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林:高质量发展要注重文化传承与传播
■孙宝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 | 2019-03-05
收藏
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

高质量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纵观我国出版印刷业发展,自从书号放开以来,尤其是出版业转企改制以后,出版社抓数量、要码洋,追求利润、提升经济效益的倾向比较明显。坚持两个效益统一、社会效益优先,一直是出版业坚持的重要原则。实际上,降品种、提质量带来的可能是利润的不降反升,以质量倒逼数量,通过压品种来提高出版质量,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近年来行业的变化之一。

一方面,出版传媒业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时代经典如何能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还得以保存和传播。这就要求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出版内容上,还要体现在印刷装订材料上。事实上,现代出版的材料、油墨、装订方式等都是从西方传来的,所用的纸张都属于机械制造纸,保存时间只有200年左右。但中国四大发明里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世界领先,古法造纸有“纸寿千年”的说法,原因在于这种纸是碱性的,利用的是植物的自然纤维。高质量出版产品的留世、流传,必须要从前端入手,经典文化只有用古法、古纸才能传承下去。我想这也正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大体现。

与此相关,今年我的提案重点关注了激光打印字迹字体的耐久问题。现在的激光打印机器都是油墨附着在纸张表面,七八年后字迹就会出现粘连等问题,这对于需要存档的重要文件来说是致命的。国家档案局和工信部有必要针对党政机关重要档案、财务票据等重要文件,研发相应的打印机和油墨,出台相关标准和规定。

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与党和国家大局、出版传媒产业转型息息相关,但“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发展只是手段,是工具,但不是目的,不能只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了文化和文明的传承。目前印刷行业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客户订单就是导向标,如何印制得更加精美、高效,如何利用大数据,这些都是印刷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印刷可能有所减少,但印刷业不仅仅是图书期刊印刷,与出版的交集仅仅在印刷出版,但出版和印刷各自本身都有着更大的外延,也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后,国家层面对此也越来越重视,为出版印刷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经历过近些年的自我革新,出版业已经逐渐尝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甜头。3000年的中国出版史、1400年的印刷史所形成的出版印刷文化就是当前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假想如果没有中国印刷术的发明,欧洲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都有可能被推迟。印刷术的发明对当时文化跨区域传播的作用,不亚于当今互联网对知识信息传播的改变。回到今天,如何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讲好中国出版印刷故事也意义非凡。中国印刷博物馆目前正在筹建世界印刷文化研究中心,今后在开展研学活动、举办国际会议、创办国际期刊等方面将会持续发力,加强出版印刷文化交流,推动中国印刷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更高质量地传播。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