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艺术机构掌门谈2017艺术市场
2018-02-06
收藏

在2017~2018年度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年度研判与发布峰会上,来自荣宝斋当代艺术馆、中信美术馆、宋洋美术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罗湖美术馆、中方角传媒、炎黄艺术馆、成当代艺术中心、白盒子艺术馆、可观艺术馆、妙有艺术等数十家具有代表性艺术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就2018艺术市场前瞻专题进行了沙龙讨论,并就自身发展角度畅谈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从中可以一窥2018年艺术风向。

  科技影响艺术市场发展

  ■杨  军(中方角传媒执行董事)

  2017年,“人工智能”成为年度热词;2018年初,“区块链”“创新科技”成为热词。近年,将有多项科技产品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科技对艺术也将会产生影响,且艺术将会因科技有所改变,同时艺术市场要控制风险,回归价值。

  艺术品收藏是比股票、房地产更有价值的投资选项,真正的艺术品价值从来没有跌过,艺术品也是金融产品。艺术品收藏需要有政府导向,顺着潮流走。艺术家的每一个作品都应是一个品牌,就像奢侈品一样。如今,艺术家不能再像以往一样随心画,因为艺术市场已经被挤占得很小,每个行业都在创新,但艺术品行业还在呈线性发展,需要有所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当下众多企业家建立美术馆,从而进行约展。但是,企业建立美术馆的逻辑思维应是先有藏品,当藏品没有地方放了之后建立美术馆。对于策展人来说,策展人的长远性工作是找到艺术市场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和最有收藏价值的藏家,把他们连接起来。

  当今的书画市场上,我认为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即什么都是艺术品,什么都可以用来收藏,只要符合藏家喜好就一切皆有可能。

  艺术机构应更关注艺术家成长

  ■孔  燕(荣宝斋当代艺术馆馆长)

  目前,收藏市场出现了聚集近现代艺术的现象,低端收藏品艺术市场兴起。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作为美术馆,选择、推荐艺术家十分关键。荣宝斋倾向于传统艺术,恰逢传统艺术的回归热潮,给我们提供了新课题,即在传统艺术回归的思潮和趋势之中,荣宝斋应该推荐什么样的艺术家来对接市场的导向。

  荣宝斋当代艺术馆从2017年开始举行了一项长线活动,即“推荐中青年艺术家和最具影响力艺术家签约计划”。这个计划由荣宝斋当代艺术馆主办,聚焦具有学术前瞻性的艺术家,并成立青年艺术家资料库。潘一见就是荣宝斋当代艺术馆推荐的中青年艺术家之一。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作品立足于中国传统笔墨。荣宝斋当代艺术馆以传统笔墨为标杆,寻找这个时代能够真正代表近现代书画家的梯队。

  艺术市场的繁荣要立足于优秀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要靠画廊和藏家共同维护。我们不仅要关注艺术市场,更要关注艺术家是否拥有较为安定的成长空间和心态,这才是做艺术的长久之道。

  在近现代拍卖市场比较活跃的状况之下,为什么当代艺术在拍卖市场上没有进入到同样的状态,甚至有很多收藏者不敢投资当代艺术品。这是因为艺术机构对当代艺术家的挖掘、培养力度还不够。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挖掘优秀作品,和艺术家共同成长;同时要和收藏者、收藏机构达成伙伴关系,让艺术品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当代艺术品必将会迎来繁荣井喷期。

  艺术家选择要聆听时代的呼唤

  ■许冉冉(成当代艺术中心合伙人兼艺术总监)

  成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年轻的艺术机构,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环境的成长为已任。现拥有2个艺术空间,分别在北京798艺术区创意广场和北京国贸商业中心。成当代艺术中心包括艺术画廊、艺术商店、艺术品原创及衍生设计中心三个部分,通过艺术展览、讲座、主题活动等形式,将艺术带入生活、商业、教育以及公益等领域,希望通过艺术,为观众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以及创造力,同时为大家提供一个专业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成当代艺术中心重视聆听时代的呼唤,因此在选择艺术家时,更倾向于具有时代语言、创作样式和内容多样化的艺术家。如录像视频装置艺术家何盛源,他以实际人的体型为特征,利用虚拟计算机的手段创作精神世界里面的数码人,他所关心的是在智能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在智能社会的命运之下,集体秩序、个人发展到底在哪里;再如动态艺术家吴梦诗,通过机械运动的作品创作,来表达精神世界的活动;刘文炯则会将考古过程当中的工作手法,反哺到他创作的画面当中;于洋是美院毕业的年轻艺术家,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空间以及时间的变化。

  打造艺术与商业文创结合新模式

  ■宋  洋(宋洋美术馆负责人)

  为了更好地扶持青年艺术家,宋洋美术馆开始进行文创相关项目的打造,如2017年签约故宫文宣,与故宫合作的产品通过动画和H5网络推送,实现两个小时之内销售额达上千万元;此外,与爱马仕、阿福金牛、立白集团等合作,在产品包装设计上的收入达1.6亿元。通过传统文化为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谋得真正福利。此外,我们创立科技公司,如打造2017年全国第一个VR演唱会,利用艺术科技和油画相结合方式进行创作。未来,宋洋美术馆将在北京798艺术区、北京鸟巢、上海外滩做艺术空间和艺术商店,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搭建中西方文化的桥梁,既体现艺术、学术标准,也能让大众进行消费。希望不管是传统的中国美学,还是现当代的流行文化,通过商业技术文创相结合的方式,让艺术家能生存得更好。

  宋洋美术馆在北京798艺术区有3家画廊。2018年,将只保留其中一个画廊做传统艺术,另外2个画廊将变成艺术商店和艺术科技的空间。宋洋美术馆战斗和生存在一线,通过10年努力生存下来,拿到了一定的资本投资。因此,在我看来,这个行业需要有更多的人去突围和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才有可能把中国的艺术市场做得更好。

  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连接本土文化

  ■夏季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

  在我看来,当代艺术可能是中国艺术中被妖魔化最严重的类型。当代艺术本身有很多不为人知也不被理解的内容,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藏家主要来自于西方,所以在创作方向上更多倾向于对西方藏家的预设。2000年之后,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究竟往哪个方向走”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在2017年秋拍中,当代艺术板块特征明显,如成交率较好的陈逸飞、吴大宇等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与以前艺术家不同,与西方艺术家也有很大区别,这批人身上有非常有趣的特征,即与中国传统有关系,又不排除语言的国际化。比如虽然以油画的方式来创作,但作品背后的美学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上一枝独秀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年出现了当代油画当中第一件过亿的作品——陈逸飞《玉堂春暖》以1800万元起拍,1.3亿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495亿元成交,创其作品拍卖纪录。2016年秋拍最高的一张作品也是一张油画作品。这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年来特别有趣的现象,即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跟中国本土文化有所连接。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在市场上表现如此之好,恐怕也是得到本土藏家的认同有直接的关联。

  探索多形式推广艺术家作品

  ■谢加一(可观艺术馆馆长)

  可观艺术馆立足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除了学术研讨、展览展示之外,可观艺术馆的业务还包括教育培训、美学教育以及艺术交流活动。可观艺术馆没有签约艺术家,与艺术家属于紧密而松散型的合作。在展览和活动的同时,与艺术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除了做展览以外,他们会将版权授权给可观艺术馆,从而进行艺术家文创产品开发。

  与可观艺术馆合作的艺术家分3个层次。第一,以陈轩荣和崔德政为代表的学院派青年艺术家,以90后为主,这些青年艺术家在当代版画创作中崭露头角,生活景观、哲学思考、精神维度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已经做了15位新锐版画家的展览,未来会把这个研究计划继续做下去。第二,以王志杰和周雪为代表的正值创作上升期的中青年艺术家。这两位艺术家的共性是借助联想和现象构筑充满感情色彩的内在意蕴,画面呈现纯粹美丽世界,有着自己独立的主题风格和创作语言,洋溢着对于自然生命和美好的向往。第三,以周梅生为代表,他是审美、修养上都较有见识的艺术家,与他的合作主要是进行一系列的美学教育活动,让爱好绘画的人接受到审美普及教育。

  此外,可观艺术馆通过做文创产品直接进入到消费市场,给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提供多种传播和展示的形式。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