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评价实证分析
王晶锋 | 2016-05-20
收藏
摘要: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为例,从馆藏政策、数量、质量和成本效益等四个方面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馆藏纸质文献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基层公共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建设的建议。

■王晶锋(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

  关键词

  基层公共图书馆 服务体系

  馆藏图书评价 实证分析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为例,从馆藏政策、数量、质量和成本效益等四个方面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馆藏纸质文献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基层公共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建设的建议。

  馆藏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的重要基础和资源保障。评价馆藏文献资源,将促进提升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水平,为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资源保障。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县区级及以下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分布最广泛、最接近基层读者,是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社会效益的骨干力量。

  宝安区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实行“全区统筹、图书统采统编、电子资源全区共享”的建设模式,该建设模式有利于形成“规模经营”,提高馆藏文献成本效益,但从馆藏文献数量与结构来分析,仍需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总体规划。整体上来看,宝安区公共图书馆纸本文献馆藏结构基本科学和合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三级公共图书馆各学科占比基本趋同、个别类别的馆藏占比与馆藏外借不匹配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优化馆藏纸本文献结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转变观念,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分析全市公共图书馆纸本文献建设。在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建设应与数据挖掘分析紧紧结合在一起,各馆应定期对纸本文献馆藏结构、文献流通情况、成本效益等各类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文献采访及入藏策略。二是坚持浮动复本原则。按照图书阅读对象比例及学科文献利用率,对不同学科和不同类型的文献采取不同的复本采购原则,对于藏书量较大、借阅率较低的图书,应适应减少和降低图书的采购计划,将复本控制在1~2册。重复出版的图书,应以借阅率为根据选择采购,并且有选择性剔除馆藏中根本“无人问津”即零借阅的图书。对于借阅率比较高,读者阅读范围较广的图书,可适当调整采购的复本量。

  基层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承担着服务基层读者的重要任务。街道、社区图书馆的纸本文献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服务读者的满意度。宝安区有7个直属分馆、5个街道馆、30个社区阅读中心,共42家基层图书馆加入了全市统一平台。2015年宝安区实行社区阅读中心新增馆藏分配与各馆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对于开放不正常、图书流通率不高的社区阅读中心,采取减少图书馆配送频次和全年配送新书数量的做法,基层分馆馆藏流通率明显好转。此外,定期进行基层图书馆纸本文献的馆藏结构分析也十分必要。基层图书馆地处社区、工业区等居民工作生活较多集中的区域,但是各区域的人口结构、区域经济等有所不同,因此,在新增基层图书馆馆藏图书时,除考虑基层图书馆进馆人次、办证量、图书外借量等整体绩效指标外,还应定期对各学科馆藏图书占比与流通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读者需求及时调整新增图书品种及数量,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提高基层图书馆馆藏图书利用率。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