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基金会诗歌发展专项基金成立 “中华物语”系列图书发布
穆宏志 | 2025-04-20
收藏

由韬奋基金会诗歌发展专项基金主办的“韬奋基金会诗歌发展专项基金成立大会暨‘中华物语’系列图书新闻发布会”,4月1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以“凝文化之力,启传承新程”为主题,汇聚文化界、出版界、学术界等领域百位嘉宾,共同见证诗歌发展专项基金的成立与自然主题有声书的首发。

活动亮点纷呈,诗歌与自然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韬奋基金会诗歌发展专项基金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诗歌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启新篇章。该专项基金属公益性文化项目,旨在激发全民诗歌创作热情,鼓励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推动诗歌与环保、科技等时代议题结合。同期发布的“中华物语”系列有声读物《花间物语》《花鸟物语》等5部作品,以诗歌描绘自然之美,传递生态保护理念,创新采用有声书形式,契合智能时代阅读习惯,为传统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嘉宾共话诗歌使命,多维视角诠释文化价值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在致辞中表示,诗歌发展专项基金将通过主题创作、跨界融合等方式,推动诗歌走进大众生活,助力标准国语推广与文化自信建设。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肯定“中华物语”的创新意义,期待其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义虎认为,诗歌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中华物语”系列通过自然主题与诗歌结合,既展现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也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新窗口。

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汪家明结合出版实践,强调诗歌与视觉艺术的交融,通过融媒体的方式,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与文字之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庆群聚焦诗歌的社会功能,呼吁通过诗歌记录时代精神,凝聚社会力量。

公益属性与未来规划

活动不仅宣告了韬奋基金会诗歌发展专项基金的正式启航,更以“中华物语”系列为起点,探索诗歌在新时代的多元表达与社会责任。

未来,韬奋基金会专项基金计划组织诗歌朗诵、创作培训等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传播诗歌文化,通过诗歌与自然、传统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诗歌创新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以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走向大众。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