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港顺:做有内核的艺术
2018-06-08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 霖

  人物档案

  刘港顺 艺术家,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17年年末的一次群展,刘港顺的《绝不工作!》在众多作品中,吸引了我的注意:简单的颜色铺底,四个黑色中性美术字“绝不工作!”顿时让穿梭在城市中忙碌的人们找到一瞬间的共鸣。在这幅作品前,不少人一边拍照一边说要发到朋友圈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在那个空间里,艺术突然让普通人也找到归属感。当时,我还不认识刘港顺,经旁边熟知的朋友介绍他的作品,其包含对知识文本、历史图像、艺术事件的个体编译和叙述,简洁明了的颜色与构图、对建筑空间的理性分析与再创造、对词语与格言的视觉链接,这是我的第一次解读。

  用文化给艺术做精神支点。1979年,16岁的刘港顺考上湖北黄石市工艺美术学校,开始为期3年的美术专业学习,也正是这段学习,深深埋下艺术的种子。毕业后,刘港顺被分配到一家国企从事行政工作,稳定的工作并没有让刘港顺放弃对艺术的追求。1980年代对于刘港顺来说,是一个启蒙的时代,和3位朋友组成SHS小组,开始进行艺术尝试,表现主义绘画、拼贴艺术、行为、现成品装置。他追随着那个年代先锋艺术家的脚步,积极汲取新知识,参与美术思潮运动,追求创作,让他对艺术有了更为执着的热爱。1988年10月,刘港顺在黄石市文化宫举办第一次个展“刘港顺作品展”。同年,刘港顺拜访黄永砯、吴山专、李小山等85思潮时期国内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和评论家。有了这样的支撑,1992年,刘港顺毅然辞职,和妻子从事副食百货批发赚得第一桶金后,于1995年在湖北黄石开了一家前卫的独立书店“后人类书店”。2002年,书店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关闭;SHS小组其他3位成员迫于生计各奔东西,39岁的刘港顺面对人生抉择,带着妻女,来到北京,定居宋庄,开始了职业艺术家的生涯。

  做艺术“安全的唯一途径就是冒风险”。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进入创作,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艺术需求,刘港顺把手机关了3年,让自己处于完全“孤立”的状态,潜心创作。“刚来北京的时候,我觉得北方的太阳真好啊,在这里我重新发现了绘画的魅力,并开始梳理绘画的脉络。在当时装置、行为、实验项目流行的时候,不少人认为绘画有些过时了。但当我扪心自问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还是想硬着头皮去绘画,这就像是我的第二次创业。”刘港顺回忆刚刚拿起画笔创作时自己的一些心态:脚步一定要慢,一步一个脚印,这才是做艺术的心态。

  刘港顺始终坚持个体的独立视角,自由穿行于广阔的知识、历史和艺术之间。早期作品偏向于现实主义,随着其想法的深化,文字、结构、图形甚至画框本身都成为了艺术品。在十几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刘港顺一直在寻找“理性思考”和“感性发挥”的平衡点。多年的阅读让刘港顺受到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的激荡,其穿梭交织的深刻感悟给予他创作的不同方向。在刘港顺看来,艺术创作给予艺术家的“惊喜”是作品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他一直追求的境界,莫名其妙关系的产生会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与变化。

  “所有”是回顾更是艺术创作的一个起点。2017年12月23日~2018年4月1日,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用长达3个月的时间,用“观念三要素”“历史的笔记”“午夜出版社”来讲述刘港顺近30年的创作历程,100多件作品涵盖绘画、文献、档案资料等媒介。“观念三要素”展现艺术家创作中“建筑”“图形”“文字”彼此交合的几何元素,用形式和语言构建崭新的语境;“历史的笔记”呈现刘港顺对经典历史图像,通过多重绘制与擦除、建立与拆解、置换的风格和刻意的描绘,进行全新阐释;“午夜出版社”再次回到艺术家的缘起,从1990年代出发,寻找个人曾经为之动情的往事点滴,亦或是那些夜读法国新小说的时刻。

  在展览现场,其档案文本呈现的是对刘港顺“所有”艺术创作的回应,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于不同知识探索的艺术转化,这些知识是他个人经年的阅读和收集。现场展出的简报、信件、读书笔记等,会让观众明白那些文字、短语的意义更是抽象和哲学的凝练。“这次展览,我们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准备,同时也梳理出我这十几年创作的线性脉络与关联,接下来新的工作即将开始,我会放慢脚步、静下心继续创作,做艺术是一辈子的事情,来日方长,需要的是浸透的关系。”刘港顺说。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