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平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陈麟 | 2018-05-19
收藏
摘要: 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91f98e13-2c53-4909-b285-b3cb696130ab.jpg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2018年5月18日,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活动由讲座、体验式教育、手工活动等3个环节组成。 

18日下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刘哲昕教授为读者作了“自信的密码——溯源中国为什么自信”的主题讲座。讲座从地理环境、历史积淀、民族奋斗、个体牺牲、家国情怀出发,解析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绵延不绝、深厚自信的基因密码,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刘哲昕的新作《我们为什么自信》由学习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多个维度出发,从历史到未来,从科学到人文,回答了关于当代中国的八个重要问题,并解释了当代中国的四个自信,内容视角独到、解析精辟。

为了更好地将优秀展览与青少年知识学习相结合,国家典籍博物馆在“从《诗经》到《红楼梦》——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的展厅内,面向社会大众开展了体验式教育活动。首先开展的是“丝路诗路”专题朗诵活动。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原和西域的交流不断加深,唐代还出现了不少广为人知的有关丝路的边塞诗,如《出塞》《送元二使安西》《凉州词》等。展厅现场,在发音朗诵专家陈岐岳的带领下,来自阳春小学的38位学生,采用领诵、群诵的方式,让观众们一起在诗词朗诵中感受“丝绸之路”从开辟时的荒凉、艰辛到如今“一带一路”繁荣共赢的历史变化。

活动最后,国家典籍博物馆还为观众提供了可以亲自体验的手工活动,让观众从参观者转变为活动的参与者。专业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传拓技术的特点与使用方法,观众一边观摩学习,一边动手参与,不仅亲身体验了古人的各种典籍制作工具和技术,还能从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我国悠久灿烂的典籍文化。

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的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加深了公众对典籍博物馆以及典籍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

自2014年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以来,国家典籍博物馆先后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授予“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被北京市授予“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与数百所北京市中小学展开社会教育合作,已经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