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文学院“名家讲经典”第七期开讲
穆宏志 | 2017-10-17
收藏
摘要: 李山主讲《诗经》追溯中国诗歌源流

LOCAL201710171556000364081520540.jpg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2017年10月12日~31日,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京举行。作为本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文化普及类重要活动之一,10月15日,由十月文学院联合各方策划主办的大型系列文学讲座活动“名家讲经典”第七场——“《诗经》,我们的文化底蕴”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办。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为广大文学爱好者讲解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出席活动并发言。

据了解,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十月文学院已成功举办了六期“名家讲经典”文学讲座,广获好评。作为一个公益性文学品牌活动,“名家讲经典”每期将从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中,精选出雅俗共赏的名作经典,邀请一位在专业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公众细腻解读作家和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内涵,使文学经典普及化,文学作品生活化,高雅文化通俗化。六期讲座主题包括中国的四大名著与两部西方文学经典。此次讲座,李山主讲鸿蒙初辟时期的风雅颂三百篇,为今年的“十月文学月”营造了一个祥和金秋的传统氛围。来自北京高校学生、鲁迅文学院的青年作家以及各界文学爱好者到场聆听。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确立“五经”,是故又以《诗经》称之,且沿袭至今。《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之间的诗歌创作,按照时间顺序说,雅、颂最早,西周时期的作品,其中《周颂》和《大雅》最早;其次是《小雅》的一些篇章,为西周晚期诗篇。《国风》的大多数作品是春秋时期的,大概到春秋中期,《国风》诗篇的采集加工大体就结束了。从内容上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雅》系周代贵族的正声雅乐,《颂》则为宗庙祭祀的诗歌。

李山认为,《诗经》作为一部经典,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时代。《诗经》是一部诗歌集,更是一部社会史,重现了中国西周、春秋社会的实景。在当天的讲座上,李山为观众详细解读了《诗经》中隐含的人情味,《周颂•有客》: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有客》里便讲到人情笼络殷商,大德待客热情慰劳,体现出“中国是人情社会”自古有之。李山还谈到,在阅读《诗经》时要寻找它的根。《国风•邶风•谷风》反映妇女悲惨遭遇,是中国古代弃妇诗名篇。里面有一句“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一个弃妇何以见得渭水、泾水的浑与清?这就是采诗者用了自己的语言转述故事,实际上是最古典的“报告文学”。

李山把“诗三百”比喻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创生时期产生的精神花朵,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在创建属于自己的精神传统时的所思所想,追求和崇尚,对自己在世界中生存的理解感悟,《诗经》的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者,言其志也;歌者,咏其声也。”赋诗言志是中国的文化基因。(穆宏志)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