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问诊 | 方刚:父亲如何向孩子传递正确财富观?
方刚 | 2019-09-10
收藏
摘要: 金钱是用来让人自由的,而非用来剥夺人的自由的。

  到了一定年龄段,孩子对金钱的作用渐渐有了直观认识,然而多数时候这种认识并不正确。那么,对于家长尤其是父亲而言,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金钱观就成了不可回避的责任。

 专家问诊 

  方刚(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性教育专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会一直和他探讨各种价值观,自然也会涉及财富观。早在他上幼儿园时,我们就曾有过相关讨论。我的观点是:金钱是用来让人自由的,而非用来剥夺人的自由的。

  在我看来,金钱是工具,而非目的。如果我们将金钱作为目的,我们的人生就为它服务,这不值得。但是我们也不能没有它,因为没有它,我们可能不够自由,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无法追求我们的理想。

  如何进行二者之间的权衡?这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体会和尝试。

  遇到需要做出决断的重要事情时,必须全面考虑。如当金钱和理想冲突时,你会选择哪一个?不是必须选择理想,而是可以具体分析:如果暂时放弃理想,并且不影响今后再回归到理想,这时追求金钱则有助于未来更好的发展,而且会让自己很开心,那么就去追求金钱;如果坚守理想,放弃金钱,能让自己达到更高境界,更能令自己身心愉悦,那么就让自己翱翔在冲向理想的云端。我与孩子分享了这种价值观,显然深深地影响了他。

  以前我家的经济并不宽裕,难免有捉襟见肘之时。比如买儿子喜欢的书,我们便不能尽兴。我们会在书店里看好选定,然后回到家,在当当网等购书线上平台上反复比较,选择报价最低的商家下单。这个过程虽然有些麻烦,但是我们还是很快乐。有一年,孩子的姑姑送给他一张500元的购书卡,我们便到书店挑了一手推车的书,幸福无比。

  我们一家都很节俭,这种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比如去超市购物,我们会把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放到一起比较,选择适合自己消费能力的购买。这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他到美国读大学后,我家的经济条件已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他还一直保持着我们当年一起去超市购物“货比三家”的习惯,在美国的超市里也会反复比较商品价格。

  去年,我要送给朋友的孩子一件玩具,忽然想到儿子小时候没有玩过这么高档的东西,便发短信给他:“我也给你买一套吧,补偿一下。”他回信说:“我小时候,你们给我的陪伴已让我足够开心,没有那些玩具我并不觉得缺失。”

  幸福不一定通过物质来获得,这是真的。

 图书“药方”

  国内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常常缺席,只有母亲在陪伴孩子成长。《好爸爸养育好孩子——全参与型父亲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强调了父亲参与家教的重要性: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

  国际上有研究显示:“养家型父亲”与“全参与型父亲”相比,后者的孩子更快乐、健康,学业和人生更优秀。而且,亲子关系也更好。

  即使父亲没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父亲亲自参与家教本身就构成一种优势: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爱,母亲的压力会减轻,父亲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体会到更多的爱。一家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这样家庭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未来的伴侣关系中,如果是男生,会更加尊重女性;如果是女生,也会选择尊重女性的男性。这对社会而言是一个良性促进。

 相关书推荐 

  《财富号历险记》儿童财商教育/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张帆著/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跟老婆一起带孩子》家教指导/适合初为人父者/[英]罗布·肯普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家教理念/适合家长/宁十一著/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