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做人才与企业的“引线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双双 | 2017-03-24
收藏

 最近马勇伟很忙,他在开拓自己的“隐墅版图”。作为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浙江奥美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勇伟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何与文化创意产业无缝对接是他当下最关注的问题。而就整个文创产业而言,“温州是一个人才的创业孵化器,协会应该引导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做好人才与企业间的‘引线人’”。

  据统计,2011~2015年,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116.01亿元递增到209.53亿元,年平均增速为15.93%;占GDP比重从3.4%提升到4.54%;文化产业竞争力从浙江省第7位跃升至第4位。以2016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为例,参观人数达15.16万人次,实际成交及意向成交金额总额达2.66亿元,项目签约20.12亿元。在这一背景下,温州文创协会未来将在品牌活动举办、产业园引导、人才引进方面,为企业献计献策。

  “乡创”与数字创意是未来关注重点。作为协会年度重头戏,2017年,温州文创协会继续推出“改变的力量”系列活动,旨在助推温州创意经济的发展和温州创意设计人才平台的搭建、展示和推广。该活动还在“设计的力量”“创意的力量”“时尚的力量”基础上,新增加了“资本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更加关注文化金融与文化思想。

  谈到温州文创值得关注的方向,马勇伟告诉了记者两个方向。一是文创走向乡村,通过文化创意激活乡村的文化资源,让乡村的青山绿水与都市的市场消费联系起来,是未来重点倡导和推动的方向。而且,协会在往年文创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乡创”的培训与游学,加重资源倾斜度。二是数字创意产业值得关注,包括动漫、科技、电影、VR等。虽然目前在温州文创协会中,该类企业数量不多,主要为动漫企业和电影类企业,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从事数字创意产业的温州籍企业家数量较多。“因此,接下来我们协会要实现资源对接,将其引回温州”,马勇伟补充道。

  文创园发展需从招商变为运营商。当下,文创园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又如何打造自身特色?马勇伟表示,文创园首先需要突出本地文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在地优势。第二,转变思维,注重文化与商业的融合,以市场经济的思维进行思考。谈到温州较好的园区案例,马勇伟以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为例,该园区内有一栋楼,一层为酒吧、咖啡吧等场所;二层为艺术教育;三至五层为从事文化创意的企业。对此,很多人都质疑,产业园为什么要做餐饮和休闲娱乐?马勇伟认为,当下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途径是通过场景实现的。如咖啡有消费咖啡的场景文化,这也是文创与商业融合的表现。

  作为文创协会负责人,马勇伟从两方面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第一,带领园区相关负责人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理念。第二,举办培训班,改变文创园的经营理念。马勇伟认为,“文创园4.0时代”要求线上、线下结合,形成产业链闭环。因此,文创园应摆脱以往的“物业”身份,以运营商的角色提供系统服务。

  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吸引人才。文化创意经济可以说是以“头脑”服务为特征的经济,需要大批懂技术、有创意和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人才。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温州吸引人才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民营资本丰厚。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人才、文创设计人才以及包括编剧、编导在内的创作类人才是温州文创重点引进的对象。

  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马勇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支招。一是针对在职人员,举办培训班并组织考察学习。例如,协会每年都举办文创经营管理培训班,提升在职人员专业水平。二是运用好政府引进人才的政策红利,帮助企业在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进人才。三是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平台经营好,打造留得住人才的创意人才社群。四是加大与高等院校文创专业的对接,引导毕业生到温州创业。例如,温州市创办了温州文化创意学院、温州大学时尚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搭建平台、培育人才、吸引人才。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