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制胜秘诀很简单——读《家庭投资笔记》有感
翟永存 | 2022-02-11
收藏

拿到刘东岳著的《家庭投资笔记》,正值2022年1月末,A股连续大跌,短短一个月内,上证综指在跌了8%,深成指跌了10%,而创业板跌了14%。而长期风平浪静的美股在2022年开年第一月,也是狂风暴雨,纳指100跌了15%,标普500跌了10%,科技股基金如富兰克林跌了30%!看着自己股票账户内的资产在短短一个月内缩水了那么多,虽是一遍遍地告诫自己不要慌,要淡定淡定,但仍是寝食难安。唉,面对大跌,恐惶是人性,而人性是无法挑战的!正是在这段焦虑的日子,收到了刘东岳寄来他的新著《家庭投资笔记》,才读了两三章,心情立刻从狂风骤雨里走出来,驶回了风平浪静的港湾。毫无疑问,这本书是散户投资的必读书,不仅告诉你如何在股市获得正收益,还能有效地治疗恐慌。

微信图片_20220211214756.jpg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在给读者讲本书是如何似一剂良药治疗了我的焦虑、恐慌,以及我从本书学到了那些可以实操的投资策略之前,先来介绍一下作者。

刘东岳八十年代末生人,中学时便留学英国,毕业于世界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之后长期从事证券工作,现任香港某著名中资证券公司股权投资部总监。我与他的父母是好友,所以常打电话向东岳请教如何选股,每一次聊天,让我惊讶佩服的不仅是他缜密的逻辑思维、雄辩滔滔的好口才,更是他对证券的深切热爱,一聊股市便兴致勃勃,那充满热情、朝气、喜悦的声音,让我知道这位青年才俊是如何挚爱着投资事业。《论语》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如此深爱一份工作,当然一定能做好!

东岳自中学时便喜欢写作,这一本书正是记录了他帮父母在股市投资的所感所想。文字生动活泼,通俗好懂,考虑到大部分财经专家和基金经理“不说人话”、有话不好好说,专以高深玄妙糊弄散户,这本书是非常适合普通投资者一读的好书。

言归正传。先说说本书是如何让我恐慌、焦虑的心安静下来的。

股市犹如过山车,不想受颠波不要上车

投资股市赚取高收益是有代价的,那就是要忍受浮亏。换句话说股市挣钱没那么容易,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便是承受波动的风险。想想菜市场摆摊的小商小贩,风里来雨里去,赚钱是何等辛苦,股市里赚钱就该天上掉馅饼,一点代价也不付吗?

本书以美国标普500指数为例,让人看清权益类资产波动之剧烈简直惊心动魄。标普500是把美国最大的500家上市公司打包到一起一个指数,相当于中国股市的沪深300指数,是最成熟最权威的指数。标普500指数1997至2000年,翻倍;2000年至2002年,腰斩;2002年至2007年,翻倍;2007年至2009年,腰斩;2009年至2020年翻了3倍。这个指数是500只美国最大的股票打包到一起的指数,波动尚且如此剧烈,如果看个股,波动会更大。

随便选一只蓝筹股,例如腾讯控股,然后看看这只蓝筹股在过去52周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一般都会有50%以上的差价。随便选一天,比如2021年3月16日,香港股市中,腾讯控股在过去52周中,最高价是775港币,最低是325,相差几乎一倍;中国平安最高价是103港币,最低是69,相差为40%左右。

读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浮亏20%,本是投资股市的家常便饭,就像人生在世,酸甜苦辣皆尝,悲欢离合常有;就如月有阴晴圆缺,都是再正常不过了。心突然静下来了。

进入波涛汹涌的股市中时,亲爱的读者,你一定要问自己,我这艘小船能承受多大的颠波,能承受多大的浮亏?10%还是20%?注意,这是浮亏,如同浮赢不是真获利一样,浮亏不是真的亏损,只是账面上的亏损,但是如果你不能忍受浮亏,心态崩了,选择割肉离场,那么浮亏便真的成了实际上的亏损!

时间是制胜法定,长期持有,浮亏必然成盈利

好吧,既然投资,就活该承受波动的风险,浮亏浮盈都寻常,我接受。且我也知就像一个月前,我的帐户已有的10%浮盈并非真盈利一样,现在20%的浮亏不说是虚幻的,但也不是实际亏损。只是,这浮亏会不会永远回不了本,最后变成了真正的亏损?

作者在书中以最权威的统计告诉我们,只要长期持有,浮亏一定能变成浮盈,且一定收益不低!当然前提是你不要买垃圾公司的股票,一般来说,买了好公司或者买了指数基金、主动管理的基金(相信如我一样的小散,大部分都是买基金而不敢买个股)。

作者说:“权益类资产,收益高,波动大,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长期投资。因为投资时间越长,波动性越不重要。股权类长期高收益的特性就体现出来了,长期投资可让股权类资产扬长避短,发挥威力。”书中有万德统计的一个表——2005年至2018年,任何一个时间进入A股,不同的持有时间,以及亏损的概率。如果投资时间只有一周,盈亏基本55开,平均收益为0;如果投资期限为1年,盈亏64开,平均收益为6%;如果投资期限为5年,盈亏比率为6:1,平均收益为66%;如果投资期限为10年,必然盈利,并且平均收益率为250%!

即使买基金不幸买在了2015年最高点,但苦雨终风也解晴——据统计在2015年最高点买入基金的基民,现在(2022年1月)也全都是正收益,且有的基金收益不菲!

相同的现象也出现于美股。西格尔教授在《股市长线法宝》中统计了美国1802年至2012年的回报率和回报概率,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持有的时间越短,股市的波动性越明显,基本与赌博没区别;持有的时间越长,股市的长期高收益就体现出来了,波动性反而不重要了。因为波动主要体现在短期波动,既有可能向上,也要可能向下,持有的时间久了,向上和向下的波动基本互相抵消。长期看来,只要国家的基本面不出问题,任何股市的特点都是伴随着波动逐步向上走的。”

所有的股市长期看来都是波动向上的。纳斯达克从起始的1000点升到了现在的13000点,恒生从起始的10点升至现在的23500点。也许有读者说,中国的上证指数为何在2015年创新高6124点后,至今6年多过去,仍在3400点徘徊?上证综指没有包括占上市公司三分之一的深市上市公司,诸如美的、万科等等牛股,实际上它不能反映A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极其失真的指数,而真正能反映中国股市的是沪深300指数,它是沪深最大的300家公司打包在一起的指数。绕是A股备受诟病,行情大多数年头极差,但沪深300还是从起始的1000点一直升到了现在的4560多点,平均年化收益超过10%!

所以,投资股市获得收益,最能起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长期持有,才是获胜的法宝。进入股市最忌讳期望一夜暴富,事实上很多期望一夜暴富的人经常把自己弄得一夜暴穷。

除了权威统计的数字说明了“时间是股市投资获胜的最大秘诀”,下面这个故事也能说明,投资股市,收益最高的便是那些长期持有的投资者!

著名的美国富达基金对自己的客户数据做过一个分析,想看看哪些用户是投资表现最好的,结果发现是这三类人:客户死了,但是富达不知情,家人也不知他的基金账户;客户死了,潜在继承人持续打官司争夺财产,导致账户被司法冻结;客户忘了自己有账户,长期一直没有登录。

我读到这里,心里彻底释然了。我不是投资个股,我买的是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基金,所以即使买在了高点上,那也只是高位“站岗”的时间长一些,终有一天浮亏会成浮赢。而我这样的小散,缺少的是资金,最不缺少的是时间,那就耐心等吧。既然笃定地知道浮亏终究会回本甚至变成浮盈的,心里也就彻底不害怕了。

     因为长期持有才能有正收益,所以在浮亏时,我应该问一下自己,刚入市半年,亏损很正常;当初投资时,想好了是五年为期,那么最终是亏是赢,五年头上才见分晓,现在离终点还有四年多,眼下赢也是浮赢,亏也是浮亏;浮赢是白欢喜,浮亏也是白悲伤;且不管它,五年后,出水再看两腿泥!

普通投资者该买啥

作者在书中反复地告诫读者:第一,因为股市波动大,长期持有才能有收益,所以投资股市的钱,最好是三年、五年内不用的闲钱,三年内用到的钱,千万不要买投票。第二,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不是个股,而是指数基金,再没有比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或者标普500指数基金更安全的投资策略了。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普通投资者,每个月拿出一定资金购买大盘指数基金(ETF),此是最佳投资策略。很多ETF不是大盘ETF,如医药ETF、消费ETF。一句话,在中国只买沪深300指数,在美国,只买标普500指数。

在美国这种以机构投资为主的市场,大部分主动管理基金跑不赢大盘指数基金;也许在散户众多的A股市场,主动管理基金有的比指数基金收益高,但是面对上万只基金,如何挑选?皮特林奇说:“人们在选择优秀的基金、优秀的基金经理上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时间和精力都被浪费了。除非非常幸运地选中了极少数的能够跑赢大盘的基金。与其向飞镖盘投飞镖,不如直接买下整个飞镖盘。”

所以,小散如我们,投资了还想睡个踏实,那就买沪深300指数基金或标普500指数基金,买这些能让我们安心的资产,它们再大跌甚至腰斩你也能淡定,因为你知道,只要长期持有,一定会有正收益。千万别去买个股,买个股容易踩雷。

1%的交易时间,决定了95%的收益,所以不要频繁交易

作者在书中写道:美国财富管理机构,白金汉战略财富的研究总监,有一篇论文中提出一个有趣的结论:8%的交易月,贡献了100%的收益。美国股市(标普500)1927年至2018年,年化收益为10.1%,这期间一共有1104个月(92年),如果我们拿掉回报率最高的92个月,美国股市的收益率在其余的1012个月,回报率为0。

作者写道:“笔者很好奇这个规律在中国股市也存在,于是从万德调出了沪深300指数从2005年1月4日到2020年12月31日的所有日的回报,这期间一共有3987个交易日,总回报为530%。笔者先删去了回报率最高的1%交易日(共计39天),沪深300的回报率从530%变成了60%,换句话说,89%的回报没有了。然后笔者又删除了回报率最高的8%交易日(共计312天),沪深300的回报率变成了0.02%,几乎归零了。”

读者诸君,不知道你读了如何想,我是觉得,显然我不是专家也不是神仙,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这8%的交易日是哪些天,那么为了获得收益,还是不要波段操作,老老实实地留在市场里吧。一旦坚定地要长期持有,不用煞费苦心地频繁地买进卖出,也就不焦虑了。

作者还告诉我们,证券组合要遵循四原则:不融资,不做空,不满仓,不空仓。只要不空仓,在股市疯狂上涨时可以卖出股票(2007年、2015年上半年);只要不满仓,留一些现金和债券,在股市疯狂下跌时可以买入股票。投资大师巴菲特还不敢满仓,还常常留有足够的现金,小散如果满仓,显然算是无知者无畏。

我从本书中学到了颇具实操性的策略。而且因为最近股市持续地下跌,看着满屏幕的绿色指数,脸也不免又绿了。每当这时,再去读本书的前几章,每一次阅读都如一剂良药一样让我迅速镇定下来。

遇到本书是我的幸运,相信也是每一位读者的幸运。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