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原创少儿科普“生命树”丛书《飞羽之美》首发 以中国视角重构鸟类科普新生态
肖颖 | 2025-11-12
收藏

wps_doc_0.png

近日,译林出版社童书子品牌“小译林”推出名家原创少儿科普“生命树”丛书。丛书致力于打造“儿童读来不觉深,成人读来不觉浅”优质科普内容,邀请科研一线专家执笔,聚焦科学性、前沿性、趣味性与在地性的融合,力求让科普既有学术深度,又有人文温度。“生命树”丛书首部作品《飞羽之美:100个问题带你走进神奇的鸟类世界》在第十八届中国鸟类学大会亮相后,迅速引发学界与读者热议。作为国内首部系统全面的本土化鸟类入门科普书,该书填补了同类书籍的市场空白,为不同年龄段读者搭建起通往鸟类世界的桥梁,也标志着“生命树”丛书的初心落地。

作为“生命树”丛书的开篇之作,《飞羽之美》直击当下国内市场上鸟类科普书的痛点:国内鸟类科普书籍多为图鉴类工具书或引进版译作,本土原创的系统入门读物长期缺位;专业书籍晦涩难懂,引进作品案例脱离中国读者生活,零散的普及类内容难以满足大众对系统知识的需求。

wps_doc_1.jpg

《飞羽之美》作者、鸟类学博士、浙江省博物馆原馆长陈水华深耕鸟类生态学研究数十年,兼具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科普经验,其编写的内容既涵盖鸟类学核心知识,又精准捕捉读者好奇心。全书以100个核心问题为线索,分为演化、形态、栖息、行为、繁殖、迁徙、天赋、文化、保护、奇异10大篇章,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鸟类是活着的恐龙吗”“羽毛为什么绚丽多彩”等基础认知,到“鸟巢是鸟类的家吗”“迁徙时如何导航”等趣味探究,再到“‘松鹤延年’错在哪里”“如何正确救助掉巢幼鸟”等文化解读与实践指导,全面覆盖鸟类的科学知识、自然常识、历史文化与奇趣现象。书中融入大量前沿研究成果,如中华龙鸟等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鸟类DNA分类技术的应用等,让读者同步了解鸟类学的最新进展。

本土化表达是该书的鲜明特色。不同于引进版科普书多用外国鸟类案例的局限,《飞羽之美》始终立足“中国视角”,精选中华凤头燕鸥、蓝冠噪鹛、白尾地鸦等中国特有鸟种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浙江韭山列岛、江西婺源、新疆沙漠等本土栖息地的生态特征,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神奇鸟类就在身边”。这种在地化叙事不仅增强了知识的亲切感与实用性,更通过展现中国丰富的鸟类资源,唤醒读者的本土生态保护意识,让读者直观认识到栖息地保护对物种存续的重要意义。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让该书更具吸引力。艺术学博士、博物画家裘梦云绘制的百余幅全彩插画,精准还原了鸟类的形态特征、行为状态与栖息环境。从啄木鸟啄木时的动态瞬间,到鸳鸯戏水的唯美场景,再到信天翁翱翔的壮阔画面,每一幅插画都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感染力,既辅助读者理解文字内容,又以视觉美感激发对鸟类的喜爱之情。裘梦云的专业功底确保了插画的准确性,而艺术审美则让科普变得赏心悦目。

wps_doc_2.jpg

在图书设计上,《飞羽之美》由大奖设计师操刀,充分体现“服务阅读”的核心思路。每“问”独立成节,每“篇”独立成章,不同篇章以专属主题色和标题页区分,图文排布疏密有致,既方便读者碎片化阅读,也适合系统学习与收藏,适配儿童、青少年、鸟类爱好者及普通读者等不同群体的需求。

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作者陈水华将携该书开展“走近鸟类,走进自然”主题科普讲座,通过现场互动、案例解析等形式,让更多读者感受鸟类世界的魅力。“生命树”丛书也将持续发力,后续将邀约各领域科研专家,推出涵盖动植物、天文地理、前沿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科普作品,为推动中国原创科普事业发展、传播科学精神注入持久动力。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