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伴读,让孩子们乘着阅读的翅膀飞翔——四川“乡村阅读课”开课
2024-04-22
收藏

202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大石桥村举办了“乡村阅读第一课”活动,来自飞龙小学的30余名当地留守儿童,聆听了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的阅读成长心得。

图片45.png

李姗姗回忆说,自己也是山村里长大,父母外出打工了,经常会觉得孤独,9岁的时候,她替村里不识字的老人写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就有了成为作家的梦想,当时条件不允许,除了课本以外就没有其他读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把家里塞米缸用的报纸、药品说明书、垫床的废杂志翻来看,对阅读充满了渴望,也养成了“随手拿起就读”的习惯。

图片46.png

“和孩子们分享阅读成长心得是可以心意相通,就是通过文字的表达产生更多的共情和共鸣。”在50分钟的阅读课里,李姗姗还分享了写作技巧,从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三个方面带着现场的同学们即兴学习创作,比如武胜当地盛产的柑橘,她和同学一起创作出一段文字:一个橘子会开两次花,一次在树上,另一次在手心,剥开的橘子是一朵盛开的花,一次很香,另一次很甜。

“我觉得乡村的孩子,他们生活在这么美丽的鸟语花香的这个世界里面,其实他们从小就获得了这种大自然的美育,在这种环境当中长大,那我们再通过文化,通过文字来给他们的精神世界,给他们进行一种阅读的熏陶。我觉得他们这是在自然和文学的双重的熏陶下长大,对他们的身心的发育是非常有益的。”李姗姗表示,当她知道有这样一个乡村伴读活动时,她马上就答应了下来,因为和乡村孩子分享这些内容,会让她感受到阅读的力量更加深远。

图片47.png

据了解,此次作家阅读分享讲座是“乡村阅读课”系列全民阅读文化服务活动特别推出的“乡村阅读第一课”,由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指导下发起的以“乡村伴读”为主题的公益活动,该活动包括“乡村伴读·星火计划”乡村阅读指导师专业成长孵化和“乡村伴读·浙川友爱微光计划”大学生乡村阅读志愿服务两个子项目,旨在通过鼓励乡镇学校的教师和省内高校大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为当地学生提供阅读指导陪伴。

本次“乡村阅读第一课”上,来自飞龙小学的陈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中国神话传说》阅读课,她通过“让学生读、让学生谈感想、补充知识点”的形式分享了书中的“愚公移山”故事。“这本书故事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可以帮助孩子们追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源头,令我们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陈娟激励孩子们读书给家里老人听,这既可以增强亲子陪伴,也激发孩子的成就感,有些孩子不爱阅读大多都是无人教导,尤其是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家里老人既没办法教他们阅读,甚至不能陪伴阅读。“很高兴能参与乡村伴读·星火计划,一方面能够将村的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学生的第二课堂,带着村上的孩子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能够得到专家的指导,以及与更多老师交流阅读教学的机会。”

图片48.png

来自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黄甜,作为“乡村伴读·微光计划”的第一批志愿者,也来到大石桥村参与了此次“乡村阅读第一课”,陪伴孩子共读了名著《童年》部分段落,并通过“散步阅读”形式结合乡村生活来感受书中人物心理。“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那个时候课余可以阅读的书很少,但我记得当时我最喜欢看童话书,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通过志愿服务来引领乡村孩子们进行阅读、感受阅读。”

“乡村阅读课”活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说,该活动将通过项目化建设、品牌化管理和社会化运营的方式,利用全省各地的乡村阅读文化阵地,组织第一批的300名乡镇学校教师、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两个项目,同时,也将推出一批“优秀乡村阅读指导师”“优秀乡村阅读课”“优秀乡村阅读推广人”,打造可持续、可复制、有特色的“乡村阅读课”,完成具有系统性、典型性和可传播性的乡村阅读活动,提升为民惠农教育成效,让巴山蜀水充满氤氲书香,营造出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供稿人:穆宏志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