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非裔拉美人的困惑:摆脱了奴隶制,却依然为奴

    总体来说,从1800年到1900年的100年里,非裔拉美人改变了他们参与其所在国家的生活条件,帮助建立起19世纪的国家与社会。这只是一个概括性的叙述。事实上,美国革命,海地革命带给拉美人民尤其是非裔人口的激励,也只是激励。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匹兹堡大学历史学杰出教授乔治·里德·安德鲁斯在其所著的《非裔拉丁美洲:1800-2000》一书中所谈到的那样,非洲人最初被贩卖到美洲,被西班牙... 更多

    郑渝川
  • 别用“棉花糖实验”来规训孩子了,自我控制无异于自我戕害

    劝导自我控制,是市面上可见的育儿图书和励志图书,乃至相似题材的短视频、媒体报道的共同主题。按照这种观点的基本逻辑,如果意志再坚强一点,自控力再强一些,我们不仅能控制饮食,坚持锻炼,而且在学业和工作中就能有很大的起色——非但如此,我们还能很好地经营好自己的社会关系。对于孩子,常见的育儿哲学观点就是基于棉花糖实验的推论,要求孩子尽可能摒除短期诱惑,对于兑现享乐承... 更多

    郑渝川
  •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兴起和崩溃

    《西出葱岭:亚洲考古八讲》这本书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系列讲座整理而成,介绍了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总体的历史背景,并深度探讨了印度-巴基斯坦地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社会演进,阿富汗、南高加索地区、伊朗等中亚地区的考古进程,尤其是与宗教建筑相关的问题。这本书的作者均为意大利著名学者,包括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授托马索·格诺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马西莫·维达莱,... 更多

    郑渝川
  • 数字劳动,数字剥削与分配正义

    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具体的消费、支付、体验场景下,人们很难感受到政治问题的存在。这其中的主体关系被收窄为平台、商家、消费者,当然也有可能还存在骑手等角色。但事实上,这其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政治和法律层面的博弈。数字经济是基于数字技术创新,经由平台经济、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标准确定而发展起来的经济状态。数字经济之所以可以培养出体量甚至直追传统产业、能源巨头的大型企... 更多

    郑渝川
  • 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

    《弃夫潜逃: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1937-1949》一书出自美国历史学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中国近代历史与文化副教授马钊。这本书以民国时期——包括日伪时期,以及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恢复统治时期的北平,所出现的离家出走的妇女为研究中心。书作者深入考察了刑事档案,展现这一时期北平社会底层女性背弃家庭、丈夫所进行的选择。女性出走家庭的做法,在民国时期以及当下... 更多

    郑渝川
  • 华夏先民的天崇拜,如何孕育出禅让制

    而今流传的上古历史,在战国时期至秦汉得到完善。战国晚期流行的《尚书》比较清楚地记载了尧帝的事迹,除了《尚书·尧典》,涉及尧的古籍还有《古本竹书纪年》、《帝王世纪》,以及《左传》、《国语》、《孟子》、《墨子》、《荀子》以及《史记》。按照这些古籍,尧的事迹主要包括世系、执政和禅让。司马迁列出的尧的事迹中,尧是黄帝的玄孙、帝喾之子,其母为陈锋氏女。陈锋氏女名庆都,... 更多

    郑渝川
  • 1950年代,成都茶馆业走向衰落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一书,其实是书作者、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上一本《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202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的续集。这本书其实可以包含两个部分,或者说两大价值议题。一者就是新中国成立、成都解放后,国家权力如何强力介入地方商业,尤其是茶馆及其相关的地方戏曲表演行业这样一种分散小商业,继而强... 更多

    郑渝川
  • 追捕手抄诗歌:18世纪巴黎警察与讽刺诗人的战斗

    1749年春天,巴黎警察总监接到命令,要求他逮捕一首以“黑色狂怒的怪物”为开头的诗的作者。这首诗的题目是“莫勒帕先生被流放了”,莫勒帕本是海军大臣和王室内廷大臣,很有权势,但在1749年遭到革职流放。莫勒帕的支持者因此写了一首抨击国王的诗,用“怪物”来形容路易十五。 事情进展到6月,告密者上交了那首诗的抄件,以及藏诗者的名字。藏诗者名叫弗朗索瓦·博尼斯,是一名医学生。... 更多

    郑渝川
  • 献祭斐迪南大公,开启了摧毁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863年冬天,弗朗茨·斐迪南降生。他的表兄、皇帝的独生子鲁道夫1889年自杀。他的父亲卡尔·路德维希大公在1896年身亡,这使得他成为奥匈帝国的首位继承人。成为事实上的皇储,这加深了弗朗茨·斐迪南与伯父之间的矛盾。皇帝对于皇位继承人的才智一贯抱以轻视态度,但事实上,他展现出的政治能力和文化眼光,被证明完全符合帝国掌舵者的要求。斐迪南忠于保守主义、天主教信仰和哈布斯堡帝... 更多

    郑渝川
  • 《昆虫印象》:带你走进一部“微观世界”的色彩诗篇

    “建设美丽中国”的宏大命题如何落地?答案往往藏在微小的生命里。在广东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一本聚焦岭南昆虫多样性的生态科普图书《昆虫印象》应运而生。由广东科技出版社联合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倾力打造,它以“微观切口”回应“宏大命题”,首次用“色彩+故事”的双轴叙事方式,让读者在1厘米的世界里读懂生态中国,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传递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岭南生... 更多

    区燕宜 熊拓新 李杨
  • 从三峡大坝到鱼子酱行销全球,中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长江三峡建造一座超大型的水坝和水电站。长江自西向东,穿透巫山山脉,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景观壮美,但峡谷内长江干流也被挤压到狭窄的宽度,而且水位落差很大。三峡地区的聚集人口在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多达数百万,建国后继续增长,但受制于自然环境因素,十分艰苦,而长江航运在宜昌以上江段的规模被限制在很低水平。建造三峡大坝和水电站,利用水位... 更多

    郑渝川
  • 趟过爱河伤痕累累,如何恢复爱的勇气和信心

    涉入爱河,却碰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从而对爱和爱人失去了信心。这种现象相当普遍,通常而言,很多人归结为遇人不淑、人心不古,难以恰逢良人。但无论在中国等东亚国家,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爱情关系中的陷阱屡见不鲜。人们不约而同用一种完美主义化的态度去期待和迎接爱情,去看待爱人,也相当程度上高估了自己的完美主义化,或者说将自己作为完美爱人的方式进行规训,却最终遭遇... 更多

    郑渝川
  • 西方文明宏大叙事,是如何制造的?

    西方文化与历史的标准版本就是,古希腊-古罗马为初始谱系,甚至可追溯到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然后一路展开,经由中世纪的光明与黑暗,在文艺复兴、大航海运动、启蒙运动后,由文明、血脉的传承者西欧发展到高峰。这套观念的血统因由,基本上已经无法成立,而文化传续,其实也存在巨大断裂。但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政治、文化、经济霸权甚至军事霸权的合法性和道德优势,很大程度上建构在上... 更多

    郑渝川
  • 共游的奇旅——《成长三部曲》读后

    四川作家杜阳林的“成长三部曲”包含三部中篇——《隧道》《花醉》与《童话城堡》,三个故事,三位聚焦对象,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但这样的“异”中也包含着内在的“同”,它们共同以精神成长为纽带,故事一一串联,身为读者的我们或许能在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收获独属自己的感慨。成长是心灵的蜕变,每一刻都值得珍视。“深渊”、“苦行”、“自救”是《隧道》的关键词。李正宵的故事从... 更多

    白羽洁
  • 关山万里心:《居庸叠翠》中的长城记忆与明代士人情怀——董海鹏《雄关魅影:王绂〈居庸叠翠〉图考述》的一点思考

    董海鹏博士刊发于《美术》上的《雄关魅影:王绂〈居庸叠翠〉图考述》一文,以明代画家王绂的《居庸叠翠》为切入点,揭示了这幅作品在长城意象表达与边塞诗画传统中的独特地位。画作以居庸关为载体,不仅凝固了明代长城的雄姿,更通过诗画互文的手法,将士人阶层的家国情怀与政治理想投射于笔墨之间。这幅作品既是明代绘画思想变革的见证,也是士人群体对边疆认知与民族互动的视觉化表达。... 更多

    凌伊君
  • 印度独立、印巴分治为何上演惨痛悲剧?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一名印度教徒刺杀。甘地在印度享有盛誉。他对于印度开国政治领袖尼赫鲁而言,是亦师亦父的存在,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指引。他希望印度获得民族独立,当然他的其他政治主张多带有乌托邦的意味,比如回归小国寡民式的农业和手工业,尽量摒除现代科学技术,并因此清除经济增长、物质富足对于民众修行造成的干扰。他主张非暴力,但坚定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在英国的战时首相... 更多

    郑渝川
  • 欧亚海洋贸易,商业公司为何成为了最理想的组织形式?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法学院法学和历史学教授罗恩·哈里斯所著的《远涉重洋:欧亚贸易与商业公司的崛起》一书,详细探究了中世纪后期,也就是14-15世纪起,欧亚大陆远程的海路贸易的组织方式。在开端时期,这种贸易主要由若干短途贸易组成,由个体商人、小型行商主导,包括而不限于代理商、家族企业、小型合作关系和族群网络。尽管当时的不同地区和国家实行着不同的法律,基督教、伊斯兰教... 更多

    郑渝川
  • 文天祥的天地正气

    1276年,文天祥率领他在江西动员组织的抗元武装,在江西多地取得大捷。此前,南宋王室已经降元,宋帝和太后以及大批官员皆被送往大都。而南方多地仍在坚持抵抗元军。宋室降元,被挟裹送往大都的文天祥趁乱逃离,艰难逃过元军追捕,抵达家乡,组织抗元斗争。宋室虽降,但忠臣仍奉天子的弟兄为帝,誓要收复江山,还汉家王统。元太祖忽必烈意识到了南方抗元斗争在政治上带来的严重威胁,所以... 更多

    郑渝川
  • 警惕过度合作:职场不养闲人,也不养无效忙碌的人

    职场中的过度合作现象,不仅严重消耗生产力,更造成大批职场中人职业技能荒废、绩效低迷,并最终难以避免突兀地丧失职业竞争能力的结果。无论是企业组织、社会组织,还是公共管理部门,在扁平式管理框架下,抑或是传统的管理框架下,都存在密切的协作需求。但这种人与人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究竟提高了效率,还是降低了效率,很多情况下是不确定的。一些企业组织近年来越来... 更多

    郑渝川
  • 阴阳: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大道之念

    阴阳见诸中国大量的经典文本和注疏,是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阴阳强调的是事物、世界、进程中平衡、和谐、可持续性、相互依存的特性。出现变化,或者进入某个进程,会不可避免带动其他相关因素和进程,这不同于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思想中寻找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展现出实体和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在中国古代思想中,阴阳既是宇宙运行的法则,也适用于微观身体。在中国古人的理解... 更多

    郑渝川
加载更多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