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晓丽:不舍放下,就一起绽放
江玉婷 | 2018-05-29
收藏
摘要: 2年,能带来怎样的改变?一所学校从完成“规定动作”,到逐步形成系统规范的阅读教育,用了2年。一群学生从爱听绘本故事,到能绘制思维导图,用了2年。而一位教师也在这2年中,完成了新的蜕变。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2年只是一个开始。

   2年,能带来怎样的改变?一所学校从完成“规定动作”,到逐步形成系统规范的阅读教育,用了2年。一群学生从爱听绘本故事,到能绘制思维导图,用了2年。而一位教师也在这2年中,完成了新的蜕变。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2年只是一个开始。

“不真实”的真实

  早晨8:01,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东马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39双小手捧着《日有所诵》大声读着。每张课桌上都铺着深蓝色的桌布,教室后方的黑板报上写着“阳光下成长”五个大字。窗外的树叶微微晃动,淡淡的阳光透过缝隙,不规则地洒在课桌上。

  这一天像过去2年中的每一天一样,晨诵早已成为雷打不动的“固定节目”。然而,这一幕对南晓丽来说还是“太过不真实”,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太美好了,就像电影里的画面”。事实上,南晓丽是东马小学先行推动阅读活动的老师,她心中的“不真实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校这2年间在阅读上的巨大变化。

  2年前,老师们只专注于完成“规定动作”,在计划好的课时里达成相应的教学进度。上课、批改作业、组织考试,程式化得如同毫无波澜的湖面,没有丝毫阅读将要涌起的预示。然而,在短短的2年里,学校形成了系统而又规范的板块——晨诵、午间朗诵、班级共读。阅读,成了每位师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东马小学是一所教学资源紧张的乡村小学,出了校门就是村落。全校仅有200多名学生,加上学前一共7个班。对于他们来说,获取充足的的图书资源都是个不小的难题。然而,近年公益组织OCEF(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先后捐了近800本书,每个班的墙角都放置了书架,100多本书几乎将它挤满。

  上个月,南晓丽还去北京、安徽等地学习,朱永新、钟秉林等专家的前沿理念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回校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进行学习汇报。

  她正处于一种“震荡”之中,既惊讶于外部世界的广阔,又慎之又慎地向内规划新的“阅读版图”。这种真实的生活和超出想象的变化,让她时而产生了“不真实感”。

掀起“龙卷风”的蝴蝶

  一只蝴蝶扑扇几下翅膀,或许就能引起一场龙卷风。南晓丽从未想到,掀起这场巨大“龙卷风”的“蝴蝶”竟是自己的女儿——恬恬。

  两年前,2周岁的恬恬对绘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嚷着要听故事。南晓丽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好吃的要分享,上厕所要排队,这些都切实地跟孩子的生活相联系”。

  这成为南晓丽将绘本引入课堂的契机,她略带忐忑地将佐佐木洋子写的《小熊宝宝》分享给学生。“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书,他们竟然这么喜欢”,回忆起第一次给学生读故事的经历,南晓丽突然升高的音调暴露了她抑制不住的惊喜。恰恰正是这一点惊喜,成了她的原动力。

  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第二块,第三块,由此相继。从此,南晓丽在拓展学生阅读这件事上“一发不可收拾”。她把家中的书都带到课堂上分享,读完就搜索窦桂梅、薛瑞萍等名师推荐的书单,亲自挑选、自费采购新书。

  机缘巧合之下,东户学区副校长胡红祥联系上公益组织OCEF,申请到40本图书。南晓丽迎来第一场“及时雨”,阅读之路驶入“快车道”。她详细地列出阅读计划,每天给孩子声情并茂地朗读10分钟,定期举行分享交流会,放学后在微信群“阅读打卡接龙”。

  南晓丽是一个特别注重仪式感的人,又或许是她内心深处的“浪漫”在作祟。每次共读新书之前,她总会举办“发书仪式”,“大费周章”地挪动全班的桌椅以便学生能面对面交流。

  从书名“猜”起,“《和甘伯伯去游河》,游河是什么意思呢”,再到观察封面图,“谁跟甘伯伯游河了呢?我们来看看封面好不好”。阅读长篇故事时,南晓丽则会带着孩子们读目录、猜情节、编故事。她用尽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不想让阅读沦为一项无聊透顶的作业”。

  课后,三年级的翟宇帆在阅读单上写下了,“驴子想要成为全才”,结果“没有成才”,她的感悟是“要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成长”。一张白纸上画着一个扎马尾的小女孩,旁边写道“在我六岁时,我就想当服装师,这样可以给爸爸妈妈做一套衣服”。很难相信,三年的学生能根据人物性格变化画出如枝桠般生长的思维导图。但,南晓丽的学生做到了。

  南晓丽会将阅读过程及学生作业制作成美篇,发送到家长群里。“家长都感到很惊艳”,南晓丽如是说。家长看到孩子的改变,慢慢“融化”了。于是,微信群里参与“打卡接龙”的家长越来越多。“我们每天晨读用的《日有所诵》,就是家长们自发团购的。全书共160首诗歌,孩子大多能背诵”,南晓丽告诉记者。

  南晓丽对推进阅读活动显得异常迫切和痴迷,时常“见缝插针”地安排。然而对于结果,她却显得冷静和克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思维方式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还需要大量阅读和思考”,她说道。

不为人知的“私心”

  南晓丽试图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她直言,在阅读这件事上,她有着自己的“私心”。

  儿时的南晓丽,父母都不在身边,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在书中得到了消解。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书籍陪伴她度过漫长的“空窗期”。

  “读书让我始终不甘于平凡,任何时候都有动力,有理想”,南晓丽说道。阅读,陪伴南晓丽穿过了生活中的“黑暗地带”。她希望,阅读也能陪伴着学生们。

  现在的南晓丽仍旧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日不读书,就像是在消耗库存,没有了灵气与滋养”。学生的一天从晨诵开始,又在看完童书后结束。南晓丽的女儿恬恬,今年四周岁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远超同龄人,“可能是因为我总给她读故事”,南晓丽猜测道。

  关于未来,南晓丽也有着自己的期待。“希望阅读能够课程化,这样我也能轻松一些”,南晓丽笑道。她每周要上16节课,还担任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如果阅读能纳入日常课程中,能减轻一部分工作压力,也有利于阅读推广。

  同时,南晓丽还意识到阅读应该具备一定的广度,不仅要有童话、诗歌、散文等文学性的书,还要有科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书。“这就意味着阅读要全科化,不只是语文老师在推动阅读,而是全学科的老师都要推动。”

  南晓丽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超人”,疲惫时常也会压倒她,但她又舍不得放弃。“带孩子们阅读这件事,我不愿意放下,那就得坚持”,南晓丽停顿了许久,接着又说,“没有人是天生就很擅长一件事,也没有人天生就很聪明,所有的一切都要用时间和努力换来”。

  几天前,南晓丽发了一条朋友圈,是一首她很喜欢的小诗。

玫瑰不会告诉你,

它为等待谁而打开花瓣,

直到露珠滑入花蕊的那一刻钟,

初升的太阳看到了。

所有的滋养,

都发生得悄然无声。

  “所有的滋养,都发生得悄然无声”,南晓丽认为这句话特别契合,无论是对于阅读这件事,还是教育本身,都是如此。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