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分享会举行
2024-03-12
收藏

3月10日,“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独属中国女性的命题与叙事——《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作者分享会”在徐家汇书院举行。活动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与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主办,特邀《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作者、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浙江省国际文博交流中心主任蔡琴为主讲嘉宾。

浙江省博物馆自2020年起推出“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系列主题展览,包括云展览、线下实体展、沉浸式数字展等,打造出立体的展览品牌形象。

其中,2022年“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览精选浙博馆藏的古代女性图像画作,同时配套展示相关的古代女性饰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实物,以及当代女艺术家的作品,形象生动、多元立体地呈现出古代女性的世界。

作为策展人的蔡琴在展览的基础上编著《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一书,书写古代女子群像,再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图景与审美志趣,展现她们的个性魅力与卓越才华。

分享会上,蔡琴回顾了她对于古代女性图像的研究经历、写作心得、策展思考,与读者一起走进古代女性的艺术世界。从“形象”“妆容”“空间”“技能”“创作”五个面向分析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探讨中国古代女性艺术及她们的真实生活。而今人观看古代女性图像,为的不仅是了解古代女子所处世界,更是映照当代社会,借鉴、反思当代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与突围之道。蔡琴这样总结她在“丽人行”展览策划与《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一书写作过程中的思索:

“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呈现,隐含着一种对古代女性既定观看程式的颠覆,丽人行所展示的美人之美,是在对‘看与被看’的破而后立中剥离出的永恒的女性之美。同时,这也是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境遇下所磨砺出的独特的美,在西方女性主义开辟的现代语境之中,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相似之处,融入世界性的讨论,但由中国古代到中国当代,我们始终有着独属于中国女性的命题与叙事。因此,丽人行的呈现也是一种向外探索,向内探求。”

“吟唱古代女性的丽人行,续写当代女性的丽人行”,是蔡琴在策展与写作中国女性故事时始终如一的愿景。

此次分享会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古代女性的契机。正如蔡琴女士所言,观看古代女性图像不仅是为了了解古代女子所处的世界,更是为了映照当代社会、借鉴和反思当代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与突围之道。在这个意义上,《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引领我们走进古代女性艺术世界、探索当代女性发展道路的灯塔。

古代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女子梳妆,是“为悦己者容”还是“照镜自省”?从深居闺房到走出院墙,如何解读古代女性的生活空间?素手女红、相夫教子、琴棋书画,古代女子为何“十项全能”?闺阁、青楼与“社交场”,如何看待古代女性的艺术创作?《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是一本以问号构成的书。透过这些问题,从图像出发,作者一步步构筑出古代女子群像和她们生活的世界。

书中收录大量古代女子相关的绘画作品与文物,让这本书不仅可“读”,更可“赏”。约500幅插图,不仅有绘画作品,也有日用器物,立体呈现出一部古代女性艺术与生活之书。从衣食住行的闺中日常、到琴棋书画的才女风流,皆入于书中。书中同时还收录了孙机、扬之水、白谦慎、巫鸿、孟晖、冯幼衡等学者的专题文章,从不同视角观察解读女性艺术。

女性的身份让蔡琴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天然地带着性别视角的思考。面对这许许多多的画中人、闺中影,蔡琴有意做一位“卷帘人、推门人”,不仅是为图像中的古代女性,也是为今人——“在寻找自我,了解自我,对话自我之后,也许每一位读者都能像书中不同时代的女性那样,开启一扇扇门,成为持续发光的、有力量的群体的一分子,永远‘行’在路上。”蔡琴这样总结本书写作的初衷。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白谦慎认为,《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是一本精美的描绘古代女性的艺术读本,依托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系列热展打造而成。此书收录了近五百幅女性图像与相关文物,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图景。丰富多彩的图像和专家的解读,在展现古代女性的生活美学和价值观,她们的多样性和魅力的同时,也将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对艺术爱好者、古代文化研究者、普通读者来说,此书都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女性形象和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值得阅读与收藏。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