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生意经: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业故事

○赵青新(书评人) | 2017-03-08
收藏
摘要: 《与全世界做生意》一书敏锐、准确地嵌入了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当代中国一部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学影像。


   《与全世界做生意》《与全世界做生意》栏目组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年1月版/49.80元


  做生意,要讲门道。《与全世界做生意》,看上去,似乎有很多门道。

  张华荣,东莞女鞋厂商。他说:“生意就是要有生机”。他从江西南昌来到东莞办厂,又在埃塞俄比亚办工厂,一切都是为了商机。陈仕梅,浏阳烟花厂商。她说,这是“世上最难的生意”,危险、肮脏、监控严格,年轻人都不愿干了,但她还是要做下去的。汪建,华大基因库创业者。他期望成为生命时代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和先行者。夏新瑞,海外工程建设从业者。他的工作总是面临政治风险、环保要求、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朱定定,网商。她说:“沟通交流的诚信与获得信任非常重要。”张力刚,演出市场经营者。他说:“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一种社会思潮。”……

  《与全世界做生意》原本是CCTV在2015年拍摄的纪录片。用30多部“生意经”,从各个领域、方方面面讲述全球化的当下,正在发生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业故事。足迹遍布亚、非、欧、北美、南美和南极六大洲,在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蒙古、缅甸、卡塔尔、印尼、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进行纪实跟踪拍摄和采访。

  纪录片要求尽力做到真实还原。真实并不是全盘照搬,切入的视角、跟踪的人物、选择的场景、细节的抓取,以至于后期的处理、剪辑的取舍和音乐的配置等,都非常重要。“匠人匠心,如出一辙”,这8个字,取自编导对手艺人的赞颂,笔者借以致敬摄制组的杰出工作,它很贴切。如果说以上是硬件技术的保障,文化产品与其他生意之不同,还在于它要有内涵,必须传达一种人文理念。

  作为纪录片的脚本,书籍比影片更饱满之处,可以补充故事背景、人物追访、拍摄花絮,每集附加的编导随笔尤其好,篇篇都动人。有一集讲述边境贸易、佛雕、玉工和裁缝。编导说最令人纠结的是材料的取舍。“那些被舍去的,却并没有在记忆中沉没。时光推移,总有一些人、一些片段,难以忘怀。”文字较之影像更出色,做到了以文辞撩人,以经历扣人,以情感动人,抵达灵魂深处。

  做生意,谁在做?镜头所向,不是大企业,不是大名人,而是小有所成、奋斗不息的平凡人。站在巅峰或许拥有更广阔的领域,可惜仰之弥高,唯有那些半山腰攀登的才是同路人,每一个脚印里都填满了他的也是我们的故事。与全世界做生意?怎么做?身处一个“无国界的世界”,就像费根鲍姆阐述的混沌理论,每一个变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生意的时机总是那么稍纵即逝。生意总在路上,人人都在奔跑。

  为什么要追逐财富?金钱是否意味着好的生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生意?吴秀娟催促家人,“快点吃”“抓紧时间”,然后赶到国际商贸城,拉开卷闸门,开始一天的生意。“每一个清晨都是相似的”。对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人们来说,订单、生产、发货,紧张、很紧张、越来越紧张。全家人分散在店铺、工厂和贸易会等各处,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 昆明鲜花拍卖市场比义乌速度更快,“5秒钟完成一次交易,5小时交易1万笔”。做鲜花生意的人们,必须承受这种难以想象的负荷,紧接着还要打包运送赶赴机场发往各地城市,当它们光鲜亮丽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之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捧鲜花的来之不易。

  每做成一笔生意当然可喜,可以循环带动更多的生意,带来物质生活的改善,带来精神上的成就感。可是,一路被快节奏的生意裹挟着,他们的感受不尽然是单纯的快乐,更多了丝丝缕缕悲欣交集。这部作品,最好的地方就是它的温度感。这可能是文化产品乃至所有生意最重要的门道。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