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机构眼中的2018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 霖 郝溢男 | 2019-01-29
收藏

  在对2017年艺术市场盘点时,“一级市场不热、二级市场不冷”现象让不少艺术人和艺术机构对2018年充满期待,特别是一些新藏家群体的进入似乎让艺术市场看到了新的契机。然而,从2018年初开始,很多艺术机构却切身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阵阵寒意。即便频频有高价作品成交,但市场整体行情并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不少艺术机构表示担忧。2018年市场风云变幻,艺术机构都在做些什么?这些机构的负责人都在想什么?本报邀请8家艺术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畅谈他们对2018年艺术市场的回望和对2019年的期待。

  ○张 玲(安徽出版集团时代美术馆馆长)

  ○孔文倩(安徽出版集团时代美术馆助理馆长)

  ○冯国建(墨非墨艺术机构创始人)

  ○陈 昕(桥舍画廊董事长)

  ○孙 彤(Tong Gallery+Project 创始人)

  ○李裕君(不同艺见艺术中心执行馆长)

  ○杨 军(中方角艺术空间执行董事)

  ○韩卓韦(北京时代美术馆拓展部总监)

  ○国立书画相关负责人


  精品决定了艺术收藏市场的根本

  ■张 玲(安徽出版集团时代美术馆馆长) ■孔文倩(安徽出版集团时代美术馆助理馆长)

  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逐渐向正规化、产业化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利好,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深入调整后发生了很大改变,艺术真品、精品、传世品将成为文化家庭、富裕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有利于财富保值增值。目前艺术品定价权由市场说了算,随着市场的需求与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将由规范的、统一的、标准的艺术品企业为主导。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大众化将成为艺术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2018年,安徽出版集团时代美术馆重点策划和合作的展览共24场次,包含自主策划主题性展览7场、个展6场、艺术家联展7场、高端艺术品私洽会1场、青少年展览活动3场。相较于2017年,美术馆从数量和质量以及呈现形式上都进行了转变和升级,用新思维、新概念让展览更有新意和深意。2018年时代美术馆不仅策划了“第6届安徽美术大展(油画展)”“先生与先生们——葛介平与他的书画朋友圈”“意象徽州——安徽省第一届写生展” 等学术和主题展,还策划了以市场销售、联合策划为主的展览,例如“2018秋季高端艺术品私洽会”“境·净董金良、高重飞作品展”等。

  艺术品市场未来趋势更精品化、大众化。艺术品在经历了市场的几轮经济泡沫后,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购买力明显下降,这对于艺术家在创作品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购买者对艺术品质的诉求越来越高;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消费均越来越理性化和精品化,精品佳作价值依然呈上升趋势,精品决定了艺术收藏市场的根本。此外,艺术衍生品将是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的热点,其个性化需求和文化艺术需求都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调性。


  建立艺术市场长效发展机制

  ■李裕君(不同艺见艺术中心执行馆长)

  对于艺术市场,我认为没有好坏之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直都处在持续的调整之中。就目前中国的画廊行业而言,由于大部分画廊规模较小、定位有待明确,且部分画廊缺乏长期经营的心态、收藏群体不稳定,因此在市场不景气的时段,就会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现金流短缺等问题。在很多人看来,2018年艺术市场没有出现反弹、上升,没有转向良性发展的趋势,这与国内画廊行业的发展速度变缓、出现市场泡沫以及一些交易乱象从而引发的弊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看来,与其投机于市场的风云变化,不如注重学术,构建长效的发展机制。

  以青年艺术家为核心,做学术性展览。不同艺见艺术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行业中年轻的艺术机构,其在艺术家选择上,倾向于在当代艺术领域经过持续的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个人语言和艺术风格的青年艺术家。2018年,不同艺见艺术中心已举办艺术家个展3场次、群展2场次,举办艺术品鉴、沙龙等活动3场次,推出“橱窗”艺术实验计划3期,参加了艺术北京、艺术厦门、艺术深圳、香港水墨、我国台北艺博等艺博会。其中,2018年最具人气的展览是2018年4月20日开幕的“奥德赛·布莱恩——胡顺香个展”,展期将近2个月时间,参观人数近千人次。

  打艺术“持久战”,构建会员中心和培育藏家体系。不同艺见艺术中心将继续努力发掘和推介更具学术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家,举办更有专业和学术性的展览活动,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目前,不同艺见艺术中心已建构了成熟的会员中心及收藏家服务体系,希望为每一位会员及收藏家呈现多元艺术的展览展示和美育活动,同时以独具特色、坚持个性的理念,鼓励和服务于热爱艺术和生活的大众。

  对于2019年,我期待听到更多关于艺术行业健康发展和正能量的声音,无论是一级市场的画廊机构,还是二级市场的拍卖行,都希望有一定新突破,有新的买家介入。对于画廊投资人和运营者来说,也应该保持一个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做好“持久战”准备,耐住寂寞,进行长期运营,才能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藏家体系。


  打造书画艺术全产业链 在沉淀中等待市场反弹

  ■国立书画相关负责人

  国立书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立书画”)是于2012年成立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总部设于北京。国立书画抓住国家振兴文化产业的契机,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介人才、保障人才”为宗旨,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创新的互联网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书画产业经济的领导者,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和规范艺术市场作出贡献。

  发展抓住“人才培养、渠道建立、产品创新”3个关键词。国立书画以“人才培养、渠道建立、产品创新”为战略导向,打造书画艺术的全产业链,发掘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艺术家,为社会提供丰富的艺术精品,普及艺术教育,投资艺术创新产业,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在“人才培养”上,国立书画与国内外诸多顶级艺术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拥有强大专业背景的优质人才资源库;在“渠道建立”上,国立书画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艺术中心、建立联盟画廊,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广阔的宣传推广平台;在“产品创新”上,国立书画利用其人才资源和平台优势进行书画作品、衍生品及艺术教育产品的开发,使翰墨飘香进万家,将文化传承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购买者、画廊经营、艺术品价格洞悉艺术市场。谈及2018年艺术市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来看:一是购买者的角度。随着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市场的交易当中,很多中青年人群更是把购买艺术品当作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整体可以看出他们的购买呈现出以下特点:购买的艺术品品类涉及广泛,购买形式更灵活多样,但普遍购买价格不高。二是画廊的经营角度。随着2018年经济市场持续下滑,艺术品市场首当其冲,画廊一直在动荡中优胜劣汰。如何在逆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这就需要在不断发掘的艺术家中,推出精致的展览来满足藏家多方位的需求,并参与到更多的博览会当中,寻求更多的买家。三是艺术品的价格角度。从拍卖行来看,2018年艺术市场不乐观,争件难度增加,整体拍卖效果不理想。但从艺术品的价格来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沉淀过程。艺术市场在持续、理性地调整中,让品质好、价格合理的年轻优秀的艺术家作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让品质不高却价格虚高的作品回落,使艺术市场更好发展。

  放眼2019年艺术市场,是以经济提速为前提,在沉淀中回弹,还需要等待。


  紧跟时代 推进艺术跨界发展

  ■韩卓韦(北京时代美术馆拓展部总监)

  自2008年由华熙国际投资集团全资创办起至今,北京时代美术馆作为一家民营公益性美术馆已经走过10个年头。10年来,北京时代美术馆通过举办专业艺术展览与公共艺术项目,以独到的视角和人文眼光,在文化艺术展览、国际交流、艺术教育、公共文化、公益资助、创意开发等多个方面,持续推动和支持了人文艺术生态的发展。2018年,北京时代美术馆的成果可以用3个关键词来概括:立足之本、创新跨界、突破发展。

  展览项目、公教活动让艺术走进生活。2018年,举办的艺术展览项目共计12个,主办展览6个,其中“级对撞十次方·北京时代美术馆十周年特展”从主题、策展人、艺术家、跨界合作机构以及宣传互动等各个方面做了精心策划和以及不同以往的尝试,获得了超高人气和评价。全年公教活动40场,包括学术讲座活动12场、主题互动活动9场、儿童活动19场。通过2018年的展览项目与公教活动,我们更加明确了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尤其是美术馆坐落在华熙LIVE这样一个具有特色,且年轻、时尚的聚集地,因此所策划的艺术展览也一定是当代且具有时代感的,是具有先锋性和实验精神的,通过艺术与科技、与时尚、与设计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性的展览展示,为公众、更为当下年轻人对美的鉴赏与认知创造更多的机会,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专业性、前瞻性艺术家更受青睐。2018年美术馆选择艺术家更倾向于2方面,一方面是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的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例如“不息——第 57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以及“超级对撞十次方·北京时代美术馆十周年特展”,从策展人到参展艺术家都是艺术界的大家,其展览主题构思理念、理论研究及艺术家的作品创作均会让观众得到完整翔实地了解,不但在视觉上得以丰富和享受,同时对于了解艺术的发展都会有新的收获和启示;另一方面则是具有前瞻性、实验精神的青年艺术家,比如“旋构塔”系列品牌项目,其创办初衷即为扶持青年艺术家的发展,通过艺术展览、美院高校互动、社区介入等方式,关注当下的青年艺术,尤其是跨媒介、跨领域的艺术形式,发现当下富有独创精神、自发性的新艺术语言,从而推进艺术跨边界的思考。

  紧跟时代,在变与不变中打造独特路径。虽然2018年国内整体的艺术品消费市场并不是十分乐观,但从一家民营公益性美术馆的角度,我们对整个艺术文化产业有着充足的信心和期盼。这份信心不仅来自2018年北京时代美术馆的亲身经历、业内外人士对我们的反馈、政府的支持,更来自公众对艺术文化的关注与需求。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艺术作为见证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无论何时都要在立足自身定位的同时,紧随时代的趋势与变迁,在变与不变中时刻调整并总结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路径和鲜明的特点,这是影响并推动未来整个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艺术品消费将逐渐成为中产的刚需

  ■冯国建(墨非墨艺术机构创始人)

  在经济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艺术品逆势上扬。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在其他投资项目不乐观的情况下,已经成为财富阶层的首选。同时,随着大众审美的提升,艺术品消费也逐渐成为中产的刚需,所以,未来艺术品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018年是墨非墨艺术机构快速发展的一年,新馆迁址青岛市崂山区上实中心,从原来相对偏僻的位置迁到青岛金家岭金融中心,新空间面积650平方米,在最大化保留展览空间的前提下,增加咖啡区、艺术书吧和独立茶室等休闲区。对于新空间的展览来说,其频率、艺术家合作数量、藏家客户群的拓展都有很大的提升。

  墨非墨艺术机构在2018年举办了9场展览、6场艺术沙龙活动以及参加2次艺博会。其中,展览包括新馆开幕展——赵文华个展“开门现山”、当代影像装置群展“启示录 第二季——轨迹工厂”、群展“认真的叛逆”、国美第四工作室7位青年艺术家群展“拟向与真实”、群展“‘向东走’——当代艺术邀请展第二回”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展览为群展“‘向东走’——当代艺术邀请展第二回”。在2014年墨非墨画廊成立1周年时,曾举办“‘向东走’第一回展”,通过4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每个艺术家的成长轨迹及画廊的发展,艺术行业是用时间转换价值,最可贵之处是共同成长。此次展览在原有展览艺术家的基础上邀请了艺术家陈彧君参展,以处于创作盛期的70后艺术家作为关注点,其所处时代的艺术生态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转折,“向东走”的学术诉求便是基于对其进行动态观察的目的之上。他们的共同点即艺术语言直接纯粹,从不同维度阐释人类存在的多种可能。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墨非墨画廊携手赵文华、冯良鸿、李洪波代表作首次亮相ART021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此外,期待2019年的艺术市场能有更多藏家入场,在国际化方面能更前进一步。


  画廊需要接受考验和重审自我

  ■孙 彤(Tong Gallery+Project 创始人)

  整体来说,2018年整个艺术行业面临挑战和压力。国内藏家已趋于成熟,对海外画廊和艺术家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触,对收藏的方向更加明确,在市场不活跃的时间会考虑收藏更成熟稳定的作品。画廊需要的是接受考验和重审自我。

  2018年,Tong Gallery+Project最重要的事情是将空间扩充1倍。一楼空间更多地用来做画廊常规展览,相对严谨,对艺术家的要求以及作品的品质要求相对严格。二楼空间设计成“L Space”,策划相对轻松有趣的项目展览,不仅给予年轻艺术家展示的空间,同时也给艺术家不同方面尝试的可能性,让艺术更有趣味。2018年画廊经营状况受到一些影响,市场由活跃转向平静。在我看来,在画廊业大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作为代理年轻艺术家的画廊挑战和压力更大,只有调整好心态,提升画廊的专业度,谨慎选择艺术家,把握展览品质,寻求多方合作,画廊才有可能有机会在未来生存下去。

  在扩展新空间后,Tong Gallery+Project在2018年也做了多场展览。其中,主空间展览包括李战豪群展“敬亭山”、原田透群展“菠萝,鳄鱼,霸王龙,小猫”、李明昌个展“边境线”、张心一个展“Interesting”、刘夏个展“半影期”等。纵观这些展览,很难说哪场最有人气,其中,群展“菠萝,霸王龙,鳄鱼,小猫”和张心一个展“Interesting”受到众多关注,到场观展人数很多,这些展览艺术家都是80后,作品独特,张心一的作品更是来源于网络文化,在展示上不拘于保守展览方式,更贴近作品风格。此外,Tong Gallery+Project在2018年也参与了“2018釜山艺博会”“ASIA NOW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2018桌面艺术博览会”等活动。

  2019年是极具挑战的1年,在压力下画廊会自我调整、提升和创新,期待业内专业度会有很大的提升,也会出现新的经营模式。


  画廊经营机遇与挑战并存

  ■陈 昕(桥舍画廊董事长)

  2018年的艺术市场可以归结为:机遇与挑战。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艺术市场目前仍在寻找底部,面临巨大的挑战,今后的路还需要逐步探行,但同时又显露出很大的机遇,若能独具慧眼,遍地是黄金。对于桥舍画廊来说,2018年的经济状况一直相对稳定,相较往年销售有所下滑,特别是从2018年5月以来,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人流量也在逐步减少。

  2018年桥舍画廊策划了17场展览,包括“国风·新语——颜新元画展”“走·形——肖芳凯绘画艺术展”“片段——王岱山小幅油画展”“聚合2018——桥舍艺术展”“第二现场——当代雕塑装置邀请展”“花非花——徐赓良作品展”“21世纪幼稚园——艾松个展”等。其中,艺术家肖芳凯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走·形”比较成功,无论从展场的设计、作品的配置还是宣传等方面都十分到位。对于该展览,画廊提前一年进行酝酿和计划,展览效果轰动,引起大量的藏家青睐和收藏。此外,桥舍画廊还参加了“2018Art Central 香港艺术博览会”“2018 艺术北京博览会”“2018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520 美好生活拍卖节”以及“北京城市酒店型博览会”等活动。

  对于2019年还是抱有一定的期待,希望经济泡沫破灭之后,艺术市场相对稳定。目前,桥舍画廊的经营方向也在不断拓展,除了画廊自身签约的艺术家之外,画廊也会关注和继续推荐更多的艺术家,也希望得到更多藏家的关注。


  中国艺术品市场需建立收藏价值体系

  ■杨 军(中方角艺术空间执行董事)

  “8”在我国民间一直是个吉利数字,但在金融圈里,“8”是让人心生畏惧的数字,充满不确定性,2018年亦是如此。摩根士丹利在2018年年底报告中指出2018年是史上最差的年份,称除了现金以外,所有资产类别都在下跌。由于2018年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艺术市场比较动荡,违约等事件频发。在我看来,艺术品市场收藏价值的体现应该恢复诚信优于营销。目前,一些恶劣的营销手段,造成艺术品价值失信,甚至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开始动摇;中国的艺术市场想要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价值体系和健全艺术市场,让艺术品走进大众的生活。

  对于2018年艺术市场不乐观的情况,中方角艺术空间做了提早的准备,共举办了5场展览,分别是“潘玉良独家授权限量版画展”“看见什么就是什么”黄彬妍油画作品展、“日光之下”李鹏个展、“唵嘛呢叭弥吽”耕晨问佛以及“唯有一”崔月阳&刘晓丹双人展,其中,“潘玉良独家授权限量版画展”的展览时间为2个月,该展览在2017年之后执行了一年的推广:“一个人的艺术史——潘玉良独家授权限量版画鉴赏”。印刷限量版画是否有价值,由多个方面决定:一是艺术家的知名度要高,二是原作的价值节节攀高,三是要有诚信的出版商加持,四是限量制作版画是否是代表作品,五是制作方法得当,六是合理的定价。潘玉良艺术作品价值无可非议,原作作品价值决定了这些独家授权限量版画的价值。

  2018年降杠杆使2019年的艺术市场走向非常明朗,希望藏家对艺术品的认知度的提高会推动艺术家的创作走向。同时,2019年对于约展也想做底线限制,既然销售不好,画廊可以少做展览多看经典展览,多去博物馆看书和学习。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