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研究:发现熟悉又陌生的江南

何少飞 | 2021-05-21
收藏

《江南景观史》安介生、周妮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月版/68.00元

关键词 江南 景观 变迁史

○何少飞

在中国人的视域内,“江南”二字被赋予了最完美的想象:一片被长江沃润的土地,不但被辛勤的汗水滋润,也被一篇篇文章灌溉,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歌咏的胜地,也是最富有想象和意象的地方。时到今日,烟雨濛濛的江南佳丽地,依旧是人们心所向往的地方。但是,真正凝视江南的时候,我们是否留意到,我们在看什么?更进一步,当白居易写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时,当王禹偁写下“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时,我们看到的江南是一样的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安介生、周妮在研究江南时创造性地使用了“景观史”这一观测工具,在传统的景观学说之上,加上时间的坐标,使得我们可以自如地管窥千百年来江南景观的变迁。“景”指地理要素的表层形象,即客观的地理要素,而“观”则是人类等观察主体对“景”的主观描述;对于历史地理学研究而言,“景”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远逝之物,在时间的运转中,我们直接观察“景”已然不现实,而保存在各种文本当中的“观”是我们了解过去“景”的重要工具。因此,景观史的研究,自然而然成为了利用“观”去回溯“景”的过程,在对“景”进行重塑之后,系统性的地理研究可以因此展开。也正因为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见到底何为江南,而江南又从何而来。

与其他著作不同,安介生、周妮创作的《江南景观史》一书最大的特色是“眼中无江南,心中有江南”。江南虽然是类似的水域景观体系,但是正如作者所说,“水域景观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曲折的过程,影响水域景观构建的社会和自然背景极其复杂”,要想研究江南,必须先“舍弃”江南。因此,除了前几篇总论概述性文章外,当深入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作者独具匠心地将江南分割为具体单位,打破“江南”这一笼统概念,而代之以具体的、客观的文化单位。从扬州到南京,从嘉兴到杭州,几片典型区域的不同景观变迁,揭示了江南景观演化的具体过程。作者采用了最巧妙的处理方式,我们虽只看见南京、杭州、苏州等,但是当我们读完该书,掩卷长思的时候,才惊叹:原来这就是江南,这就是江南的景观。

最后一点,在于对江南景观演变的反思,这就是作者着重强调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塑造了今日的景观,也有能力去塑造明日的景观。因此,对景观动力机制的研究,不单单是对景观脉络的重新梳理,更是对景观的动态解读。没有完全静止的景观,任何景观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理解、分析这种变化,人如何驱动地,如何改造地,景观就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所以景观演变动力机制也是人地关系转变的驱动力。类型学、功能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推手。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是人类和自然打交道的基本手段。景观,或者说景观所代表的自然只有一份,人类却有不同的利益群体,景观的演变因此受到多方力量的制衡,景观最终所展现的形态,事实上就是利益群体的素描,他们将景观改造为适合自己的模样,城市这片景观的收获者,也从另一个角度成为景观演变的动力源。在这种意义上,没有一片土地是多余的,没有一个景观是不受人为影响的。我们目之所及的江南,就是多方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