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集大成之作
○秦 雯 | 2021-02-24
收藏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丛书 樊祖荫总编撰/安徽文艺出版社2020年5月版/280.00元

     近期,由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博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樊祖荫领衔编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丛书(五卷本)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该社继《中国徽班》《陆洪非林青黄梅戏剧作全集》《昆曲艺术大典》等书后,最新推出的又一套大型传统音乐艺术图书,引起业内,特别是传统多声部研究领域的广泛研究和深入探讨。在该丛书出版期间,“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热烈召开,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戴嘉枋、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任项阳、中国音乐传播学会副主席张伯瑜等人与会并发表相关学术文章。“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丛书的出版不仅深刻揭示出多声部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夯实了我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基石,为我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建设书写了极为重要的一环,是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三百万字的“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丛书得以顺利出版,得益于樊祖荫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辛勤笔耕。该丛书的出版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丛书的出版从根本上厘清了我国传统音乐中是否存在着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形式,这一长期以来的学术争端问题,有力地驳斥了一些外国音乐研究著作中提出的中国民族音乐是“单声部”的论调。丛书论证了在我国各种不同类型的传统音乐中,不仅具有高度发达的旋律形态,而且存在着多声部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这不仅为我国传统音乐的多声部形态进行了客观、鲜明、有力的“验明正身”,更进一步提升了对我国传统音乐为代表的艺术形式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艺术无国界,艺术更无贵贱。不同于西方音乐中对多声部形态的有意加工而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我国传统音乐虽然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演进中,其多声部一直存在,但缺少音乐家的专业整理,而多为自发的形态。针对这一缺失,丛书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各种形态的多声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整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研究性工作,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多声部音乐形态夯实了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丛书不啻为“近年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成果”(戴嘉枋评价)。

  其次,丛书的出版是对我国传统音乐多种形态的多声部研究的一次巡礼。丛书共五卷,除了第一卷为总论,对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进行提纲挈领的论述,从宏观视角展示传统音乐的多声部研究之外,其他四卷分别从多声部民歌、器乐与歌舞乐中的多声部音乐、戏曲中的多声部音乐和说唱中的多声部音乐,这四种形态加以分门别类的论述。这四种形态涵盖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出我国传统音乐多声部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同时,这种按照不同音乐形态作出的专业论述,也为当下和今后不同研究专业和方向的音乐人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性更强的学术资料。

  其三,丛书的出版打开了我国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对话的窗口,为促进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平等交流架起了一道桥梁,同时也为世界音乐艺术的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点。“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西方音乐构成了一种“互镜式”效应。东方音乐遵循“礼乐”的教化传统,有着高山流水、宁静致远的敦厚气质。而西方古典音乐受宗教影响颇深,曲调大多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具有一种崇高之美。因此,东西方音乐气质的不同之处也必然体现在多声部这一音乐形式中。丛书的另一独特之处即在于在研究中,将我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甚至其背后所体现出的音乐思维特征及其形态,与西方多声部音乐及其音乐思维特征两厢对照,从而促进了中西方音乐艺术的对话、融合、交流和发展。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丛书的出版,体现了出版者致敬传统、重塑经典的初心,为我国传统多声部音乐正本清源,填补了我国传统音乐多声部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缺乏专业学者对传统音乐多形态中的多声部理论,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整体性梳理与研究的空白,为今后我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其他范畴内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此外,更激发了中国音乐研究者的艺术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强化了本土音乐意识。这不仅是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界结出的硕果,更让出版界与有荣焉。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