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理解研学旅行实质内涵?
刘海颖(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 2019-04-09
收藏
摘要: 目前的研学市场给大家的普遍感觉是鱼龙混杂,不是很规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研学旅行的实质内涵理解不深不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周报》:在研学实践教育领域,从指导意见、教育发展指导精神角度而言,哪些是尤其需要着重深入理解的方面?对此,该如何深入正确理解,并加以贯彻?

  刘定鸣(山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书记、主任)从2013年国家开始针对研学旅行搞试点,到2016年11部门联合发文全面推行,前前后后也有几年时间。整体看似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但我认为需要深入理解的问题仍然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研学旅行。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目前的研学市场给大家的普遍感觉是鱼龙混杂,不是很规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研学旅行的实质内涵理解不深不透,尤其是许多旅行社和营地教育机构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故意误导。凡是组织学生参加的旅行和活动,都给戴个研学旅行的“帽子”,挂羊头卖狗肉的也大有人在,实在是误人误己。

  研学旅行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教育部等11部门在2016年11月30日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里的定义: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原国家旅游局在2016年12月16日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里也有个定义: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很显然,这两个定义明显不同,我认为这是造成研学旅行乱象的主要原因。前者认定研学旅行是一种教育活动,后者定义为是教育旅游活动。且不论谁对谁错,在研学旅行中应该遵循哪一个精神去做呢?我认为应该是前者的。一是因为11部门里面包括原国家旅游局,可认为原国家旅游局也是认可这个定义的;二是研学旅行的主体是学校、是学生,当然应该按照其主管部门的要求做。

  11部门发布的《意见》定义,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去把握什么是研学旅行:首先,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这样,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的夏冬令营、国外短期修学、假期国学班等非集体参加的一切活动都不能算作研学旅行,结合《意见》中规定“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成效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显然,部分学生参加的活动是不能计分的,不是整年级、整校参加的不是研学旅行;其次是“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的方式”,这就要求至少在外住宿一宿,所以,春游、秋游、踏青等一日游也不能算作研学旅行;再次,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研究性学习是要有主题、有课题的,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实施要具备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实施)、评价等几个环节,那些搞几个活动、甚至游戏的所谓研学,当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简问简答

  □就您的了解和观察,学校在推动研学实践教育方面探索情况如何?具体到山西省有哪些举措?
  学校目前在推动研学实践方面比较被动,研学是一项新的教育教学活动,还在探索阶段,距离成熟尚待时日。山西省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还没有发布。

  □目前,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还面临哪些困难?需要哪些方面如何协同解决?
  目前学校开展面临的困难主要还是安全责任的承担。迫切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理解环境,政府、社会、家长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

  □研学实践教育目前在完善课程标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评价方面有很多呼声,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期待教育部尽快颁布《研学旅行课程指导纲要》。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