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大学出版变局之数据解读
■周蔚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 2018-12-17
收藏

在这30年中,大学出版社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社,后来北大社、清华大学社建立,当时的大学社在中国书业中的地位非常轻微,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出版业最活跃、最重要的力量。从体制角度讲,过去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现在仍基本上处于过渡期;从市场角度来说,过去是卖方市场,现在是买方市场;从管理体制来说,大学社过去是单纯的事业单位,后来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现在则正在进行转企改制;从出版范围上说,大学社过去主要专注于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现在转型作“大教育”,不仅出版高校教材,还出版大众读物、教育读物等等,出书范围更加广泛。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1986年,是大学社的创立和初步形成出版体系的阶段。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社,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恢复成立,1979~1980年陆续成立了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华中工学院出版社(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学院出版社(现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家出版社, 1981~1982年又分别批准成立了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在1982年之前只有11家,到1985年一年就成立了40家大学出版社,到1986年大学社第一次出版工作会议召开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将近70家,初步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地域分布,各个类别都有,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学出版社的整体体系。

大学出版社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出书规模、人员规模等也都有了长足发展。1980年,全国大学出版社年出书总数仅为88种(其中教材59种、学术著作9种、一般图书20种),占当年全国出书总品种21621种的0.4%,在整个出版界可以忽略不计。到了1986年已经达到了年出书近3200余种,其中新书2400余种,出书总品种和新书品种都占整个出版业的6%左右。此外,在这9年间,大学出版社还实现了“横向联合”,建立了各地的高校教材代办站。

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5年第四次大学社工作会议召开是第二个阶段,基本上可以称为探索和曲折发展的阶段。国家在1992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大学出版也要学习适应市场的变化。由于个别出版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政治标准和内容质量,出现了一些内容格调低下、宣传封建迷信、夹杂淫秽内容的图书或画册,以及歪曲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图书,受到了严厉查处。在这10年间,有近30种图书涉及20余所大学出版社被查处或受到批评,其中在1992~1993年,有10家大学出版社的14种图书受到新闻出版署的通报批评或取缔;1993年被查处的图书占全国图书查处面的26%;有4家大学出版社被整顿,其中3家停业整顿,5家大学出版社被限制了出书范围。

在这个阶段,大学出版社从73家发展到100家,年出书品种17377种,是1986年出书总品种的5.4倍,其中新版图书10383种,是1986年的4.3倍;总印数近3亿册,比1986年增长了近7倍,发行码洋近30亿元。 

第三阶段1996年到2006年的第六次大学社工作会议,应该算是大学社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大学出版社加快改革、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学社的数量快速增长,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社的出版规模迅速壮大,在整个出版业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图书出版的份量和获奖率都非常引人注目,并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非常有影响的大型大学社,还出现了一批在业界很有影响的出版人,出版社还探索了适合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内部机制。

2006年年底我国共有大学出版社102家,占全国出版社总数578家的17.6%,大学出版社出书总品种50473种,占当年全国出书总品种233971种的21.6%;出版总码洋达到120亿元,占全国出版总码洋的18.5%;重版重印率62%,高于全国平均重版重印率近18%(全国重版重印率为44.32%);总资产为76.7亿元,占全国出版社总资产的14.6%;净资产53.6亿元,占全国出版净资产的15.57%;销售码洋114亿元,占全国图书销售总码洋的22%;销售收入44.7亿元,占全国图书销售总收入的19.25%;总利润7.8亿元,占全国图书出版利润的24%;库存57亿元,占全国总库存的17.7%。从上述各项出版指标可以看出,大学出版社除了总资产和净资产两项指标低于它在全国出版社数量所占的比例、库存两者比例基本持平外,其余各项出版指标都高于它在全国出版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即使从产业角度来看,大学出版社也已经成为整个出版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外部环境来说,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高等学校连年大幅度扩招。高校招生人数从1996年的96万余人猛增到2006年的546万余人,增长了4.7倍;研究生招生人数由1996年的5.94万人猛增到2006年的39.79万人,增长了5.7倍;高校在校总人数从1996年的318余万人猛增到2006年的2500余万人,增长了近7倍。在短短几年内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首先受益的就是以出版高校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主要任务的大学出版社。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垄断被打破,一些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师范大学出版社加入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中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社在中小学教材招标中中标。因此这些出版社也成为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发展势头最为猛烈的大学出版社。

第四阶段从2007年以转企改制为标志,大学社发展进入了第四阶段,也就是转型阶段。这个转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性质转型;二是从传统出版向现代数字化出版的业态转型。

格局演变

说到大学社的出版格局,我觉得大学社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样,有高度的不平衡性,发展最快的是学校资源优势明显、区域和市场辐射力强的大学社,现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个别的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种比较早面向市场的出版社,他们抓住了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的先机,利用这种原始积累扩张了学术图书的品牌,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文化前沿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

总体上说,大学社当中发展最快的有三类社:第一类是综合性的大学出版社,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第二类是适应了我国这些年的应用型教育发展需求的大学社,比如外语和计算机教育的蓬勃发展就让一些大学社获得了发展良机,像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发展,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社会对于计算机、外语教育的需求;第三类是师范类出版社,他们抓住了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机遇,把出版领域向基础教育延伸,出版了优秀的基础教育教材、教辅,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大学出版社群体当中大约有十几家,在整个中国出版业都是居于前列的。

大学社中的大部分出版规模都在5000万到2个亿人民币之间,这个群体当中的个体差异很大,既有超大规模的社,像外研社、北师大社这样的,也有经营很困难的小社,而且后者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这些社的学校资源有限,专业面不宽,区域市场辐射能力不强,他们只能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所谓的“小而精、小而特”,但这条道路也是比较艰难的。

品牌影响力

所谓品牌影响力,就是出版社的核心资源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这些年大学社也形成了一些品牌,品牌性的出版社有几家,比如外研社和外教社的外语类教材、工具书出版的品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管类图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社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品牌,清华大学社的计算机类图书品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品牌,北师大社、华东师大社的基础教育品牌……他们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已经可以自然地在读者中产生联想,他们的产品特色已经显现。(王 东/采写)

大学出版发展纪事

从大学出版社刚刚起步不久,国家就积极争取给予大学出版社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长期以来,大学出版社作为高等学校的组成部分享受国家对校办企业的所得税减免政策以及对增值税的先征后返政策,正是国家这种放水养鱼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

1986年7月,在中宣部的指导下,由国家教委和国家出版局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工作会议,会上讨论制定的《高等学校出版社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对大学出版社的地位、性质、出版方针和任务、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办社条件和经营管理以及组织领导等作了明确规定,确定了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方向。

在1986年全国高校出版社工作会议后不久,国家教委和国家出版局采取联合或单独发文的形式,明确高校出版社的图书发行工作要坚持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等改革方案;高校出版社可以自办发行;各高校出版社出版的自编教材可以编印联合征订目录,进行广泛宣传征订;设立高校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服务中心,在各地建立图书代办站,负责大学出版社自编教材、学术著作和其他教学用书的发行工作。

1987年大学出版社建立了自己的行业协会——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当前高等学校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深化改革,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敢于拉开差距,增强出版社的经营机制等。

1989年开始,由大学版协组织的第一届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召开。

在1993、1995年新闻出版署开展的全国优秀出版社评定中有两家大学出版社获得优秀出版社殊荣,1995年新闻出版署开展的首届良好出版社评定中,有21家大学出版社被评为良好出版社,占全国128家良好出版社的17%,第一次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奖比例超过大学出版社所占的比例。

1995年国家教委专门制定了《高等学校出版社社长负责制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了高校出版社实行社长负责制。

在2007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制定了《关于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文件对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实施步骤做出了明确规定。2007年4月,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了高校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18家大学出版社转制为企业,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体制,简称“18+1”改革试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