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爸娃妈如何进行自我修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温珮滢 刘争艳 | 2018-03-02
收藏

有人说,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好家长给予孩子的不仅是成长必须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时刻获得家庭带来的力量。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修行自己。

  难点1

  如何修炼“好家长”四大特质

  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一方面,一些家长容易忽视自我学习和提升;另一方面,不少家长则过分专注于专家口中和书本中所倡导的家庭教育理念,在错综复杂的家教理论中迷失方向、无从下手,难以从核心方面进行自我修炼。

  专家应诊

  商南花(教育部国培专家、湖南省长沙市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现任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校长、书记):相比于先天优势,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更加重要。从当下的教育环境来看,外在资源获得门槛降低,孩子的成长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取决于家长适时合理的教育。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反思,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结合经验、观察和思考,我总结了“好家长”的四个特质,希望给予家长一些参考。

  一是“好家长”要有好心态。10个手指各有长短,何况是完全不同的孩子。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尽人意的表现,家长不要只是责骂、批评。重要的是以一种正确积极的心态去引导,克服自身不良情绪,拓宽思维,不要狭隘、挑剔地看待孩子。好心态能够让家长更加心平气地面对孩子可能制造的“状况”。

  二是“好家长”不能有戾气。暴戾之气过重的父母很容易对孩子动辄破口责骂。面对戾气重的父母,孩子整天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可能会成为“两面人”:在充满戾气的父母面前乖如绵羊,离开父母则也变得一身戾气。

  三是“好家长”要允许孩子有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父母只专注孩子的完美表现,而不愿承认“不完美”也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的客观事实。因为不足的存在,才能通过纠正、磨练和培养去塑造孩子的人格和品行。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过程更能体现出父母不可替代的责任,体会到将一个生命养育得不断向好、健康成长的珍贵。因此,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完美主义精神,更要悦纳其不足,陪伴孩子不断成长、蜕变。

  四是“好家长”会向孩子示弱。父母越会示弱,孩子能力越强。孩子会通过表达自己的成就而变得积极主动和自信。相反,如果家长习惯性与孩子争长短论,孩子也许会感到与你相处很疲惫而慢慢疏远你。

  生子不难、育子不易,优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不断修行,孩子才能健康向上。家庭教育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不用刻意求顺、求纯、求完善,只有敢于出错,才能在“出错”和“改错”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进步和成长,让教育变得更有价值。

  图书“药方”

  《噢,孩子》(湖南教育出版社)是一本把家庭教育写得灵动而通俗易懂的家长自我成长之书。作者在书中选取了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其内容具有实操性和推广性,而非高高在上的理论框架,是每位家长都能读懂的家庭教育作品。作者建议全家人共读该书,希望通过阅读使每位家长都能学到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难点2

  父母如何与孩子“和解”

  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生的影响。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冲突,有一大部分是早期与父母关系的投射。若对原生家庭问题毫无意识或感受模糊,童年的创伤往往容易指引我们不自觉地把麻烦带进每一段社会关系中,甚至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专家应诊

  许皓宜(咨商与应用心理系助理教授、心理咨询师):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如同烙印刻在孩子心底、塑造孩子的性格、左右孩子的感情。与记忆中的父母和解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会接受社会和自我接受的过程,也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第一步。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接触过许多具有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方面障碍的“患者”,他们之中不少人存在的问题来自于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影响。其中,一位有着一儿一女的母亲前来咨询,她表示自己可以抱自己的儿子,却无法抱自己的女儿。在引导性的聊天中得知,她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母亲偏爱弟弟、忽视姐姐。这导致了她从小没有与母亲亲近过,也因此丧失了和女性亲密相处的能力。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儿女。很奇怪的是,她很难以一种父母的心境去面对自己的女儿,因为看到女儿的她似乎就像看到了小时候那个不被疼爱的自己。久而久之,内心的纠结导致了她与女儿之间系上了难以解开的心结。再如,一位女士由于小时候在吃饭时常被父亲要求少吃一些,她认为父亲嫌弃自己胖,因此偷偷节食减肥,对自己一直缺乏自信。

  对于小时候原生家庭带来的不愉快(这些不愉快中甚至有很多是家长的无心而导致),孩子很难去准确表达和定义,很多孩子会将这些不愉快的想法闷在心里,在特定的时间通过反常的行为表达出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很多成年人会把自己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有的表现为对孩子过度关注,有的则是过度忽视。这在不谙世事的孩子心里往往会埋下家长意识不到的种子,对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很多孩子会对父母感到失望和生气,长大后仍然抱怨童年的缺失与渴望,而这样的情绪往往让我们体会不到真实的自己,也看不到真实的父母。

  我自己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与父母和解的历程——从一开始认为父母对我的性格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而产生抱怨,到现在的重新审视与父母、儿女的关系。事实上,家庭承载着生而为人的缘分和命运,不管父母给予了我们什么,随着岁月的沉淀,都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养分。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不再像个孩子似地把所有错误推到父母身上,不再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的借口。孩子与父母,终将站在岁月的两端和解。

  图书“药方”

  《与父母和解》(九州出版社)从成年子女的角度出发,回看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故事,审视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的影响,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父母病”开始,通过自我觉察、放下执着、承担代价、对抗困境、理解父母的一系列历程,逐渐厘清父母与儿女之间存在的误解和矛盾。作者结合自己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历程,逐渐认识到了孩子的伟大——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童年所欠缺的东西,通过与孩子的相处,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家长角色,通过复杂关系不断厘清自己的人生定位。

  难点3

  如何在育儿中科学管理时间

  目前,关于时间管理的方法一般主要针对职场人士。然而将这些方法放到有孩子的妈妈身上,似乎会丧失可实施性。面对一个事事需要照顾周全的孩子,所有关于时间管理的清单、重要性级别排序以及分类都成为空谈,一个孩子就足以让妈妈手忙脚乱,原本有条不紊的生活也因为有个孩子而突然变得一团糟。

  专家应诊

  邢子凯(米来未来教育集团创办人、Tedx演讲嘉宾、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导师、北美蒙台梭利中心认证教师、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会员):我在女儿小米两岁半、儿子小来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创办了“米来未来幼儿园”。在那个特殊时期,所有事情一股脑全都找到我,所有人对我都提出要求,很多时候我甚至没有时间查看消息、接听电话,同时也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自己的精神状态不佳,生活一时间变得一团糟。

  也就是在那时,我开始痛定思痛,有了重新管理时间的念头。做妈妈以后,“时间管理”不再只是关于工作内容的管理,因为很难在“去公司开会”和“给孩子讲绘本”之间做出选择。而那些关于列工作清单的方法也不再适用,因为清单会越列越多,要做的事也是完全不按“套路”进行,执行效率大打折扣。比如某天的计划是下午带着孩子去超市采购半小时,孩子看到娃娃区域就不肯走,结果原本半小时的计划被拉长到一小时甚至更久。后来我开始思考:这个“清单”是否可以被“逆向执行”呢?我可以在清单中圈出那些不需要我来做、或者没有必要非得我来做的事情,交给那些更适合做的人。这看起来可能有悖于传统观念中“妈妈要事事亲力亲为”的道德标准,但事实上很多事情会有一个比你更合适的人去做,这个人可能是家庭成员中的爷爷奶奶,也可能是工作中的同事。而通过剔除清单的方式就可以找到那些只有你可以做、别人替代不了的事情。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生活找回来,告别忙乱。

  不少妈妈会抱怨,能在自己身边帮忙带娃、做家务的人太少。而我认为,对于一些家务事,那个能够帮你完成清单的人可能就是你的孩子。我会在女儿4岁的时候让她帮忙洗奶瓶、给弟弟洗衣服,以及做一些诸如倒垃圾这样简单的家务。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因为不喜欢做这些工作而产生抵触心理。然而,我通过创办幼儿园,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发现,孩子非常喜欢帮大人的忙,享受通过帮忙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找到孩子适合帮忙做的事,或者通过分解事情的难度为孩子布置任务,并在孩子完成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比如“你做的比妈妈还好”“你做的这些让妈妈变得轻松”等话语。对于孩子来说,重复做一件事会锻炼他的能力和耐心,他也会把这件事越做越好。

  总之,对于亲子关系来说,时间是尤为稀缺的爱,家长若想给孩子足够的爱,就要特别注重时间管理,其中包含目标管理、情绪管理等,家长只有将有效的时间找回来,才能让生活走向正轨。

  图书“药方”

  《超级父母时间管理术》(接力出版社)通过九堂家庭时间管理课,在有趣的互动问答及生动的案例分享中让读者告别为人父母忙乱低效的生活,打破“没有时间”的魔咒。作者用自身经历践行了特立独行的时间管理观——“就是因为没时间,才能什么都办到”。该书为新手父母提供32种实用方法,如瑞士奶酪法、番茄工作法、场景分类法等。让父母科学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适度“放权”和“授权”,不仅能够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还能够化解家庭矛盾,构建真正温馨、和谐的家庭。

  难点4

  如何不做“唠叨”型父母

  现在家长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爱唠叨,对孩子总是进行说教。但这种言语大于行动的教育方式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吗?

  专家应诊

  启泰(知名亲子国学导师、德行教育家,国学院心理学、神经语言学博士,中国教练协会专家权威教练,心智领导力研发人):父母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把孩子培养成“材”,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先成为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想让孩子变得更好,首先需要自己站在一定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曾经有学员给我写过这样一封信:启老师,我家孩子今年高三,他成绩很好,平时也听我们的话,但这次在填写高考志愿时,他拒绝我们帮他选择的专业,执意要选择他认为好的专业。本来,对于他未来的就业方向,我和他父亲3年前就已经给他规划好了,他也答应了,但他突然变卦,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我该怎么办?见信后,我建议她尽量耐心地与孩子沟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若无法说服孩子,就要放手,任由他选择,即使明知他选择的是一条弯路,也要心平气和地看着他走完。孩子多走走他选择的弯路、多尝尝他自酿的苦酒,或许对其成长更有利。其实,当孩子凭借不断的努力和自我完善,加之父母理智的爱与成全,最终成为比以前更好的自己,是成长中一件再幸运不过的事。这里的“更好”,不是让他与别人比,而是同那个曾经叛逆、糟糕的自己相比。这样的过程会让孩子真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好。

  父母要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设定好的方向前行,就要让自己先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孩子的发展,而不是给孩子无穷尽的“唠叨”。这种无声的潜意识教育方法会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事实上,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与父母的影响息息相关。因此,家长在育儿之前,首先需要处理和解决好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才能给孩子一个明净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家长的要求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图书“药方”

  《中国式家长:与其唠叨孩子,不如管好自己》(吉林文史出版社)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撰写而成的家庭教育作品。该书从家长的视角,提出了告别“唠叨”、尊重孩子、自我成长的理念。书中内容包括家长如何重视孩子的价值观,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塑造孩子的好性格,怎样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以及如何跟孩子沟通等方面。书中选取的都是作者身边真实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具有代表性。用真实的事例告诫当下父母,在教育孩子前,不如先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难点5

  如何开启“拼”父母之路

  目前,“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大概是家长的普遍心态。有人为孩子一掷千金,生怕其各项素质落在人后;有人对孩子关怀备至,倾其所有牺牲自我。但事实上,家长当的是否合格,并不仅仅以这些为衡量目标,有时过度的付出不仅会让家长过度给孩子施压,还会让孩子更注重眼前的利弊得失,处理问题缺乏高度和深度。

  专家应诊

  邓琼芳(北京博峰图书文化有限公司主编):许多人说这是一个“拼”父母的时代,我不否认这种说法的现实性。但事实上,现在孩子拼的并不只是父母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思维、远见和格局:父母的远见和视野决定孩子人生道路的广度,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将来所在的高度。当下,家长的高期待决定其对孩子提出的高要求。这导致了不少家长不能接受孩子的缺点,认为孩子没有达到家长对他的期许就是一种失败。久而久之,家长会对孩子产生挑剔心理,用苛刻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其提出无理要求,结果也总是令人不满意。

  可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淘气、脾气执拗、性格傲慢……同时,每个孩子身上也存在着很多优点:淘气的孩子往往头脑聪明、动手能力强,脾气执拗的孩子做事更有韧性。但是,很多父母在望子成龙心态的引导下,只关注到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却对其优点视而不见,即便这缺点只是小小的“瑕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把“别人的孩子”挂在嘴边,认为自己的孩子处处不如人、浑身是缺点。

  我认为,年轻一代的家长应该多回忆下自己的童年,时代在变,未来的年轻人更需要以不同的特质在不同岗位有所成就。家长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与众不同的优点,用欣赏的言语去激励孩子,也许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家长还需要适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失败和落后时产生的不良情绪,让孩子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当然,除了鼓励和安慰,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情绪,学会接受不如意的处境,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耐心等待,适时提供帮助,让孩子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其实,品父母就是拼气度、拼格局。

  图书“药方”

  《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中国致公出版社)通过丰富的案例和作者的评述,详尽周到地讲解了父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该书不仅能帮助家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导家长发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更能帮助父母陪伴孩子从小建立自我、懂得选择、学习为自己的决定与行为负责,甚至获得犯错误的权利与机会,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