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校长和教师的使命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2018-11-05
收藏
摘要: 11月3日,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在京举办。
7b568642-4e95-426c-8a8b-2565f89fae65.jpg

“课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本中在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中指出,“办好每一个学校,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校长、教师肩负的时代使命。”


1

教学改革为什么发生在课堂?


为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一线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近日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举办。据了解,该论坛以“走进课堂,提高质量”为主题,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名专家、学者和校长参与。


“我们现在讲课堂,但是课堂的外延在不断扩展,不单纯是几十平方米的一个空间。时间的外延在扩展,空间的外延在扩展。不管怎么样,在学校里面,课堂还是现代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学习是一个基本的形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在会上指出,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充实新内容、开拓新路径,很多学校正在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沿的探索。


“课堂教学是培养思维的最好的场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表示,“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思维,思维可以改变世界,思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首先我们要把课堂教学搞好,这是第一。”


课堂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目前学校关于探索教学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陶西平指出,课堂教学改革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学校领导难以用主要的精力研究教学,更难以坚持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形成的教学质量模式仍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研究课与常态课存在较大差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针对性、时效性差。


除此之外,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钮小桦认为,现在课堂上缺少的是学生的质疑、学生的发现和学生的兴奋度。


钮小桦发现一些常态课死气沉沉,老师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生没有质疑、没有批判、没有问题、没有发现性的学习过程。学生之所以没有创造力,这是因为课堂没有培养他的创造力。孩子要有创造力,就必须要有质疑,有发现,要有独立的见解。


0f168c1f-51bd-4257-b31f-bd5fdcdb63b0.jpg

 论坛会场照片 | 图片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官微” 


2

提升课堂质量重在教师


课堂很重要,课堂质量又该如何提升?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给出的答案是“提高教师质量”。他认为提高教师质量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根本途径,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决定因素是老师素质。


对此,顾明远持相同观点。他表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师能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这就涉及到教师的成长。


顾明远认为教师的成长有三个境界,需要经过五项修炼才能达到。


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许下一个愿望;第二个境界是要无悔,不忘初心,始终坚持;第三个初心则是最后得到收获。


be7dab2f-17e9-497c-9980-1b2551a64855.jpg

 顾明远 | 图片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官微” 


第一项修炼是意愿,认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的职业,教师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一个孩子的成长。所以,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首先就要有一个对教师的意愿。


第二项修炼是历练,就是要反思。上了一节课,教师就要反思课程,反思这堂课有哪一些优缺点。不仅新教师要历练,老教师也要历练,老教师不要有教学的定式,要创新。


第三项修炼是学习。教师在反思以后遇到的问题就要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方法、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向别的老师学习,互相讨论学习。


第四项修炼是创新。学习以后不是回到原来的地方,而是要有所创新。


第五项修炼是收获。教育最根本也最主要的要求是让学生成长,这是最后的成功。看到学生成长,教师也就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也就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幸福感。


“好好说话”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瑞芳对学校老师提出的要求。因为老师说话的态度就决定了自身在课堂上的角色,课堂才能回归自然,才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3

提升课堂质量是系统性工程


提升课堂质量重在教师,但绝不是只在教师,提升课堂质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长易国栋在《课堂改变,学校改变》的演讲中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型课堂。成都七中的办学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并积极培养批判性思维。课堂改革目的实质是转型,是观念的转型,从知识中心、教师中心转向能力中心和学生中心。


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表示,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进行自我改变调整,主动抓住这个回归教育规律的好时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校应该构建以学科内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内容体系。学校日常的校本培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校还要关注技术,关注深度学习大数据,使之成为教育新手段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提出,中小学校长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聚焦核心素养的落地转化、聚焦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聚焦学业负担过重的解决、聚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等六大方面进行路径设计和实践探索。


2f4dc86a-f1be-4c15-946b-ea6ceae9f0d9.jpg

  陆云泉 | 图片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官微” 


会上,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介绍了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创新与实践,进行分享交流。他表示学校创设的“生态·智慧课堂”首先把“人”放在核心地位,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长”。这是因为“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活”是教育的唯一主题。


“生态·智慧课堂”的课程构建,关注“4H”:


一是头脑(Head)——思考能力,批判思维,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


二是心灵(Heart)——关爱别人,洞察分享,合作包容,冲突处理;


三是双手(Hand)——实践探究,劳动能力,给予能力;


四是健康(Health)——身体和生活方式,做人和生存能力。


北京一零一中学以学习为中心,构建三层八维的课程结构。三层即基础能力、拓展融通、实践创新。八维是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八个维度的整合,整合基于学生的需求。


书院课程就是为满足一批拔尖学生的兴趣而设置。比如圆明书院的人文主题课程群,其中人文方法课程,学习运用文献检索与使用、问卷编制与数据分析、田野调查、结构性访谈;人文实践课程,通过参观、游览、田野调查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形式,走进社会,开展专题考察活动。人文经典课程,引导学生研读经典,从经典中吸取能量。


除此之外,一零一中学还通过研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陆云泉表示,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与主体,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学校在十年前就研制了《北京一零一中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标准》,从教学安排、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学习要求、策略建议等方面细化国家课程的相关要求,实施“年级+书院”经纬式管理模式,构建开放、自主、多元、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方式。


“校长蹲下,老师跟上,让孩子发现诗和远方。”海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在介绍海亮教育的理性发展时如是说。或许,这也是提升课堂质量的答案。


来源 | 本文整理自论坛嘉宾演讲稿,略有删减。文字材料及照片均来自于公众号“中小学校长论坛官微 ”。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