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铺设“互联网+教育”三条新路径
刘言 | 2019-07-09
收藏
摘要: 6月5日,为期9天的科技教育 创享未来——第五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京落下帷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6月5日,为期9天的科技教育 创享未来——第五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京落下帷幕。活动闭幕式上,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资深媒体、创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

beb54502-2280-427d-943a-659d51c11eb2.png

继往开来,挖掘“互联网+教育”新动力

作为2019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精彩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创新周以挖掘“互联网+教育”新动力为主旨,举办13场活动,涵盖主题论坛、工作坊、项目路演、专场录制等多种形式,活动内容包括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产教融合、高考改革、生涯教育、学前教育、学校管理、双师课堂、亲子阅读、教育资本等,80余位教育领域专家进行现场分享,现场累计参会人数逾3000人次,超过30万人在线观看活动直播。同时,活动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成“浪潮教育行业云战略性合作协议”、揭牌“悠贝亲子文化研究院”,发布“新高考生涯教育四位一体整体解决方案”、“华夏桃李教育服务平台”、“牧羊人生态计划”等教育创新成果。

此外,此次“创新周”还设置“迈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创新成果展,分为“产教融合实施策略专区”“智慧校园应用案例专区”“素质教育综合养成专区”“学前教育普惠方案专区”4大板块。

第五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通过汇聚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各个环节资源和要素,搭建行业沟通交流平台,构建了互联、互通、共享的互联网+教育全产业链生态圈,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以创新推动未来教育的改革发展。

守正创新,聚焦“互联网+教育”新融合

在闭幕式上,来自教育界、科技界、媒体界的多位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剖析政策、明晰方向、捕捉机会,共同推动教育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67641572-d0c1-4d35-b76b-96bd0f9a891a.png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研究室主任张艳玲主持闭幕式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刘钊在致辞中指出,海淀区聚焦科学城,陆续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等多项政策。通过一揽子的“政策组合拳”,持续激发各个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发展。未来,海淀区将继续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优先保障,并提高智慧教育建设水平,助力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图片3.png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刘钊

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赵一飙谈到,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发挥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的积极作用,先试先行,探索引领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为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典型的案例。未来,国资委将把创新作为鲜明特色、强劲的驱动力,全力支持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不断完善教育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体系,为教育科技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努力。

图片4.png
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赵一飙

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云表示,中关村作为“超级孵化器”,产生了很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企业,希望中关村的互联网教育企业也可以为全国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在国家教育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互联网教育来讲,形式与内容必须统一,互联网等技术不能脱离教育本质。企业家办教育、办企业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和政府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5.png
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云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副台长兼总编辑陈力认为,教育创新离不开思维理念创新和技术手段创新的双轮驱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运用到教育领域,对于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以及人才培养,都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今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绘制了新的宏伟蓝图,也为“互联网+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5bbda1bc-694e-4456-a66f-76a47a8fbce6.png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副台长兼总编辑陈力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婧分别以“人工智能与教师教学”“AI:教育信息化下一个制高点”为题进行分享。

余胜泉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扮演个性化智能教学的指导顾问、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的智能导师、自动出题和批阅作业的助教等多样化角色。教师的工作形态会因此发生实质性变革,与人工智能协同共存,充分发挥机器与人类的各自优势。人工智能将会取代重复的脑力劳动,让教师发挥人类的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激励等更大优势。人工智能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灵魂和幸福,更加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图片7.png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

王婧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她指出在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中,中国有着科研能力强、市场和数据量庞大、政策利好等优势。未来我们应当拒绝机械的技能学习,加强培养创新能力,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上发挥各方优势,打破学校的“时空围墙”。在课程设计上,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模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打破人才培养边界。通过产教融合,助力AI发展。

图片8.png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婧

圆桌对话

 在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孙众的主持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开放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少刚,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修部主任从春侠,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院长邸磊围绕“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图片9.png
“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圆桌对话

 张少刚认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教师单干的体制机制。教师上课和教学绝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个人的行为来评价,这在过去,信息闭塞、内容固定、知识更新缓慢的年代,问题不明显。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新课程严重滞后,各方面都要求补短板。所以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助力教师做好长板,提高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探求课程团队的体制机制,或许是教师在未来教育生态中生存的法宝。

图片10.png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开放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少刚

刘长铭表示,以往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学习是辛苦的,但是不应该是痛苦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专业素养、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如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整合这些信息,构建符合个性化的知识体系等,这是教师未来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目前教师的信息化培训相对落后,企业在教师信息化培训方面不能够仅仅是让教师学会使用信息化设备,而是教会教师在这样信息化的环境下如何生活和工作。

图片11.png
知名教育家、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

从春侠谈到,信息化的浪潮是任何人都不能够忽视的,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的同时,也给教师增加很多负担。在此情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一定是强有力的“一把手工程”。作为学校管理团队的领导,具备信息意识以及系统的信息观念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学校一同推动信息化的建设。教育企业一定要服务于学校教学目标,立足点是为了教育教学而不是搭平台、做广告,要把握好定位才能够与学校进行深度融合。

图片12.png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修部主任、教授从春侠

 邸磊以北京为例进行分享。他表示,目前城乡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虽然郊区的基础硬件建设完善,但软件应用层面重视程度不到位,学校也没有真正的重视信息化应用。这需要培训部门、教研部门的帮助。同时还需要一批骨干力量来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落实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要转变视角,经常与老师、学生们接触,研发真正满足学校、老师需求,更加适合教育领域应用的产品。

图片13.png
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院长邸磊

瞭望未来,呼唤“互联网+教育”新力量

闭幕式上,在现代教育报副总编辑、纪录片总撰稿罗德宏的主持下,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副台长兼总编辑陈力,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总经理池建新,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董事长杨丹,美国特拉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周林共同启动《育见未来》纪录片点映仪式。

图片14.png
《育见未来》纪录片点映仪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教育创新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有越来越多人成为教育技术创新的受益者。教育技术创新纪录片《育见未来》运用国际化的视野,深度挖掘教育创新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典型故事,让全片成为一个聚合教育界专家、学者,教育从业者、教育创新企业家等精英的影像资料,全景展示和记录中国教育的创新历程和创新成果,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教育,关心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中国的教育创新贡献力量。

 活动最后,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董事长杨丹作总结发言。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魏宝成、互联网教育商会会长张爱志为活动最佳合作伙伴颁奖。未来,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将继续为科技创新企业搭建聚集与发展的平台,不断聚集科技创新要素,提升服务水平,携手更多的教育科技创新企业,续写教育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15.png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董事长杨丹作总结发言

图片16.png
最佳合作伙伴颁奖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