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英:柔风拂面 涓涓而来
2017-11-28
收藏

■受访者:王文英(书法家、画家) 

  □采访者:蔡 蕾(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去年,您的散文《写意的宋朝》获得第7届冰心散文奖,您认为写作在您生活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写作与您的书画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

  ■通常人们对我职业的断定,我是一个书法家、画家。而我人生的初心是想成为一个作家,为此我也曾努力过。只是后来我把精力和时间大多用在笔墨纸砚里,但文字情结始终如一。虽然我对写作远不如对书法、绘画那么尽心尽力,但它带给我的慰藉和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务、没有压力、更没有功利,全凭兴趣游走,想到哪,读到哪,写到哪。兴致来时也会赋诗填词,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世界里,记录自己的况味、感悟,还有愿望,是一桩美好至极的事情。

  常有朋友劝我多画画,多写写书法,少码些文字,不要忘了自己是个书法家和画家。我知道朋友们的好意,但他们不知道文字对我来说,是内心的需要。与文字相伴的时光,很温暖,也很恬静。因为文字能打开记忆和想象,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宁静,让我能静静地反观自己的内心,就像和另一个我谈心。这些文字可以说是我成长路上不可少的修理厂、加油站,也是我的一种记忆方式,一种与人交流、分享的方式。

  换个角度来看,在忙碌中时常变换一下角色,小憩一下,也能让身心得到修整和平复,然后再满血地去写写画画。何况一个书画家只是满足于写写画画是会营养不良的,技巧之外修养更重要。所以前人总结有“画如其人”“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理论。在这上面,我的收益远大于投资。所以,我坚持在报刊杂志上开设专栏,目前有3个专栏。我曾出版过两本散文集,格律诗词也被收入《古今妙词一百首》《现代古诗一百首》。当然,生活中爱好多了,每天睁开眼都会觉得有许多事情在等着我,约人吃饭逛街,围观电视电影都是奢侈的事。虽然我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但依然没有办法割舍这些爱好。

  □对于书画艺术的创作,您认为哪些方面最为重要?是灵感、是积累还是其他方面?

  ■对于书画艺术创作,个人修为、灵感很重要,但没有文化的滋养和平日的积累,灵感就没有血肉和生命的支撑。

  □目前,在书画艺术上您主要将精力用于哪些工作?

  ■读书创作之外,还参与一些与书画有关的社会活动,准备参与一个美术馆的运营,做一些培训工作,还有公益活动。

  □您的作品有不少侧重日常生活的随想杂感,您认为,生活与艺术有怎样的关系?您的作品流露出恬静、温暖、质朴的风格,能不能说一说生活中的您是什么样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滋养的艺术自然难有生命和受众,不被艺术爱好者接受的艺术品只能算半成品。

  生活中的我简单随性,遇事遇人都随缘,自然也随喜。我推崇简单生活理论,赞赏普兰特倡导的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是在现代都市文明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返璞归真,健康纯净、简朴有序。不是必须抛弃舒适的小轿车和住宅,回到原始的山野中去。

  平日里除了书画、码字之外,我还喜欢旅行、读书、听音乐、看好看的电影,品茶、养花和好朋友聊聊天,逛逛家居、艺术品市场,淘换杯盘碗盏,案头文玩,不求价值多少,只要自己喜欢就好。空闲时摆弄摆弄案头几上的陈设,变换变换风景,做做家务,就会无限欢喜。总之,生活中没有一刻是消停的。

  生活简单,兴趣点多,自然就没有了鸡毛蒜皮的计较。所以说,简单生活就是美,越简单越快乐。

  □今年以来,您关注了哪些书画展?您认为中国书画艺术风向指向哪里,原因是什么?

  ■当下各种书画展太多、眼花缭乱。我刚给《艺术市场》杂志的专栏写了《如何办个“良心展”》,谈了我对书画艺术展览的看法。我只关注那些我称为“良心展”的书画展览。

  至于中国书画艺术风向,我一直以为不能远离自己的母体文化,要真正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遵循艺术的价值判断和艺术创作规律,减少人为的干预。

  □对于当下中国书画的发展现状,您认为有哪些可取之处、不足之处?

  ■繁荣,但干预艺术自由发展的外力因素太多。

  □市场流量是书法走向民众的关键环节,您如何看待当下的书画艺术市场?您认为,书画家的意义与价值应如何体现?

  ■市场流量是书画走向民众的关键环节,问题是中国的书画作品的市场流量不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大家都知道中国书画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完全取决于市场规律,有许多游离于书画艺术品价值之外的因素,权力、名人效应、收藏界的不成熟、民众的认知水平制约等。

  要想让书画创作体现意义与价值,就必须还艺术以净土,用艺术价值评判标准,让书画家用作品说话,而不是其身上的所谓光环,还有就是客观公正的批评体系的建立,收藏市场的培育以及民众对书画鉴赏水平的提高等。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