想把许诺置于自己温暖的羽翼之下,却没能把这个逐渐成长的少女当作平等的朋友,在坦诚的沟通和交流中消除孩子的顾虑,为此反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误会。平等的沟通,也许才是父母这一代人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小说的题目是“直到你离开”,整部作品也围绕着“离开”和“归来”这两个主题展开。李想多的妈妈因为离婚搬走了,画廊伯伯的儿子因为向往外面的世界而留在了敦煌,许诺的妈妈因为难产离开了孩子,赵慧为了顾及许诺的感受离开了这个城市……所有的“离开”,都那么让人伤感,然而也让人懂得眼前幸福的可贵,学会在幸福转身之前,就要去牢牢地抓住它。终于,李想多的妈妈回来了,画廊伯伯的儿子要回来了,许诺把妈妈留下的画的名字从《去哪儿》改成了《在一起》,她终于明白了妈妈画的不是别离,而是另一种方式的、永远的心灵团聚。当几乎所有的“离开”都有了“归来”的美好结局,那么,读者也有理由相信,离开的赵慧,会感受到许诺心里的呼唤,总有一天也会回来的,因为,爱从来都不曾离开过。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