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四大名著可以这样读”:从生活空间透视四大名著
四又 | 2024-09-29
收藏

9月28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文新受邀做客武汉书展名家讲坛,为市民读者带来题为“四大名著可以这样读”的讲座。

图片1.png

四大名著是中国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四部古典小说,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要“解得其中味”并非易事。陈文新从生活空间和行为主体角度对四大名著进行了解读。讲座伊始,陈文新通过几个生活化的例子,向大家引入了“生活空间”和“行为主体”的概念: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出入于不同的生活空间,学校、单位、住所等。每一个生活空间中,都有各自的行为主体。在不同的生活空间里边,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这也显示了生活空间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片2.png

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对应关系也是存在的。《三国演义》所写的生活空间,主要有两个:一是朝廷,一是战场。朝廷和战场,这样的生活空间,决定了它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有谋略的人,一类是勇武的人。说到《水浒传》,陈文新教授认为,这部小说的生活空间是江湖。《水浒传》在明代末年还有另外一个书名——《江湖豪客传》。“江湖”这两个字,把《水浒传》的生活空间明确地点出来了。在这个空间里,活跃着的是一群闯荡江湖的豪侠。关于《西游记》的生活空间,陈文新表示,这较难界定,可用“人在旅途”概括。《红楼梦》较其他三本书更为复杂,其主要生活空间是贾府,对外可以扩展到贾府之外的社会,对内还包括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大观园。

陈文新指出,对四大名著中生活空间和行为主体的考察,不仅是了解艺术的一种方式,也是体悟生活的一种途径,能够不断指导我们提升自我,进而更好地生活。

供稿人:王双双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