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错怪的教皇:与纳粹虚与委蛇,秘密策划刺杀希特勒

郑渝川 | 2025-07-14
收藏

1939年3月2日,罗马教廷选出了新一任教皇庇护十二世。新教宗名叫尤金尼奥·帕切利,此前曾长期担任枢机主教。

庇护十二世亲德,对于德国人民和德国文化非常敬仰,但高度厌恶纳粹。希特勒刚刚上台时,上一任教皇庇护十一世赞赏其反共主张,致力与德国达成协定,每年收取德国缴纳的5亿马克,换取对纳粹执掌德国的支持。当时受命与德国谈判的教廷官员就是帕切利。但希特勒在巩固地位后,就抛开了协定,这招致了帕切利的强烈反感,一连几十封抗议让希特勒差点下不来台。

帕切利在出任教皇以前,宣扬种族平等,拒绝反犹主义,还谴责了“对种族和血统的迷信”。受此鼓励,在德国这样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徒根本不搭理希特勒政府发出的孤立犹太人的倡议,而是继续光顾犹太商人的生意。

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教廷,权势已经远远不能与中世纪时期相较。但教皇和教廷在基督教世界仍然享有超然地位,而且教廷利用各地教会也确实维持着诸如严密的谍报网、监听网,频繁地下达监控指令,部署舆论宣传,甚至实施政治暗杀。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教廷就是缩小版的纳粹德国,或者之后的美国,只不过20世纪以来的教廷更多地秉持趋于进步的价值观念。

庇护十二世上任后,发现自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更为直接地实施对纳粹的谴责、声讨、批判,在意大利攻占阿比西尼亚、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教廷的各地分支受到很大冲击,而且纳粹德国已经愈发不再掩饰对于教廷的敌视。纳粹搜捕、关押和镇压犹太人、社会主义者的行动中,常常顺带着清理天主教的神父甚至普通信徒。

而且,按照罗马教廷延续的制度和法律,欧洲各国的教会有权更换世俗王国的领导人,教廷、教会也可以实施对国王的清理。庇护十二世决心要小心运用这方面的权威和权力。在英法美以及苏联领导人意识到希特勒的可怕之前,他已经看清了纳粹恶魔的本质,但是他不能冒着葬送教廷的风险,更不能让纳粹-法西斯统治区的广大教徒面临生死风险,过于明显而直接地与纳粹对抗。这也是为什么二战期间,庇护十二世多次重复了对于种族主义、种族屠杀的不赞同,但几乎没有点名——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如此,纳粹德国的官员却直接对号入座。

1939年9月,庇护十二世惊愕地听闻纳粹入侵波兰。波兰几个世纪以来成为耸立在普鲁士新教和俄罗斯东正教之间的天主教堡垒。在这种情况下,教宗不得不艰难地绕过模糊界限,直接宣布支持波兰流亡政府,谴责纳粹对波兰数百万天主教徒的屠杀,也言及纳粹屠戮犹太人丧失了文明的基本底线。

但这已经是教宗对于纳粹德国最勇敢的公开批评了。这之后一直到1945年,庇护十二世似乎变得更为沉默,这也是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尤其是后来的苏东阵营的学者对之发表批评的缘故。

庇护十二世当然有他的畏惧和担忧,然而他并不是毫无作为,虽然他的作为最终没能成功。他在保持公开沉默的同时,尽可能运用教廷的谍报网和行动人员,不断寻找刺杀希特勒,以更早终结战争和浩劫的机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美国历史作家马克·里布林所著的《间谍教廷:教宗对抗希特勒的秘密战争》一书。这本书相当程度上为庇护十二世正名。书作者通过大量解密档案和一手资料,详细披露了庇护十二世如何在与纳粹虚与委蛇的同时,暗中策划多次策划希特勒的惊天密谋。书中内容也展示了普及历史读物很少提及的20世纪教廷仍能维持间谍网络来实施暗杀、情报传递和秘密行动的具体运作情况。

庇护十二世上任后,就完善了教廷总部的监听装置,使得他的很多后续策划和行动安排被悉数记录。他从教会款项中拨出一部分来支付在纳粹德国内部安插人手,而当波兰等地的大屠杀消息传来后,他一方面致力于通过部署在德国统治区的教士、天主教图书出版商,不断获取希特勒的出行计划、路线和居所地图,还安排自己的人手挑动出身德国传统贵族、信奉天主教的少壮派军官甚至少部分高层将领加入到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中来;另一方面,教宗设法改善了与新教国家美国和英国的关系,结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战时同盟。

《间谍教廷:教宗对抗希特勒的秘密战争》这本书也相当程度上书写了一连串背负和践行了历史道德责任的勇士,包括受命刺探纳粹机密,与纳粹军官甚至党卫军头领结交以窃取情报,并鼓动对方加深对希特勒的厌恶,分化纳粹利益集团的教廷特使,以及诸多下线;还有很多原本拥护希特勒领导实现了德国统一和大国地位,但因为希特勒粗暴实施种族屠杀以及鲁莽对全欧洲开战而认定希特勒在毁灭德国,继而基于道德责任和国家荣誉感而参与到清除希特勒行动中来的德国军政官员。

尽管教宗策划的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大多流产,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施陶芬贝格实施)也仅仅造成希特勒轻伤。但不能说这一切毫无意义。甚至而言,这也驳斥了战后德国以及日本等战争发动国的一些惯常解释——德国和日本在战争后确实分别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战争责任检讨,但更倾向于归结于将战争狂热和参与定义为爱国主义以及群体盲从、平庸之罪。然而,教宗策划的刺杀希特勒行动,在纳粹内部不仅获得了接纳、响应和转化,证明纳粹当时在做的事情,不正义程度是人尽所知的,而且还有很多选择不加入教宗策划行动的纳粹内部人员,尤其是前述的德国传统贵族家庭出身、天主教信仰的军人,对于希特勒的鄙夷甚至严重厌恶也几乎不加掩饰,同时也赞同希特勒清除犹太人的行为纯属歇斯底里。

s35174140

书名:《间谍教廷:教宗对抗希特勒的秘密战争》

作者:(美)马克·里布林

译者:焦静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6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