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师钱穆讲“课”
2019-03-11
收藏
“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学术文化九讲》钱穆讲述、叶龙记录整理/天地出版社2018年7月版/52.00元/ISBN:9787545537604

  ■聂俊珍(天地出版社综合分社)

  以“钱氏调性”介立于通史林中的《中国通史》,是我迈入出版行业耗时最长、体悟良多的一部作品。从紧张忐忑到乐不思蜀,从琐碎枯燥、令人抓狂到深切怀念,作为编辑的我,这期间仿若跟随先生走了一段路,一起见识世界,一窥史迹,并有所得。

  尘封多年的讲义经整理后面世,国学大师钱穆的“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今人有幸,我们仿若穿越时光,坐在了大儒钱穆的课堂上。

  这一系列脱胎于钱穆学生叶龙的课堂笔记,他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耄耋之年的学生不忍“钱学”在自己手中遗失,逐将这些珍贵讲稿整理出版成册,便有了钱穆文学史讲稿《中国文学史》,包括9次演讲在内的《中国学术文化九讲》,以及可被视作“《国史大纲》课堂版”的《中国通史》。

  作为《中国通史》的责任编辑,当稿子交到我手中时,除了手稿,还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几页《明报》资料、一沓老照片,以及《中国文学史》。钱穆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每次讲课时听者众,盛况空前。此版为其第三度于中国香港新亚所讲,因受过速记训练,叶龙详细记下了钱穆的讲课内容。我所能做的,是像“变色龙”一样尽可能贴近和感知作者思想,根据基本史实,尽力复原现场讲述,让读者可以领略到大师风采。

  如果说《国史大纲》开篇便开宗明义,情怀激荡;《中国通史》亦一脉相通。不过在文稿处理的过程中,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原稿口语化以及半文半白的文风如何调和。因为是课堂记录,所以手稿大量保留了口语化的特色。比如目录篇章名及行文并不正统,大多是信手拈来的随性标题,却见性情有趣味。

  同时,讲课跟著述不同,钱穆通史各篇之间或寥寥数语或细细考论,对均衡不甚讲究;而课堂笔记误听漏记也总是难免。讲者已逝,无处可资修正;记录者叶龙又值耄耋之年,加上年代久远,记忆闪烁。其中参差、失误已几乎不可考。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定下了初步的审稿标准:以原稿为基础,以综合古史典籍为史实准绳,以诸家版本映照钱穆的自成一系,从情怀上诠释钱穆的“温情和敬意”。

  第一阶段,对照叶龙记录手稿及《国史大纲》,确认内容正误,同时提送两次专家外审。专家外审具有不容忽视的参考性价值,但必须首先保证文稿的基本质量。第二阶段,结合外审、政审意见,修改历史知识性错误,排查敏感性内容。钱穆任性敢言,常有率性之语,审稿的过程,也是“排雷”的过程。第三阶段,查阅相关史料,核查史实,确真证伪,查缺补漏。这一阶段是最耗费精力的,在确真去伪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尤其是前期审稿中,哪怕有一丝疑虑,都不心存侥幸,更不敢试图掩耳盗铃,必须审慎地斟酌,甚至尽早考虑从头再来。第四阶段,文法核校,最后通览梳理。从篇章标题的适配性到逻辑文法,大到段落衔接,小到注释说明,等等,都一一做了更正。

  为了编好该书,我读了大量的钱穆著作,案上许多经典史籍是查阅必备。尤其为了保证注释来源确定可靠,我做了大量查询,同时参考外审专家意见,其中不少注释反复推敲,只为满足一个“强迫症”对细枝末节的追求。

  读钱穆书,读者需具备一定的常识储备,但一旦得窥门径进入,则别有洞天。与其他大儒的作品相比,以讲堂实录,一窥钱穆宏大学术世界的“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其滋味待读者细品。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