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把作品做好才是王道
 ■雷祺发(独立艺评人、策展人) | 2018-04-13
收藏

近年来,不论是公立美术馆还是民营美术馆,从展览到收藏,都以不同的方式关注青年艺术家群体。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年艺术家,需要扶持的地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现实生存的保障。很多优秀青年艺术家从高校毕业之后,亟待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如何在有保障之下专心从事自己的艺术创作,才是其重点。二是为作品提供展示的机会。青年艺术家需要脱颖而出,其前提必须是作品足够优秀,如此才有很多的展览机会。具体来说,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应该如当代艺术家徐冰所说:“你生活在哪儿,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

  关注青年艺术家生态的各类艺术机构,严格说来,官方美术馆设置的艺术奖项与展览项目,不论是在资金方面的纯粹性,还是在收藏青年艺术家作品方面都更具稳定性。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民营美术馆做得也较为纯粹,但毕竟是少数。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有更多美术馆介入进来总归是好事。民营艺术机构如画廊、艺术空间,更多的是以市场消费的姿态去做青年艺术家的展览,而其学术行为无疑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年轻艺术家身处整个艺术链这一系统当中,需要在不同阶段做出不同选择,以此寻找适合个体自身艺术成长的合作机会或者说展览机会。

  目前国内美术馆、相关艺术机构在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当中,也在寻求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差异性。但总的来说,在创新性方面,尚不是很多。其中,做得较有新意的是武汉美术馆的“江汉繁星计划·青年艺术家研究展”和关山月美术馆的“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两个官方美术馆做得并不相同,前者是邀请策展人独立策划,后者是多个批评家、策展人各自提名青年艺术家。比较完整的是,两个青年艺术家展都设置了青年批评家论坛。不论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学术传播方面,都极有利于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不仅如此,武汉美术馆在2018年开始的“7号实验空间项目”,以举办青年艺术家个展的形式对其关注与扶持,更具有针对性和推广力度。

  无论是哪种扶持方式,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其应该做好的本质工作就是拿作品说话。因为不论是在美术馆展览还是艺术市场推介,无不基于作品的前提之上。艺术创作要有问题意识,继而把作品做好才是王道。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