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军《最后的冬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2017-09-12
收藏
摘要: 靳军是一位有着丰富乡镇工作经历的作家,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最后的冬天》可以说是一部“经验之书”。本报特约河北省保定市作协秘书长吴媛撰写书评。


《最后的冬天》靳军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版/40.00元


包括靳军的《最后的冬天》等在内的8部长篇小说日前获得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冀版精品工程首届原创精品图书奖。靳军是一位有着丰富乡镇工作经历的作家,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最后的冬天》可以说是一部“经验之书”。本报特约河北省保定市作协秘书长吴媛撰写书评。

  ○吴  媛(保定市作协秘书长)

  靳军长篇小说《最后的冬天》是一部以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为关注点的作品。作家的良知悲悯和基层干部的在场感,使他无法自外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既具有历史感的宏大叙事又与每一个农民、村干部、乡干部息息相关的真切生存体验。时代为我们提供了真正广阔的生存背景,譬如中国农村几亿人的生存状况,而当今很多作家正日渐丧失与这种背景的深刻联系,大量怀乡安魂曲的出现不过是知识分子话语在农村土地上的扭曲变形而已,自然也不能承担起对国人特别是农民生存境遇进行历史性思考的使命。

  靳军秉持着文以载道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他的智慧和阅历来观察、审视乡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痼疾,并执着地思考、探求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方法。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得靳军这部作品呈现出极强的统一性。在时间的统领下,小说中所有人物在“选举”这一中心的驱动下活动,所有事件也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小说结构必须适应中心的完整性要求,因而作者有意去除了可能影响中心表达的所有枝蔓。

  从小说模式上来看,出于“选举”题材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和道德批判性等先天因素,围绕着公平、正义的目标,作者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正邪对立的二元结构。以万有粮、姚诸葛为代表的万家庄既得利益者代表恶的一方,郑健则代表正义的一方。这样的结构明晰清楚,和谐统一,符合读者对“选举”题材的审美预期。在这样的模式中叙事,时间维度上事件的发生、情节的发展就成为了小说不断推进的动力。选举前各方势力的博弈,选举中正邪之间的短兵相接以及村主任选举结束后党支部书记选举的余波未平,都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处理村主任选举和党支部书记选举两次选举场面时,表现出高超的驾驭能力。两次选举,绝无雷同,毫不滞涩,用笔一详一略,场面一热一冷,对立双方态度在积极消极之间来回转换,郑健等人的应对措施也随之变化万端,而中国农村的世情百态和农民的狡黠与智慧都在这样的场面刻画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为了避免小说在纵向的时间轴上跑得太快,作者特意安排了郑健与万家庆、李教授之间的对话交流,以此将小说从对选举的简单呈现和对事件的依赖中解脱出来,将其引向对种种选举乱象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思考。这不仅令小说在节奏上显得快慢得宜,而且增强了它的思想性。小说半开放式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最后的冬天》成功呈现出乡村生活的众生相,几乎每个人物都是以非常有限的线条刻画的,残缺不全却独具特色。比如被作者寄予厚望,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乡镇干部郑健;作为“恶”的代表,凶狠贪婪、嚣张跋扈的万有粮;深谙民间生存法则、老谋深算的姚诸葛等,他们集体构成了这幅中国乡村选举的浮世绘。

  总体而言,靳军在《最后的冬天》里,以大量鲜明生动的人物,真实细腻的情节,个性化、俚俗化的语言,围绕着基层民主选举这一主题,前所未有地呈现出中国农村、农民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惶惑不安和挣扎奋进。作者在小说中以理性的思考对抗非理性的欲望追逐,以有效的秩序建设抵挡农村发展进程中的混乱无序,以民主监督机制的建立来填补李老太为代表的传统道德崩溃后的真空,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求索中国农村发展建设的出路和未来。这本不是小说家的责任,却是作家的良知。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