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做嫁衣的成就感
○顾 犇(图书馆馆员) | 2016-07-29
收藏
摘要: 这不仅是著名出版人俞晓群从事出版的编辑笔记集,同时也是一部近30年的中国出版史。


《一个人的出版史2:1997~2002》俞晓群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6月版/68.00元

  这不仅是著名出版人俞晓群从事出版的编辑笔记集,同时也是一部近30年的中国出版史。

  最近获得俞晓群新著《一个人的出版史2:1997~2002》,得以阅读他的工作日记。俞晓群是业务型管理人才,本来就是“双肩挑”,能坚持做业务,还有文章和专著,就已经很不错了。要坚持写日记,这不仅需要毅力,也需要勇气。正如沈昌文先生所言,写日记是有危险的事情。俞晓群的父亲有类似的经历,不希望儿子写日记。可是他就是坚持了下来,甚至把日记整理出来出版,这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各种补注和相关文章,还有图片,使得日记更为丰满。全书洋洋洒洒27万字,不仅记录了一个出版家的成功之路,同时见证了中国出版业的高速发展。恰逢中国出版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时期,这段历史的记录更显珍贵。说是“一个人的出版史”,其实涉及了几百人甚至几千人。而且不仅是出版的历史,也是文化人生活现状的记录。

  从1997年的“张光直文集”、接触吉尼斯、“新世纪万有文库”、《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1998年的中国书业十大新闻人物、《万象》创刊、《中国读本》启动;1999年与德国贝塔斯曼合作、《中国读本》获奖、《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获奖、《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授权出版;2000年起兼任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开发电子书;2001年的沈昌文进京50周年、启动“幾米绘本”、制作阅读器“掌上书房”、《光明日报》专栏“快语”;一直到2002年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和原《中国图书商报》开设的“人书情未了”专栏。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出版家的事业轨迹。

  出版家自己写书,对于自己的书,自然更是精益求精。该书以时间为序,目录页上在每一年下概括了作者的心情,每一年的开始页就点出了该年的主要事件、主要图书、主要文章、主要人物。每一个奇数页边都有年代编号,时刻提醒读者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

  作者在“后记”里写到:“王(充闾)先生一面从政,一面写作,对人生之路的认识最为深刻,让我敬佩……我知道,王充闾先生对出版的认识,类似于胡适的观点,自己能做学问,为什么要替别人做‘嫁衣裳’呢?所以他几次劝我,不要陷于出版界的勾心斗角之中,到头来会得到什么呢?但是,当王先生看过我的这部《一个人的出版史》部分章节以后,他恍然大悟,惊讶在这一行当中,接触各类人物如此之多,人物的层次如此之高,文化热点如此之丰富,资料汇集如此之生动,实在太有意思了!当然,王先生是站在作家的角度,看待我的编辑职业,他看出了出版的情趣,看出了文化的价值,看出了写作的噱头!”

  编辑的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类似,都是为人做嫁衣的。梁由之在序中介绍了俞晓群考大学后改行当编辑的经历,从编辑到社长,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学者型的出版家,而不是惟利是图的出版商。俞晓群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后改学哲学,又做出版,与笔者经历相似。他除了读书会友,看稿写作,没有其他爱好,其“心境是寂寞的”,所以他能成大器。俞晓群在为人做嫁衣的同时,更好地成就了自己,他是我的榜样。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