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要”什么
温珮滢 | 2018-04-27
收藏

  在今年两会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然是一个热点话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上表示,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应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表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而言,文化自信并不是自然具备的,而需要“培育”之功。从教育界角度说,不仅要坚定文化自信,还要把“培育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重要职责。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精神认知、资源支持、实践体验中还不乏一些值得关注和完善的问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领会“内在”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与精神价值的载体,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从根本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扎根教育。家庭教育专家鲁鹏程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智慧,他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是心灵的震撼与滋养,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根基。通过不断浸润于传统文化,孩子会产生更强烈的文化自觉。

  山东省昌乐特师附小作为一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彻于校园教学活动中的学校,在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同时,还通过人物故事宣讲及书法、武术、礼仪等方面的训练,“五学并举”,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精神体验。该校校长陈启德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养传承需要“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切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局限于背诵经典,而要将文化习养付诸于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像春雨润物一样融入日常生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不仅是背诵一句古诗词、行一次跪拜礼,更是根植于内心的精神传承,需要得到内涵式精神的领会,进而将内在力量传递出去。

  传统文化图书资源要“质”“量”并重

  近年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入大众视野的媒体报道逐渐增多,而诸如“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充分激发了全民参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一浪潮也带动了校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化。近年就有不少学校将传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广东省肇庆市教育局颁布实施《肇庆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力求省内学校都能达到国学经典教学有计划、有课程、有教材、有教师。全国范围内不少中小学校都将“经典诵读”确定为学校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并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为引领构建传统文化书香氛围。

  在此背景下,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物应运而生。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不胜枚举,其中专门以低幼儿童和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传统文化出版物在不少展区均有陈列。不过,在传统文化图书不断扩充的同时,其质量更需多加重视。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在两会期间所谈到的,传统文化成为热门话题后,可能会带来相关出版物的“量”的上升,同时还要关注“质”的提升。

  热销书《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的编著者黄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支持角度谈及了其创作初衷。他表示,目前,对于如何让孩子感受、理解传统文化,并没有确切的参考标准。我国古诗词大多都具有意境之美、音律之美,如果加以修饰,也会像儿歌一样受到孩子的喜爱。因此,黄任团队借助旋律、绘画、故事、赏析等元素,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让其感知古诗词所描绘的事物、所蕴含的味道、所表达的意境,完成音乐启蒙、艺术熏陶和传统文化教育。未来,市面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源也越来越要求具有如此“匠心”。

  探索性实践要呈现“恒温”状态

  目前,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正在进校园、进课堂,同时也通过家长会、专家报告会、传统文化家庭作业等方式传递给家长和孩子。对此,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备课组组长、传统文化名师马庆溪认为,所谓的“传统文化热”不应该是被推崇的一种现象,因为它容易“热一阵就凉下来了”,教育者应该做的是让其成为一种“恒温”的状态:“百姓日用而不自知”。这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复兴。马庆溪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将传统文化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以《论语》《诗经》《弟子规》等为蓝本,嵌入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不会因为刻意背诵产生厌恶情绪,还会因为老师细致生动的讲解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作为班主任,马庆溪还会利用每周的班会课为学生讲解古代经典著作,不仅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带动学生,还例行规范,时刻端正自己的行为来为学生树立榜样。

  如果说马庆溪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来自本能——他认为自己“三日不读经典而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那么他对于学生的期许则是来自于其不断学习的传统文化内涵——他认为孔夫子所提倡的上行下效、上下齐心的社会风气能够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通过一种“并不那么轰轰烈烈”的方式真正根植于精神世界。

  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家长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的学习与实践性活动,支持甚至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在家庭生活中处处以积极的传统文化价值去引领、指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鲁鹏程认为,家长引导孩子从小接触传统文化,令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在不功利的前提下读经典、习礼仪、品故事、练书法、学武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那么就不会引发孩子不乐于接受的情形。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外乎成人先学、先信、先示范,而不仅仅只是要求孩子去学。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