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舫书写“烧脑”文化随笔,新作《纸上乾坤》日前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夜 雨 | 2018-01-17
收藏
摘要: 李舫的文化随笔集《纸上乾坤》是一部思想含金量很高的文化随笔集,汇集了她近些年颇有分量的散文创作。这是一部“烧脑”的书,也是一部因其文化“分量”而让人血脉贲张的作品。

a21aa8b1-293b-41a1-a770-e4b1b544f2db.jpg

1月12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纸上乾坤》新书发布会。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艺评论家陈奇佳及李舫和她的同事、《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编张健出席活动。此次活动由人文社策划部主任宋强主持。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纸上乾坤》是一部思想含金量很高的文化随笔集,汇集了李舫近些年颇有分量的散文创作。其中既有她纵论世界现代艺术史、美术史时采撷到的思想珍贝,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回眸以及对文化现象的评述,也有对各界翘楚的生动描摹。铺展历史的长卷,讴歌生命的宽阔,她以文艺评论者的缜密以及资深媒体人娓娓道来的讲述技巧,清晰而又深刻地把一幅古今中外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幅展现在读者面前,有画,有音乐,有文学,有历史,有影像。

当代散文随笔创作的主流,趋向越来越轻飘,越来越入世,总之,热衷于写愈来愈“小”的东西——小事象、小题材、小人物、小情绪;《纸上乾坤》却反其道而行之,走宏大叙事之路,“大”字力透纸背,字里行间,处处见“大”。

《纸上乾坤》首先表现为外象大,书中的主体作品,要么是国家层面的“大”,如,写大宋王朝在景德元年以大国身形力挽狂澜、弈来和平的《大道兮低回》,写老子与孔子见面和口舌辞锋与思想交汇的《春秋时代的春与秋》;要么是家国层面的大,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诉求和人生认知的基本面上,写韩愈贬任潮州刺史后之作为的《在火中生莲》,写任继愈与季羡林致学报国的《丹青一抹光淋漓》;要么是业界向度尤其文化向度上的大,如,写画家、雕塑家、作家、学者的《弗里达:不安的缪斯》《“蓝骑士”——康定斯基在公元1917年》《“我神智健全,我就是圣灵”》《贾柯梅蒂:青铜魔法师》等。

其次表现为气象大——李舫的文章中有一种不让须眉的丈夫气,一种气贯长虹的浩然之气。她的散文,是具有家国情怀、有内容、有担当的典型的“宏大叙事”,雄浑沉潜,雄迈无敌。她写的人与事,对中华民族是“铸魂”的人与事,是确立中华民族元记忆的人与事。这样的宏大叙事通过文学化的表达,就如同面对长江黄河泰山昆仑,让人心中升腾起的是敬意、尊崇以及阔大无边的情怀和向往。

第三为题材大——李舫纵横于中国古代历史立马横刀任意驰骋,从先秦诸子百家一直到大清王朝乃至当代,古今事,笑谈间,她对史料的把握和文学性的处理,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作品中这些灼灼发光的特质,与李舫集文艺评论家与资深报人的双重身份密不可分;同时她在文化艺术、历史、政治等领域的知识储备,使其作品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写作范本。但对于写作,李舫并不满足。对于朋友谈《纸上乾坤》时指出的意见——书中看得见古今,但看不见你自己,对此李舫表示,在写作中对自我隐私保护较强,她的融入感确实较低,她也在考虑和反思,如果加深加强这种融入感,不知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QQ截图20180117131113.jpg

《纸上乾坤》李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1月版/66.00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