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育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 2019-07-30
收藏
摘要: 要想办好教育,必须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

  近期,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出版·互联高峰论坛”从教育、出版、技术三大领域融合发展切入,邀请相关领域领导、专家从不同视角进行深度研判。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装备分会理事长韩呼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北京网络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增仪,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以及来自一线的学校管理者及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出版领域、技术领域及各类教育服务机构的有影响力的人士和代表,在推动三大领域实现产学研跨界融合的论坛主旨下,共同探讨教育新生态、新问题、新路径,以教育的公益心来带动出版、技术的效益性。在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周报》持续呈现此次论坛的精华内容,以期为读者带来更多思考及实践上的参考。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当前,我国教育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社会公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学前3年教育明年基本实现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已经全面实施,一方面巩固率正在提高,另一方面优质资源正在扩展。高中阶段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并在走多样化和有特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毛入学率今年将超过50%。根据国际通行标准,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跻身世界中上行列。  我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有一个深切体会:要想办好教育,必须先跳出教育看教育。这即是说,发展教育必须先要了解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和大背景,认清发展形势。同理,做好出版事业,也要拓展思路,开阔视野,能够跳出出版来审视出版。下面我主要谈谈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供出版界朋友参考。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四个新趋势:

  第一个趋势体现在教育的主要矛盾正在转化。从过去的教育资源短缺转变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即从过去的“上学难”转变为今天的“上好学难”。社会公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短缺,发展不均衡,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中国教育发展方式从过去的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第二个趋势是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学习者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如何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不同利益群体多元参与的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今年又增加了8个省份,总数已达14个省份。高考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高中和大学的教育理念、评价制度和培养模式带来一系列挑战,势必辐射到教育出版业,对教育相关的书刊、电子出版物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个趋势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加快。知识的传播方式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型,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型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组织者,也使得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领域拓宽,正在为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个趋势是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教育国际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成必然趋势。教师和学生跨国、跨地区流动势头迅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增加,教材、课件、课程等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共享已成为趋势。师生的流动和教学资源的流动必然导致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传播中融合。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借助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来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推进中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拓展。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教育出版领域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打造教育类出版物的品牌效应,形成优良的客户体验和良好的用户黏性,这需要教育界和出版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