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留住非遗之美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青 芒 | 2018-05-16
收藏
摘要: 为了“给孩子留住非遗之美”这个共同梦想,国家级非遗剪纸传承人、艺术家、作家和出版人一道,将“非遗”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和其传承中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呈现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在愉悦的阅读中了解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民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智慧和创意,让他们深入地了解和亲近中华文化,成长为具有中华品格和中华风骨的中国人。

范祚信作品

“剪影·六位国家级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周淑英、范祚信、段建珺、程兴红、张多堂、倪秀梅、袁小茶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4月版/204.00元

 


  传承:孤独而沉默的坚守

  剪刀是有温度的。

  眼前这套“剪影·六位国家级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6位国家级非遗剪纸传承人,联手留给孩子的非遗记忆,也是一套留住中国传统之美的作品。

  书中有3000年剪纸技艺与中国诗词曲的巧妙创意融合,并以中英双语深情解读。很多非遗技法被首次翻译为英语,让外国人也能读懂中国之美、读懂中国的“文化自信”。

  书中还附有6大剪纸流派的介绍和传承人的故事,每位传承人的小传,都是“硬着膝盖用命护住”的文化传承。此外,与农历12个月相应的12张传承人作品(黑白剪刻样)以单页的形式进行呈现,读者可以依其作品,制作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

  文化传承是有温度的。

  “剪影”系列是一套孩子读得懂、老百姓买得起、年轻人也能拿起剪刀感受剪纸的“小书”。一把剪刀,既是艺术大师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家传绝学。他们的艺术风格或雄厚有力,或秀丽细腻,或粗狂豪放,或兼容并包,不约而同地,在剪纸艺术领域着力探寻,剪出对生活的美好寄托。同时,他们穷尽毕生精力,将濒危失传的国家非遗技艺孤独而沉默地坚守与传承着。

  非遗的抢救和保护,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譬如“剪影”系列原作者之一、首批国家非遗传承人王蓬草,在创作之始,突发脑梗,无法再拿起剪刀参与创作。技艺一旦失传,意味着文化的消逝,意味着永远的失去。

  也因此,有更多的人正行动起来。不久前,“大美中国,匠心独运,携手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际交流展览活动,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举行,“剪影”系列同时发布。此次展览邀请到包括“剪影”系列在内的贵州苗族锡绣、陕西凤翔年画等十余项濒危而珍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这样的展览,不多见。

  作家保冬妮在明天出版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也即将出版,给孩子讲述古老非遗文化的《小小虎头鞋》《虎头帽》《蓝花坊》《放风筝》《影子爷爷》等作品将先行推出。因为喜欢民间文化,保冬妮早就在自己的作品中埋下了创作主线。无论是10年前开始创作的“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小青花》、《小鱼的春天》,还是2009年出版的虎年绘本《神奇虎头帽》、《小小虎头鞋》,这些作品均有非遗文化背景。她一直在用作品向民间文化致敬,向传统工艺和民间艺人致敬。


  创意:非遗与生活的嫁接

  市场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大都是大部头百科资料性汇编和精装版的珍藏书系,这类书厚重感十足,做工考究,价格昂贵,多卷本系列不易携带,读者大都以成人为主,很少有针对少儿读者的读物。在一番调查之下,明天出版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的选题构思应运而生。

  虽然有了选题,但由于非遗题材丰富、领域广泛,涉及的绘画部分非常精致复杂,最初保冬妮向出版社提出了不能限定创作时间的要求。实际上,从前期的资料积累到实地采访,再到呈现,该团队工作前后历时3年。

  在保冬妮的创作中,这套书涉及北京风筝、陕北剪纸、福建围屋、山东皮影、江苏昆曲、内蒙马头琴和长调、贵州蜡染、中医草药和古琴等十类题材,具有鲜明的绘画元素和设计感的视觉元素。

  但仅仅枯燥刻板地端出老故事,是不能适应当下读者的阅读趣味的。保冬妮把非遗和孩子的生活紧密相连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时既“走入书,又走出书”去观照生活。譬如在《小小虎头鞋》中,以剪纸呈现画面,借童谣式的语言讲述民俗生活故事:姑姑给小虎子做了虎头鞋,在小虎子充满童真的想象中,虎鞋千变万化出奇幻的故事。虎头鞋里有姑姑作为长辈对小虎子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虎头虎脑,健健康康长大,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

  如果说保冬妮是借用非遗的立体表达,用民间的生活以及儿童的视角,书写能打动人心、直击人心的故事;由编辑袁小茶责编的“剪影”系列,则将剪纸嫁接到中国诗词曲中,将两种艺术形式进行双重呈现。

  袁小茶没有用简单的“传承文化的情怀”来说服这些传承人参与创作。在首先向世界非遗蔚县剪纸的第三代传承人周淑英约稿时,她不顾冒昧,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比起传统的窗花、百寿图和戏剧脸谱,我们想用剪纸与唐诗、宋词、元曲结合的创意,略显得唐突和冒昧——剪纸是一种形式载体,剪什么内容才能既有文化营养又不让年轻人觉得陌生?我们想了很久,比起地方性、民俗性的传统技艺,唐诗、宋词、元曲大概是在华人世界里最跨越地域性、最跨越时间性、熟知度最高的传统文化之一了。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大江南北,一个华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蔚县剪纸的‘重彩点染’,但他只要上过小学、上过语文课,他就知道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可能没听过什么是高密剪纸的‘金石气’,但他会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画面产生共情。所以,我们想斗胆一试,让精神性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技艺性的剪纸做一个嫁接,请您和其他五位传承人一起,为孩子留住非遗之美。”

  “我们想用这套书告诉孩子,中国剪刀是温暖的,唐诗、宋词、元曲是温暖的。中国剪刀不仅仅在博物馆里,还可以在孩子们的手里。诗、词、曲的美不仅仅在诗词大会上,也可以在他们亲手剪的一朵‘牧童遥指杏花村’里。”

  剪纸爱上中国诗词曲的创意,让周淑英止住了客气的笑,眼睛里有了亮闪闪的东西。

  接下来,他们请到内蒙古草原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段建珺、安徽阜阳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程兴红、山东高密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范祚信、黑龙江方正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倪秀梅、山西广灵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张多堂共同出山,剪了这套让年轻人感兴趣、老百姓买得起、普通公众也能动手参与的非遗记忆。

  但为了这套书的顺利出版,袁小茶前后坐了近2年的冷板凳。从2016年10月27日发出约稿信,到2018年1月3日套书清样签字,在这433天里,在10余万字的撰文、翻译的过程中,她经常在办公室对着书稿发呆,这些失传的中国非遗背后,有太多的故事与感慨。

  背后:为非遗传承奔走的人们

  袁小茶在写作和编纂的过程中,听到了太多传承人身后的艰难故事。周淑英是传承人中为数不多的“女先生”。在她人生的前半段,她把青春献给了剪纸——当时许多中国老手艺都遵循“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她接过父亲的剪刀,也同时答应父亲的嘱托——不早婚,40岁之前不谈恋爱。漫漫长夜,只有手中的一把剪刀。

  程兴红是安徽阜阳剪纸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的父亲程建礼是阜阳剪纸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但当年靠剪纸吃饭,是可能被饿死的。程建礼知道,年轻的儿子放弃外边大好的工作机会,跟着他相依为命、学“没前途”的剪纸,是出于孝心。后来父亲程建礼患病瘫痪在床,一个夏天的夜晚,程兴红想背父亲去河边冲凉,老父亲突然开口说话:“儿啊,你该不会是(嫌我累赘)想把我扔河里(淹死)吧?”程兴红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爹,有我一口饭吃,就有您一口饭吃。再穷再难,我也得把手艺传下去。”再提往事时,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眼泪夺眶而出。

  好在,剪纸作为中华文化国粹,锻造了一批大师级艺术家。他们中的有能力者,深刻地感受着这门艺术的传承急迫性,不断奔走发声,为拯救这门古老技艺、留住中国非遗之美而努力。

  上面提到的周淑英,就是其中的一位。2018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周淑英提议将非遗纳入教育教学体系,让非遗走进孩子。她认为,这是“扭转非遗传承链条濒临断裂局面的现实需要”,并提了三条具体措施:各学校在有关教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结合实际开设相关课程;课程教师方面,要聘请专门的非遗教师;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条件,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要通力协作。

  周淑英呼吁,“这些脆弱而濒危的中国之美,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我们的精神国土中消逝。而守护它们,和我们每个中国人有关。”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