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图书馆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正式开展
文创君 | 2018-05-29
收藏
摘要: 5月28日,四川省图书馆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正式开展。开展仪式在四川省图书馆5楼西区李劼人、李一氓文库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常务副馆长陈力,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房方,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周思源,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赵红川出席仪式。

adf3209f-cf3d-4384-8054-9a2b433d6d51.jpg

追思大家风范 延续先贤文脉

李劼人是近现代史上川籍文学大家、大翻译家、大藏书家,曾留学法国、学贯中西,以其文学上的造诣被誉为“东方的福楼拜”“中国的左拉”。他生平共收藏了二万余册(件)书籍,他的夫人和子女在他辞世后按照他的遗嘱将所藏书籍全部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李一氓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川籍大藏书家、大学者,曾被陈毅同志誉为“党内的大知识分子”,并在晚年由陈云提名担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组长,领导整理出版重要古代典籍3500余种,辞世前将毕生所藏大部珍贵古籍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在李劼人和李一氓所捐赠的藏书中,有大量极具中华优秀文化和巴蜀地方特色的古代典籍,对四川省图书馆充实馆藏资源、传承优秀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7cd765cd-7f45-4bfd-8724-d88c32b0e2d7.jpg

22d20408-099e-4472-ab56-fbf6481ceb4f.jpg

李劼人捐赠的巴蜀地方文献

d2f02c7e-e611-477c-9de7-9232a78b75a6.jpg

李一氓捐赠的陈老莲《水浒叶子》

发挥名人效益 提升城市气质

李劼人、李一氓不仅赠书于川,更是以文化人的高度自觉性和使命感,为四川文化的建设尽心尽力,为四川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为四川古迹保护工作、为杜甫草堂规划与建设等建言献策,并付之于实施等。这显示了作为城市管理者的李劼人和作为党内干部的李一氓的文化底蕴、文化视野。他们以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塑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建设,并影响深远。

时值我省启动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为纪念两位大家的生平业绩和无私奉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关于“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专藏或者专题活动”的规定,四川省图书馆建立李劼人赠书专藏和李一氓赠书专藏,分别以李劼人文库和李一氓文库命名,并围绕两个文库布设展览,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两位的生平和藏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创新展藏模式 实践文旅融合

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有两个特色:一是文化与旅游联姻,实现展览与服务的拓展。参观者可通过VR全景体验,足不出馆欣赏到杜甫草堂博物馆、彭州市一氓书屋、李劼人故居等关联文化机构的实景场面,提高参观者对相关文化景点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与旅游联姻。二是省图与文化机构互动,实现文化与旅游联动。正式开展后,将推动四川省图书馆与全国其他城市文化机构联动,同步推出巡展,宣传李劼人李一氓对四川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带动作用,推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项目的品牌发展。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这是一个重大契机,真正实现了“旅以文兴,文以旅传”,“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文献馆”的建立可谓合其时、合其势、合其市。

9397d7f6-a7a8-4034-bddd-d8da8131348d.jpg

传承巴蜀文明 弘扬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时代把文化建设提到关系民族复兴的高度,多次提到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四川是文化资源大省,巴蜀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版图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例如创办中国首个官学“文翁石室”的文翁,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西晋史学家陈寿,唐代诗人陈子昂、李白,宋代文学家“三苏”,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近现代尊经书院群贤,双流槐轩学派刘氏和郭沫若、巴金、李劫人、陈铨、张大千、沙汀、艾芜等相继涌现,可谓是星光熠熠、人才辈出,为后世留下了浩若烟海的文献典籍。为响应中央关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统筹开发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巴蜀文化精神,传承传播优秀巴蜀文明成果,四川省委宣传部启动了“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通过以“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文献馆”为载体的方式,整理四川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研究基地,加强文化遗产和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利用,重拾川人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延续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将文化从书本中走出来,从历史中走出来,从传说中走出来,使文化物态化、活态化、品牌化,有利于促进巴蜀文化优秀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有利于弘扬巴蜀文化精神,传承传播优秀巴蜀文明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四川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增强四川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竞争力,进一步讲好四川故事,推动四川文化走出去,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