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见: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
2018-06-08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人物档案

  潘一见 浙江瑞安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潘一见自小就在父亲的影响和要求下开始拿毛笔练字。2002年,她辞去温州大学美术学院的工作,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师从王镛。如果说之前她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书法上,那么从这一年开始,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山水画上。“父亲早年让我从书法入手的目的,就是为了画画。他认为,只有在书法上下功夫,中国画才有内涵。这就为我后来研究书画关系埋下了一颗种子。”2004年,她考上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陈平,陈平也非常注重画家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2008年,她考上博士研究生,师从邱振中,研究方向是书画比较。如今,潘一见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山水画与书法。

  艺术是生活的一种状态,生活又是艺术的源泉。在潘一见看来,生活要艺术化,“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艺术的参与,生活会是怎样?生活的艺术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创作上,而是应该弥漫在空气中,对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展开,对人、对物、对事”。她善于用一双审美的眼,去品阅生活艰辛中的从容之美,困境中的豁达之美;平和宁静的画面也是生活的气息,对艺术真善美的追求同样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潘一见尤擅山水画。她的创作主题,一种是写生山水,另一种是诗意山水。写生山水,多感悟自然,取舍加工,摆脱照抄自然,由自然之景变为画面之境。换言之,就是中国山水画展现的并不是“真实”的自然山水,而是画家心中的山水。诗意山水则表达诗中情境与意趣。

  2006年,她随陈平到安徽休宁县的道教名山齐云山写生,因为之前曾经花了很长的时间临摹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当时她就有一个念头:也要画一幅和它一样尺寸的山居图,于是有了2007年的手卷作品《齐云山居图》。2017年秋天,她带毕业班学生去武当山写生,不巧那几日天天下雨,走不了山路,就带着学生在附近山腰处来回看。“当时,一条小溪打动我了,远远看好像是从天上来的,流经到身旁。抬头是满山笼罩的云雾,溪水围绕着杂草和石头顺势而下,由远而近,好像是特意来与我会面。”于是,《太和幽涧》由此而生。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也是核心。潘一见认为,中国画的最主要技法就是笔法与墨法,即“笔墨”。它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也是核心。绘画由笔主导墨,但因离不开状物功能,所以用笔方法则随着描绘对象题材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人物画、花鸟画更为丰富多变。如山水画笔法中表现山石有名目繁多的皴法,墨法中有干、湿、浓、淡、清、泼等墨色。而且中国画技法与审美品评密切相关。所以不同画种的绘画技法和审美品评也不同,在从功能绘画到审美绘画过程中产生的审美和技术也各有差异。

  潘一见的艺术创作理念也是围绕笔墨进行。她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选择笔墨作为视角研究中国书画关系,就是因为它是书法与绘画的共性问题,不仅仅是工具的相同,更是两者技术体系中的交叉点。“中国书画笔墨的历史演变,从技法手段到审美目的,从状物到写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晋唐到明清至近现代,最终成为中国画审美的核心理念。在艺术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临摹、写生与创作,同时研究绘画理论与实践、师造化与师古人的关系与矛盾。”

  文化强调传承与延续,而艺术则具有很强的时代面目。对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潘一见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状态下的艺术都是源于该文化传统,而创新是其生命的延续,所以艺术注重创造。“在艺术面前,并不存在进步与落后,古代大师的经典作品与现代大师的经典作品之间除了在产生时间上有先后,在艺术价值上并不构成相互可替代的关系。作为当代书画家,应放弃庸俗的艺术进化论,在平等并存、互补融合的心态下,接受和借鉴外来文化精华,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出发点思考与创作,让作品具有独特的中国韵味。中国传统文人书画家的功夫在书画之外,不仅仅在技巧本身,更是人品和修养。以文化人,以人传文。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