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一个行业的倩影和一代人的理想
2018-12-17
收藏

□ 30年,中国期刊行业经历了一次飞速发展,期刊总量从1978年的930种跃升为2007年的9468种,品种极大丰富。

30年,中国期刊阅读市场经历了一场深刻变迁,从单纯的文学、文化、女性阅读热日渐多元,期刊总发行规模也从1978年的7.6亿册增长到2007年的28.7亿册。

30年对外开放为中国刊业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同行的窗口,同时也开启了一扇国际媒体进入中国市场的门径。

30年的期刊改革更是凝聚了无数期刊人不舍的文化追求,筚路蓝缕,他们在寂寞的道路上向现代传媒企业慢慢靠拢。

30年的刊业发展史还是一个交织着变革、破局、创立与求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场不断收获与不断试错的复杂过程。

恢复性发展:以变求进

由于一场持续10年的“文革”,期刊业发展几近停滞甚至萎缩,一些老牌刊物被迫停刊,一些刊物带着浓厚的革命色彩,更多的新刊缺少生长的空气和土壤。

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期刊业的一场恢复性发展,一些久违了的刊物纷纷复刊,大量新刊陆续诞生。从1978年开始,到1980年代初的几年里,以《十月》《当代》《读书》《随笔》《译林》《天涯》等为代表的文学期刊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对“文革”的反思和对未来命运的索求让很多人选择从文学作品中找到答案。经历了10年阅读荒漠的人们如饥似渴地捧起一切杂志。在短短两三年内,文学期刊的发行量突飞猛进。

与此同时,以妇联系统机关刊物《广东妇女》改为《家庭》为代表的一个女性期刊群的出现,极大丰富了阅读市场的层次,“女人看刊”,这条西方传媒界总结出来的定律,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家庭》、《知音》们构成了中国消费类期刊的“前身”。更需要一提的是,1981年创刊的《读者》,最初的成功定位为其成为中国期刊成功典范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期刊创造了产业史上的第一次高峰,80年代中期的期刊平均年发行量达到50万册。其间崛起了一些中国式百万大刊:《大众电影》月发行量达到870万册,《故事会》突破700万册,《家庭》1987年达到270多万册,《大众医学》1981发行突破130多万册——它们创造了各自发展史上最辉煌时代。

同样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徐春莲、彭长城、胡勋璧等人为首的一大批年轻大学生投身了期刊业,他们怀揣激情与理想上路,以青涩懵懂开启一场不断求索的传媒之旅。

市场化发展:破冰之旅

历史进入1990年代,最初创业的那份激情和单纯已经日渐淡漠,媒体极大丰富的过程中期刊在阅读生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诸多问题制约期刊行业发展的弊端渐渐暴露了出来,条块分割、资源配置缺乏有机性、同质化和同构化问题严重,一度非常成功的刊物在逐渐丧失优势后又不能及时变革创新……此时的中国期刊业需要的是一声“惊天雷”,打破原有格局,重新确立期刊的存在价值。1993年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期刊业也开始了市场化之路。1993年创刊的《时尚》杂志可以成为这场“破冰之旅”最好的例证。

中国期刊市场化的探索中,最直接的改变是在传统单纯以发行为主的生存模式之外,发现了靠广告盈利的生存模式。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以《世界时装之苑》、《女友》、《时尚》等为代表的消费类刊物为中国期刊市场带来了巨大震撼。这种震撼某种程度也是我们了解了西方杂志市场之后做出的一种自我选择。

已经走过十几年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在1990年代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融入国际的步伐也在慢慢加快,新鲜的东西、观念和生活方式接连不断地呈现在国人面前。中国一些传统的传媒人这时候也有机会比较近距离地了解国际期刊产业的现状。关于期刊的认识、理念、运作和方法渐渐传入中国,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通过版权合作。在消费期刊、专业期刊领域渐渐出现了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知名品牌背景的期刊,并迅速在国内取得成功。版权合作这条路径大大加速了中国期刊市场化的程度,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对中国本土期刊原创力量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1990年代开始,中国期刊业也进入了一个“改朝换代”的过程,前10年曾经引领市场潮流的文学期刊们、大众文化期刊们、女性期刊们进入了自身发展的“瓶颈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的主流期刊定位正在被更多的新兴刊物动摇。传统期刊开始式微,即便在行政级别上仍然拥有相当高的地位,即便在资源上拥有”非正规军“不敢觊觎的优越性,但因体制、机制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决定了他们只能在传统生产路径上成功——依然在发行市场占有量的优势,但其盈利能力则大大被广告收入为主的期刊超越。这时候,大量的黑白刊纷纷改彩,“取悦”读者的同时“取悦”广告客户。中国消费类杂志的基本格局在1990年代中后期初步形成。

以吴泓、刘江、朱伟、赵济清、王维钧、邵忠等为代表的期刊领军人物大都在1990年代转战到了期刊界,以国外期刊运作模式为参照,以传统期刊经验为参考,在不违背体制机制原则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探索中国期刊市场化发展的成长轨迹。

细分化发展:图强拓新

随着中国申请加入WTO和加入WTO,中国期刊市场也开始向民营资本和外资逐步开放,多种力量纷纷通过代理期刊广告和发行介入期刊产业。一时之间,在中国本土期刊市场,国际资本、港台资本、民营资本相互角逐,增加了期刊投资领域的活跃度。19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期刊界充满了创业激情,众多有志之士和有资之士进入期刊行业。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新刊,今天很多成功的品牌便是在这个时期创刊的。在这次创业大潮中也不乏一些大胆的尝试,尽管尝试的结果是大量的失败案例,但它为市场的成熟发挥了作用。

21世纪初,一些新兴期刊市场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分众规模,如汽车杂志、育儿杂志、时尚杂志、IT杂志、财经杂志、时政新闻杂志、男性杂志、漫画杂志、体育杂志、美食杂志、读书类杂志、艺术创意杂志等。品牌化、集团化、细分化共同为中国期刊业打造了一条清晰的产业格局。从内容定位上来说,产品线日渐细分;从广告经营上来说,分层销售格局基本形成;从发行市场来说,传统邮局渠道之外的民营渠道、特殊渠道发挥着远比销售更为重要的影响力效应。

中国期刊市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出版力量,以《家庭》《读者》《知音》《女友》《故事会》等为代表的“体制内循环”的期刊单位成为“守成”的主要代表;以时尚、瑞丽、桦榭、现代传播、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商界传媒、财讯传媒为主的“准集团化”刊群是“创新”的代表;以《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南风窗》、《中国企业家》、《城市画报》、《中国国家地理》、《妈咪宝贝》等风格独特并具核心价值的“单品”是精英式发展的代表。

多年的行业打拼和多年的“试错”经验初步成就了中国刊业基本的专业人才队伍,编辑、设计、发行、广告、印刷、摄影等专项人才基本形成,培养了多位优秀的主编,更成就了一批影响中国刊业的领军人物。

品牌化发展:成就未来

期刊产业究其本质是一种创造力产业,持续的激情和创新是期刊业永不枯竭的动力。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通过对传统经验的总结和超越,通过对国际同行的学习和创新,通过对产品无数次的尝试,通过对市场持续多年的研究,中国期刊产业在稳定基本格局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源泉。

在国际化、数字化等新的浪潮下的中国期刊业正在经历一个“调整期”:从产品售卖转向品牌售卖。在传统发行、广告两条腿走路的基础上,期刊的品牌经营课题正式提上日程,举办活动、论坛、培训、比赛等,敏锐的期刊人们开始充分挖掘自身的媒体资源,开拓多元的收入途径。当数字化的新媒体大潮来临的时候,一些有准备的刊社已经开始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扩大品牌传播力。在传媒业逐渐走向资本市场的浪潮中,一些期刊也跟着“母公司”纳入了上市轨道。

然而,30年的发展留给中国期刊业的仍然有很多难题:改革开放并没有完全解决制约期刊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体制和机制;在快速拥抱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期刊还没有练好内功——原创能力;在品种极大丰富、渠道更加顺畅的当下,期刊阅读市场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萎缩;今天来看,“商业化”这个词对期刊产业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承认期刊商品属性和市场价值的同时却让很多人以“商业”为名出卖期刊的品质。

30年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刊人而言有时候又是一场艰难的“妥协”,逐渐磨没了激情与理想,渐渐形成了一种漠然和平庸,或许“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出发时的方向”?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