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 | 照我看来,周萍不爱蘩漪,这才是蘩漪最大的悲剧
2020-10-14
收藏

蘩漪是《雷雨》中最有性格的角色。

QQ截图20201014165506.jpg

《雷雨》电影(1984)《上影画报》电影剧照

蘩漪是《雷雨》中最有性格的角色。她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被变态情欲所控制的不幸女人。周朴园与梅侍萍的婚姻失败,造成了周朴园的感情创伤,这个男人的身体里情欲是被压抑的。蘩漪与周朴园结婚不久,生了儿子周冲,舞台上的周冲17岁,由此推测,蘩漪嫁到周家的时间,最短是十八年。《雷雨》舞台提示周朴园55岁,蘩漪35岁,如果去掉十八年,当年就是一个37岁的男人与一个17岁的女孩结婚。

QQ截图20201014165519.jpg

蘩漪与周朴园《雷雨》电视剧(1996)剧照

周朴园已经是一个感情上遍体鳞伤的中年人,虽然周家发生的悲剧已经过去了八、九年,单纯的蘩漪仍然进不了周朴园浑浊的感情世界。我们已经分析过,周朴园第二任妻子几乎是一个空白的影子,而蘩漪延续了那种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如果我们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周朴园把他的力比多热情转移到社会事业,他很快就成为一个企业家、成功人士、社会中坚,他在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克制非常完善。但是在这个克制和完善的背后,是他心里藏着的一部罪恶历史——他曾经背叛了自己的爱情,或者说,他是自己对自己实行一种可怕的惩罚:他失去了爱的能力。

本来,蘩漪很可能重复那个没有名字的小姐的命运:既得不到丈夫的爱,也没有任何地位,她会像一朵枯萎的花,无声无息地死去。

可是偏不!

蘩漪的命运在这个家庭里出现了转机:第一,她生了一个天使一样的儿子周冲;第二,她的身边出现了周萍。

QQ截图20201014165548.jpg

蘩漪与周萍《雷雨》电视剧(1996)剧照

周萍是周朴园与梅侍萍所生,二十七年前,周朴园娶新太太的时候,周家把梅侍萍和鲁大海赶出家门,把周萍也送到无锡乡下去生活,直到三年前,周萍已经长成一个24岁的小伙子,才被接回到天津的周家。

我们暂且把舞台上的故事时间定为1921年的夏天,因为鲁大海出生于1895年2月3日,(出生第三天就是除夕),按照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27岁,也就是1921年。那么周萍是三年前回到周家,也就是在1919年。(按照中国的算法,1919年就算第一年,第二年即1920年,第三年就是1921年。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三个年头。)

周萍身上携带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清新气息。由于他的出现,根本上改变了蘩漪的命运,就像蘩漪所说:我已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

这个人,就是周萍。周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儿。他走进周朴园的家,作为长子他是要继承周家的事业。但是周萍与周朴园为代表的专制家庭有着先天仇恨,如果说周家有反封建的因子,周萍就是一个反叛者。所以他会对蘩漪会说出他恨父亲,愿意父亲去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他也干。

这里说的是灭伦而不是乱伦,乱伦在一般使用中是指亲属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而灭伦,是指违反伦常,谋杀尊亲。

我们分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强调,周萍不是因为爱上了蘩漪(乱伦)才愿意父亲去死,而是反过来理解:周萍的无意识里,隐隐约约先有了仇恨父亲、甚至想谋杀父亲的因子。表面上的原因,当然是同情蘩漪的遭遇,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会因为父亲怀念生母、对后母不好而仇恨父亲的,一定是另有原因。

所以说,周萍只是扮演了一个弑父娶母的复仇角色。他先有了对周朴园的仇恨,才有与蘩漪的通奸。这种通奸行为里很少有爱的因素,只是潜意识里的尚不自觉的仇恨。他与蘩漪都因为仇恨周朴园,才阴错阳差走到一起,陷入了一种人不人、鬼不鬼的不伦之恋。

照我看来,周萍不爱蘩漪,这才是蘩漪最大的悲剧。

蘩漪已经是把自己整个身心都给了周萍,把自己未来生活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周萍身上。应该说,蘩漪爱上周萍,也只有在“五四”的时代风气下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五四”时代是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帝国及其意识形态大崩溃的时代,是一个人性欲望自由爆发的时代,是个性解放、个性至上的伟大时代。

我们今天用什么样的语词来赞美“五四”都不会过分,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有魅力的一面。在《雷雨》的故事里,是周萍把“五四”新文化的阳光带进周家,这道阳光吸引了蘩漪,唤醒了蘩漪,让她看到精神自由的希望。所以,她发疯一样爱上了其实并不爱她的周萍。

如果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一个女人既然得不到丈夫的爱,她对丈夫也充满仇恨,那么她完全可以选择离开丈夫。蘩漪一旦与周朴园离婚,她与周萍之间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乱伦关系,也谈不上有什么罪。但是回到民国初期,虽然在多妻制的封建大家庭里,年轻后母与少爷之间发生暧昧关系不是偶然现象,从封建伦理角度来看,当然是犯了乱伦之罪。

正因为周萍其实并不爱蘩漪,他才会在蘩漪烈火一样的爱情面前退缩了,他面对封建伦常的压力感到了害怕;另一方面,周萍的退缩还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在他身上开始退化,我们前面说过,他作为周家的长子,是要来继承周家的事业。

继承者和反叛者这两种身份在周萍身上发生强烈冲突,很显然,在舞台上出现的周萍形象,是继承者的周萍已经战胜了反叛者的周萍,他出场就是一个懦弱、自私的逃兵形象。但是在他的身上,并不是完全没有“五四”新文化的痕迹,他还是有摆脱困境、努力向上的勇气,这就体现在他大胆爱上了年轻、活泼的小丫鬟四凤。

他当然不知道四凤是他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他想要拯救自己,找到一个贫民出身的淳朴的女孩子。他们真心相爱。周萍不顾一切要离开蘩漪,离开这个家庭,当他获知四凤已经怀孕了,他也毫不犹豫要带着四凤一起出走。

但是,周萍的这一抉择对蘩漪的打击非常致命。蘩漪作为一个女人的不幸遭遇,是很值得我们同情的。她早先嫁给了并不爱她的周朴园,现在又爱上了同样不爱她、而且要抛弃她的周萍,所以她愤怒地对周萍说:一个女子,不能受两代的欺侮。

蘩漪是用“欺侮”这个词来形容周家两代人对她的伤害和侮辱。她的一生就这样被牺牲了。

我们特别要注意:周朴园和周萍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力量,周朴园代表了封建专制的旧文化,而周萍是代表了新文化。周萍要走出家庭、爱上四凤、包括大胆说出他不爱蘩漪的心里话,都表现出“五四”一代文化精神上的大无畏。

蘩漪的可怜,就在于她不仅受到旧婚姻旧道德的伤害,也受到周萍为代表的新文化的伤害,新文化把她唤醒了,但又很快地把她抛弃了。这个悲剧,曾经是鲁迅在《伤逝》里所描写过的。鲁迅一针见血地说过,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这就是《雷雨》的复杂之处,也是蘩漪的绝望所在。

如果蘩漪不是这样来拯救自己,那么她就像那个没有名字的小姐一样,最终是一个空白。如果她要拯救自己,以她一个孤单女子要与整个男性为核心权力的新旧文化对抗,那是必败无疑。就在她走投无路之际,她的性格里滋生出一种可怕的力量,我姑且把它称为恶魔性因素。

恶魔性因素在西方文学传统中是一个经典艺术元素,其内涵比较复杂,我们简单地介绍:它是以恶的力量来反抗既定秩序,在反抗过程中,它会把一切既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全部破坏,最后同归于尽。

《雷雨》那个时代,蘩漪对周萍的爱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也被视为乱伦之罪,她是通过罪的方式使自己获得了生命的意义。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爱很难持久下去,它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得不到道德的允许,也得不到社会舆论的同情理解,所有外部环境都不保护它,只是靠内在的热情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周萍一退缩,她就完全孤立,无路可走。这种情况下,她只能靠一种恶魔般的力量紧紧缠住周萍,使他不能离开自己。

这个恶魔性因素就产生了。

QQ截图20201014165640.jpg

蘩漪《雷雨》电影(1984)

我们看到舞台上的蘩漪一出场就很有心计,虽然有点精神恍惚,但不妨碍她绰绰有余地对付四凤、鲁妈那一批弱势群体。她先把鲁妈千里迢迢找来谈话,为的是赶走四凤;接着又跟踪周萍到鲁家,在雷雨中反锁了窗户,让周萍与四凤的私情公开暴露;再接着她不顾羞耻把儿子周冲也牵扯进来,企图挑起周冲与周萍的冲突;最后她实在拉不住周萍,又把毫不知情的周朴园扯进来,导致了东窗事发。

就在这个巨大冲动当中,她把女人的羞耻、母亲的矜持、妻子的体面等等,——所有笼罩在家庭中的温情脉脉的面纱统统撕得粉碎,结果伤害了几个无辜的孩子:四凤爱周萍是无辜的;周萍想摆脱困境获得新生,也是无可非议;周冲更无辜,一个充满美好理想的孩子,最后都陷进死亡的泥坑。这样,这个家庭就有祸了,像有一个魔鬼躲在蘩漪的身体里指挥着这一切,把这个旧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为什么说,是魔鬼躲在蘩漪的身体里,而不是蘩漪本人就是恶魔性因素呢?

因为从《雷雨》的故事本身来讲,复仇并不是蘩漪的本能和愿望。蘩漪没有想过要毁灭家庭,而恰恰相反,她只是要拉住周萍,继续维持原来那种不人不鬼的家庭生活,她丝毫没有想到要伤害自己的儿子,也没有想要对四凤、鲁妈有所报复。当周朴园终于公布鲁妈是周萍的亲生母亲这个秘密时,蘩漪呆住了,她对周萍说:“ 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

她已经知道后果了,周萍与四凤亲兄妹有了乱伦的关系。这个时候她从被迷魂似的歇斯底里状态中一下子清醒过来,意识到已经闯下大祸。她说“我万没想到”这句话,就把她性格里善良的一面表达出来。

所以说,恶魔性不是蘩漪的本能,也不是她自己所能够掌控的,反过来1,恶魔性因素掌控了蘩漪,使她失去理智,在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中产生了毁灭世界的能量。蘩漪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令人动容,就是因为她所产生的美学效应,不是要令人同情,而是要让人感到震撼,甚至感到人性的恐怖。她就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幸福,像魔鬼一样,一步一步逼着周萍就范,把周萍、四凤、鲁妈等人都逼到绝路上,统统毁灭。我们在蘩漪身上看到了作家对人性的严厉拷问,也是对人性恶的追问:

这种恶是哪里来的?是怎么形成的?这些思考远远比一般的同情、怜悯要深刻得多。


荐 读

QQ截图20201014165719.jpg

本书为陈思和教授最新编年体文集,收录作者近年来所写长短文章,共六十六篇,谐音“碌碌”以为书名,隐射了作者近年来的工作状态和写作成果。内分六辑,依次为“文史杂论”“艺文随谈”“激情回忆”“文学课堂”“语文别解”和“邺架故事”。既有专业性的文艺评论和抒情散文,也有对现代文学史上经典文本和中学语文课文的精讲与细读,还有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深入思考及设想,内容丰富,启人深思,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担当。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