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英:占据学术高地 强化市场意识
刘佩英 | 2017-12-14
收藏
摘要: 占据学术高地 强化市场意识

■刘佩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

成长轨迹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出版机构——南洋公学译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成立于1898年,张元济先生曾执掌于此。发轫于此,上海交通大学的出版事业延续不断:1925年成立了专管出版工作的领导机构——出版委员会;1947年组建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社一度停办,直至1983年上海交大社正式创建。

30多年的发展轨迹可以用出版物来勾勒:20世纪90年代初,《雷锋故事》的出版标志着上海交大社开启了市场化图书的尝试;《汉语大词典》出版成功,让交大人看到了优质精品书的广阔市场;2008年,上海交大社出版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学术专著《中国能源问题研究》和译著《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学术图书一炮打响。此后,上海交大社再接再厉,于2014年主动策划出版了主题畅销书《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并实现多语种输出。从2007年起,上海交大社就着手打造“新核心大学英语”系列,不仅跻身大学英语公共课教材出版行列,还针对研究生、职教等各教育层次推出系列英语教材,形成定位明晰的英语教材体系。

高端学术出版历来是上海交大社优势板块,先后承接了多个国家重点方向的项目,推进了“大飞机出版工程”“东京审判出版工程” “犹太人在上海出版工程”“光物理科学前沿”“能源与环境”“核能与物理”“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以前大学社常将自己定位为学术科研的“后勤”,只是在后端扮演辅助的角色,现在大学社的学术出版要更强调走到前端,成为学术、科研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此,上海交大社开始探索立体化的学术出版路径,如利用交大社的现有优势,为科研工作者打造实用性强的系统工程手册等工具类图书,并与民航公司等单位开展合作,开发培训教材,为从业者提供相关培训。

近年来,上海交大社还拓展了人文社科学术板块,2008年与上海交大文科建设处联合启动“文治堂”系列学术著作出版,旨在搭建文科学术平台,推动学校内涵建设。该系列著作或推介了代表和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前沿性经济概念,或体现浓厚的人文情怀。

将高深的航空、物理、大数据等知识“科普化”,也是上海交大社近年来的重要方向。上海交大社的大众科普出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引进国际科技大腕的科普作品,如2015年出版了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梶田隆章和他的导师户塚洋二合写的《从地底发现宇宙》,以生动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微子发现的历史。二是出版高铁、航空航天、量子通信、天眼等超级技术相关科普读物。

在“走出去”方面,大学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交大社也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做好顶层设计、调动全社力量、配备专业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在国际上为中国学术争取更多话语权。当前,上海交大社与爱思唯尔、德古意特、剑桥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等国际大社已经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出版了一系列交大学者的英文版学术专著,扩大了中国优秀科研成果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看出,大学社的定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服务的对象更广、服务内容更加深入。在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大学社作为高校的附属机构,仍存在定位模糊、人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此外,在知识付费“火热”的当下,我们也看到,大学社由于体制等原因,在优秀作者资源的抢夺上不占优势,很多作者被知识付费平台“挖角”,大学社市场化竞争能力仍有待加强。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