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发行业“数据官”应运而生
晓 雪 | 2017-06-28
收藏
摘要: “新闻出版发行行业数据官培训”应新闻出版发行业大数据发展行业的需求而举办,主要面向新闻、出版、发行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行业内数据分析与应用项目负责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晓 雪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合作联盟首期“新闻出版发行行业数据官培训”于2017年6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落下帷幕。该培训是应新闻出版发行业大数据发展行业的需求而举办,主要面向新闻、出版、发行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行业内数据分析与应用项目负责人。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共有来自15家单位的21名学员参加。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合作联盟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新闻出版大数据用户行为跟踪与分析实验室”、“出版发行行业数据应用实验室”强强联合而成,合作联盟主体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该合作联盟集产学研于一体,通过对用户行为大数据跟踪与分析,推动出版业进行精准的产品生产、营销与传播,打通出版物流通领域上、下游环节,线上线下融合,建立出版物数据治理与应用标准体系,为政府文化决策提供“智库”服务;为新闻出版发行业提供大数据应用技术支持、业务咨询、培训及工具研发服务等。

首期“新闻出版发行业数据官培训”采用专家授课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安排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打破了以往老师讲课学员听课的固化模式,通过听课、实际操作、分组作业三重训练,学员们在交流和学习中各种观点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对新闻出版发行行业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数据助力新闻出版转型

培训班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与大家分享了新闻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思路,对出版与人类、出版与互联网、出版与大数据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从数据沉淀到数据挖掘再到数据应用的大数据体系建设思路,并进一步分析了大数据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为未来大数据在新闻出版发行行业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此次培训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授课。财讯传媒集团(SEEC)首席战略官段永朝以“认知重启”为关键词,对互联网进行了新的解读。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机器人等高科技的重大突破,一方面预示着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加快,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的认知结构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段永朝认为,我们现在的很多思维都停留在工业时代,实际上很多学科对世界的假设已经发生了动摇,我们应该站在更大的历史进程,来看孕育互联网的思想土壤,需要深刻反思互联网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组织方式带来的变革。“技术已做好准备等待我们的认知重启,重新想象世界、世界的存在方式和意义,理解这是一个深刻的范式转移。”段永朝说。

北京理工大学“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实验室”主任张华平从技术出发,讲授了大数据语义分析与出版应用实践。他指出,大数据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从技术层面来看,如何用大数据的手段自动地理解出版内容、发现关键内容,用大数据技术生成知识图谱,是出版业对大数据的应用之道。张华平同时提醒业界,不要迷信大数据神话,大数据技术仅仅是工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施水才则分析了大数据如何助力出版行业转型升级,他认为首先要解决现有存量出版资源的深度加工,与外部资源和互联网信息的整合利用,将海量资源构建为体系化知识,以服务为抓手来探索出版行业的知识变现。在此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加速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最终走向智慧出版的全行业转型升级,并助力各出版社实现知识服务的落地。

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从技术逻辑出发,剖析了当下传媒转型与发展的关键,为新闻出版发行行业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他为传统媒体支招:不妄自菲薄,铸造自身的核心价值与竞争力。转型发展的关键不是打碎自己,而是打开自己——在开放、连接与整合中实现跨界整合下的产业形态创新,即“新木桶效应”下市场版图与资源合成的重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知识可视化实验室主任张小龙博士带来了题为“可视化:用户与数据之间的媒介”的报告,介绍了可视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报告侧重于影响可视化设计和用户相关的因素,包括人类视觉认知的一些特点、用户与信息交互的一些行为特征等。张小龙认为,可视化的作用是利用人发达的视觉认知来有效传达信息,有助于信息的获取、知识的创建、决策的制定,并提出可视化是把人和数据联系起来的一个有效媒介。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为大家讲解了大数据分析的市场预测模型,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际操作,学员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模型;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晔教授结合新闻出版业的特点介绍了大数据分析的相关软件,对大数据相关软件Hadoop、HDFS、HBase、MapReduce等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行了讲解。

  

大数据思维已启动

经过5天干货满满的高强度培训,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21名学员分为4组,在新闻传播学院首届新闻出版发行行业数据官沙龙上进行了结业汇报和论坛发言。冯宏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调研员武远明、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唐贾军、张洪忠、吴晔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秦艳华出席沙龙并对各组汇报进行了精彩点评。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王利、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任娟、江苏新华发行集团陆彬彬、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李列群等为代表的第1小组汇报的主题是“大数据下新零售的思考”,他们以亚马逊西雅图店为例,提出传统图书零售业迫切需要认知重启,并认为互联互通是新闻出版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关键。他们提出“数据驱动新零售”“大数据下的新零售(出版发行)是用户(读者)终身阅读服务的提供商”等观点,认为,大数据在新零售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细分化的需求市场、准确定位潜在用户群4个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突破行业壁垒,实现部门之间、人人之间、出版与销售之间的信息共联。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消耗,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孙中来、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靳力英、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邢艳琦、浙江新华书店集团陈昱全、北京中启智源数字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李玉红等学员组成的第2小组,完成的主题报告名为“应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他们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零售卖场的应用场景,介绍了零售书店现状,并指出了零售书店需要完善的措施。他们描绘了图书零售领域未来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制定数据清洗、数据使用、数据脱敏的规范,保证数据合规使用;根据用户行为做好商品陈列营销和用户关联营销;整合数据,实现用户个体分析;促进行业上下游数据共享。

以孙赫男(北京英捷特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王海锋(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翔(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朱国政(九州出版社)等为代表的第3小组研究的是“出版行业大数据应用维度分析”。他们提出了出版业的“二象性”特征,即思想传播特征和制造业特征,由此产生了出版业数据闭环难关和产品迭代难关。他们认为出版业的大数据需求会变现为基于语义的选题/备货推荐、基于画像的知识/内容投送、基于行为的关联营销推荐、基于分析的生产决策树再造、基于库存指数的调货平衡/决策应用等。

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黄建平、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杨军、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吕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华书店杨珉、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付震宇、北京中启智源数字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曹仁杰等组成的第4小组,关注的重点聚焦在“大数据在图书库存优化中的应用”。他们提出,大数据为化解图书库存提供了新途径。科学的库存管理是提高商品及物资的保障、商品出入库的速度、商品收发存储效率、提高商品动销率、避免畅销商品断供,从而减少成本提高利润。优化库存管理从4个方面入手:搭建大数据平台整合现有IT系统的多样性产生的数据源、多维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立有效的数据指标、及时发现数据异常、不断提取新的数据指标。

6月16日上午,主办方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结业典礼,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首期新闻出版发行业数据官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