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开启家庭教学新模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温珮滢 刘争艳 | 2018-04-27
收藏

在家庭中,形式多样的亲子互动行为能够为孩子带来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玩游戏、看电影、旅行乃至学习这类互动过程让孩子得到全方位成长。当然,优质的家庭教育方式在于家长是否用心思考。很多时候,家长往往会在自己“想要”和孩子“需要”之间出现分歧,而怎样调和二者的矛盾是当下家庭教育亟待解答的问题。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儿,且需要得到认可,这要求家长既懂得营造一种快乐的亲子互动环境,又可以满足孩子在成长中希望被肯定、被认可的需要,借助家庭独有的亲子互动体验,为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本版呈现的4位家长同时也是家庭教育事业推动者,用自己独创的亲子互动体验,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家庭教育,以用心的方式为孩子的童年增添别样的色彩。

如何带孩子旅行

  热点问题

  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当下,年轻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很多孩子在爱子心切的家长身边成为“温室中的花朵”,被“无菌饲养”。家长不让孩子去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仅在身体上不够皮实,在精神上也不够充盈。

  专家应诊

  老极(国际知名行者,纪录片导演,环保人士,曾获得第十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背包客、第七届中国当代徐霞客等称号)很多人觉得我是个“不着调”的父亲,在孩子最应该接受常规教育、享受安全童年的年纪,带他走南闯北,途径12个国家去北极看熊。在完成两极之旅后,我们的三口之家也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也因此引来了不少质疑。事实上,我并不想拔高旅行的意义,只是以我个人的视角提供一种“在路上”的教育价值观。

  现在的育儿理念都在强调父母的陪伴,认为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陪他学钢琴学画画,在孩子想认识世界的时候带他读绘本。但我认为,最好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葆有一颗爱自然、爱环保、关爱他人、热爱世界的心。而针对这一点,空洞的教育理论和缺少精神交流的陪伴还远远不够,需要让孩子亲身去体会和实践。

  “一息尚存,为吾所好”,这是我始终坚持的人生座右铭。因此我才遇见跟我有着同样梦想的妻子,而儿子辛巴却是上天赐予原本“铁丁”的我们的意外礼物。生在这样的家庭,辛巴也许天生就是行走在路上的孩子,而我们也没有因此而改变人生方向。即使在妻子怀着辛巴的时候,我们仍旧在路上。辛巴孕育在非洲,我们因此就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像狮子王一样强壮、坚韧的名字。

  在辛巴两岁的时候,他提出想去北极看北极熊,对此我跟他妈妈一口答应了。既然有梦,那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呢?于是我们三口一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并在我的提议下选择了一种别具挑战的出行方式——三轮车。我把它取名为“丁丁号”。于是,疯狂而略显不现实的“丁丁号”之旅开始了,这一开始就持续了185天。从柬埔寨吴哥窟出发,途径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伊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俄罗斯,最终到达北极。在有了北极之行的经验后,我们又开启了南极之旅,用146天纵穿南美洲到达南极。那时辛巴只有5岁,成为了年龄最小的到达南北极的中国人。

  有人会质疑,辛巴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去了这么多国家,是否能够产生记忆?以后能否适应正常的生活?其实我认为,让孩子旅行的目的不是让他全部记住这些地方,深度旅行本身就是一场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动教育。相比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考级教育,孩子更需要通过经历不同的环境从而丰盈内心、开阔眼界、健康体魄。通过真实的体验自然,辛巴也形成了自由不拘的性格,会勇敢地和陌生人交流,会简单地说出好几国语言,会从孩子的视角拍摄很多大人想不到的视觉画面……我们总是太低估孩子,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记忆,以及因为经历而累积的能量,是大人所想象不到的。

  图书“药方”

  《别叫他宝贝,他是行者辛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记录了作者老极带着妻子小猪、儿子辛巴,途径20国进行环球旅行的真实经历。作者通过带孩子环球旅行这种探索外部世界的方式,真实展现了辛巴在旅行当中的见闻和成长,特别探索旅行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深度启发中国父母对于教育模式、与孩子相处方式的思考。


如何在家庭“电影院”陪伴孩子成长


热点问题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娱乐方式一直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欢。除此之外,一个被很多家长所忽视的事实是,定期观看优秀的儿童电影不仅能让孩子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并逐渐内化成其价值取向,让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眼下很多家长担心屏幕影响孩子视力,在休息时间都不肯让孩子看电影,家里的电视常年成为摆设。究其原因,很多家长很难对观影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无法对电影内容进行把关,但“因噎废食”并不是优质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

  专家应诊

  李一慢(慢课堂创办人、新教育实验学术委员、教育自媒体“一慢二看”主编)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当父母和孩子一起读那些无比美妙的童书,一起走过千山万水,共同观看周末电影,双方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可以轻松走近对方心灵的语言与“密码”。基于这样的语言和密码所建立的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正是眼下每一个中国家庭所迫切需要的。

  事实上,很多家长跟我聊过类似的话题:“我怎么越来越不懂孩子了?”其实我想让他们把问题反过来想想:“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我们了?”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教育服务机构涌现,家长能够更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机构的老师。父母想让孩子学习哪一项技能,就连接该领域对应的团队和老师——就这样,父母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密码”斩断并一个个交了出去。在交出密码的同时,父母还产生了额外的焦虑:别人家的娃、分数以及成功目标等等。慢慢地,眼睛里、语言里,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多,快乐“密码”也消失不见,父母似乎和孩子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现在的孩子能够接收到信息杂乱且丰富,家长如果不随时跟孩子保持着有交集的沟通,怎么可能理解对方说的话和做的事呢?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倘若家长能从自己的工作和朋友圈中抽出时间定期陪伴他们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跟孩子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激动、一起担忧,共同置身于故事之中,这必定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家长不必将家庭教育看得太过严肃,每周设置一个专属“家庭影院时间”,妈妈准备零食,孩子挑选电影,爸爸进行把关,就是一种很好的亲子陪伴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途径。

  图书“药方”

  《影响孩子一生的周末电影院》(浙江大学出版社)是一部写给家长的亲子观影指南。作者在书中为大家提供了365部适合父母与孩子一起观看的电影,从观影理念到观影内容,再到具体的观看方式,更附有详细的电影目录,解决亲子观影看什么、怎么看、如何看的问题。其中有让人懂得坚强的《当幸福来敲门》,有带来深切感动的《美丽心灵》,也有让人捧腹的《小黄人大眼萌》。一部部影片,一个个故事,留给孩子的是爱与美、善与诚,是美好的品质。此外,作者还从儿童阅读研究视角出发,将看电影与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成为这本书独到的地方。


如何带孩唱学古诗词


热点问题

  目前,不少幼儿园都开始组织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但是对于如何让孩子感受、理解传统文化以及学到成什么程度,并没有合适的参考标准。不少孩子往往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苦读背诵古诗词,但并没有真正领会国学之美,也没有实现修身养心。

  专家应诊

  黄任(微信公众号“常青藤爸爸”创始人,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儿歌因为欢快的音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而受到孩子的欢迎,我国古诗词大多都具有意境之美、音律之美,如果加以修饰,也会像儿歌一样受到孩子的喜爱。如果能够尝试将古诗词与歌唱、绘画、赏析、讲故事等方式结合起来,让孩子一边大声唱出来,一边听故事、探文本、赏图画,让诗词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其人生经验的一部分,使他们真正地爱上古诗词,同时在国学和音乐两方面得到双重启蒙效果,那何乐而不为?

  幼儿阶段的学习,离不开家长的辅助和引导。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重要的老师。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不能一味依赖幼儿园或者培训班,家庭应该承担重要的角色。作为“家庭课堂”,能够用富有乐趣的方式“不教而教”,是家长也是业者应该去深度思考的事情。这一过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启蒙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如果家长一味要求孩子死记硬背,就失去了亲子教育、启蒙学习的本质意义。我相信通过唱学古诗词,亲子教育的魅力也会随之散发出来。

  对于中国儿童来说,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其成长的必修课。现在的中小学生语文课本都在增加古诗词的分量、重视传统文化学习。因此,常青藤爸爸团队邀请拥有30年深厚音乐功底、多年从事幼儿音乐启蒙的音乐制作人作为音乐总监,从100多位专业儿童歌手中层层筛选出10位演唱小歌手,加入10位新锐画家绘制的120幅古风诗意的水彩插画,借助旋律、绘画、故事、赏析等元素,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让其感知古诗词所描绘的事物、所蕴含的味道、所表达的意境,完成音乐启蒙、艺术熏陶和传统文化教育。为了让每一首曲、每一幅画、每一个故事都能让孩子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兴趣,团队在谱曲的时候力求较大程度地体现古诗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希望能够带孩子穿越时空、回到这首诗词所定格的历史瞬间。所以这些歌曲唱出来,有些是欢快的,有些是淡薄的,有些是忧伤的,有些甚至是沉重的,这也可以给孩子提供多重情感体验。

  图书“药方”

  《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海燕出版社)是一套帮孩子增加国学积累、提升音乐素养、培养艺术审美的唯美古诗词。该书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精选60首,兼顾诗词内容和歌唱旋律两方面,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上、中、下三册,由浅入深,基本满足3~12岁孩子积累古诗词素养的要求。

  在唱学时,建议初学的孩子可以按顺序唱学。在接触一定的诗词量后,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比如家长可以在春节可以带孩子学习《元日》,在中秋节学习《嫦娥》;也可以结合季节、景物、情感进行引导,例如在春天柳树发芽时可以跟孩子一起唱《咏柳》,在夏天荷花开时唱《小池》……孩子在学习诗词的同时,也可以延伸习得其他领域的知识。

  该书在编曲上应用了丰富的乐器,并配有详细的赏析讲解。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辨识和欣赏歌曲中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另外,书中给每首歌都配有多功能乐谱,有乐器演奏基础的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边弹边唱,实现自然而然的音乐熏陶。


如何在生活中教孩子写作文


热点问题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为什么孩子作文总写不好?如何让孩子写好作文,又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写作文?对于孩子的作文学习,很多家长都会焦虑但又无从下手。于是,如何辅导孩子写好作文,就成了家长和孩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专家应诊

  王亚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深圳龙岗区王亚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做了近30年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小学生,期间总会收到家长们虚心又急切的问题——“怎样从妈妈的角度快速帮助孩子?”“最近孩子和我之间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陪读,到底成就了孩子些什么?”“孩子读哪些书对他的作文更有帮助,您能推荐一下吗?”“我的孩子不好好写作文,会不会对他以后有影响?”

  面对家长的询问,我一直希望能通过一种途径,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以及行之有效的媒介和家长、教师、学生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聊一聊关于小学生作文成长的故事。它既不是套路化的作文书,又不是简单化的作文方法书,它立足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关乎生命真正意义的探索,于是就有了《我伴孩子悟作文》。

  知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一次讲座中调侃语文学习见效慢、补习奥数的学生比补习语文的学生多。一语中的地说出了语文学习的特点。然而,是不是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呢?如果有,我想那一定是阅读。阅读是根,作文是果。根肥,叶茂,果才甜。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听读背说写思”,“听读背”是常说的语文积累。“说写思”是语文的表达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倾吐”,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说出来、写出来。

  写得好与坏,就需要“揣摩”“揣摩”就要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悟”方法的过程。“听读背说写思”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孩子听多了会转化运用,读多了也会转化运用,背多了更会转化运用。在不断的“听读背”积累下,孩子的思维会不断地更新、变化、升华,并形成独特的个性化思想。一个有思想的儿童,会令我们深感欣慰。

  家长要做好语文是无用之学问的心理准备,不要只盯着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单,要多鼓励孩子多读有益健康的书,为孩子的将来做准备。小学是孩子阅读记忆的黄金时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爱阅读、会阅读,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让孩子花一些“无用”的时间,为已知之外的自己保留一个超越的机会。比如陪伴孩子们开博客、写博客,陪伴孩子行走游玩——或爬山、或玩水、或养鸽子、或摘梨子……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写了几篇小文章,而是课堂之外的见识。

  当不同的人对孩子的文章提出不同建议时,孩子也会有机会反思自己,这些都是孩子无法从课堂上得到的。生活的广度决定了语文的宽度与深度,这不也正会影响儿童作文的宽度与深度吗?

  图书“药方”

  《我伴孩子悟作文》(崇文书局)的作者既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又是一个12岁女孩的妈妈。她用写日记的形式,围绕妈妈怎么从幼儿园到小学陪伴孩子学习作文展开,并在生活中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生活作文进化法:生活—体验—落笔—讨论—修改—打磨—再修改。同时,她建议家长要让孩子在通过阅读打牢根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人、写景的文字技巧。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