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学方兴未艾,如何激活思路?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 张潮鑫 魏东/整理 | 2020-04-16
收藏

张 鹏


向思源

严敬群


疫情当前,研学实践教育领域相关方面在积极响应抗疫政策和要求的同时,也需通过学习加强内功,以便疫情过后及时落实、推进相关工作。有鉴于此,《成长教育周报》特刊发第二届全国出版发行业文旅联盟发布大会暨2020研学实践教育研究与发展大会的演讲精萃,以供学习、交流。此次大会由全国出版发行业文旅联盟、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主办,邀请研学实践教育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从政策走势、课程研发、基地发展、研学出版、跨界合作、主题研学等七大板块进行分享。本期重点精选、刊发博物馆研学、自然生态研学、传统文化研学三大主题研学的相关演讲内容。


  以博物馆教育视角深化博物馆研学

  ■张 鹏(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

  在研学实践教育中,博物馆是重要的目的地。博物馆有收藏、展览、教育、研究等职能,新版《博物馆条例》首次把教育职能放在最前面。国家及各级政府对青少年公共教育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自身职能的发展和转变、社会公众对公共教育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都是推动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工作开展的背景因素。据2018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5354家注册的博物馆和1.08亿可移动文物,每年有11.26亿人次参观博物馆。这11.26亿人次里约有20%是未成年,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走进了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链接了多层次的教育内涵。首先,博物馆可以带给人们历史的思考,博物馆里藏着社会发展史。其次,博物馆可以带给人们审美的追求。最后,博物馆还可以带来科技的畅想。博物馆是一个给孩子“正三观”的地方——历史观、审美观、科技观。一个人的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公共教育组成。当孩子离开学校,就离开了学校教育。当孩子离开家庭,家庭教育随之弱化。但是,公共教育可以伴随孩子一生。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博物馆是一个可以终身学习的场所。

  我认为,博物馆教育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素养。举一个例子,如果孩子要看莫奈的画展,起码要知道莫奈是一位印象派画家。二是学习能力。孩子知道了莫奈是印象派画家,还要知道如何观察画中的光线,因为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孩子要能找到《里昂大教堂》和《池塘·睡莲》中光线的不同和变化。三是情感塑造。在莫奈的画中,孩子会发现绿色的树叶可以反射出白色的光,它是美的。孩子会懂得,大自然给了人们多么美的享受。 四是生活方式。孩子在英国看了一场莫奈的画展,回国以后可能还会看一场莫奈的画展,他老了以后时可能还会看一场莫奈的画展。最后是未来可能。孩子将来想成为光学家、画家、艺术评论家或者画廊收藏人,应该由他自己来选择。大人要做的是把这些可能性给孩子。

  博物馆教育的综合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博物馆研学可深入探索的特色。首先,寻找博物馆与学科的联结点。博物馆是一个宝库,我们可以将其中的很多文物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给孩子进行讲解,我们要寻找博物馆和学科的结合点。其次,博物馆研学教育跨专业、跨时空、跨观念。博物馆是一个综合的学习空间,所以它能够和学校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得非常紧密,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一个方向。

  针对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我主张遵循12个字:切口要小、背景要大、当下语言。 第一,切口要小。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从兴趣入手、从已知入手、从所学入手。我们团队在研发课程的时候,我会要求相关同事把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的课标以及课本都要学一遍。第二,背景要大。我们要反映大时代、大主题。比如,我们以“手”作切口,来看大时代、大主题。在埃及的雕塑里,人物的手和身体连在一起。在希腊古风时代的雕塑里,人物的大臂动不了,小臂可以动。到了希腊的古典主义时代,手能做出更多的动作。后来的很多绘画作品里也有手的形象。 “手”这个切入点的大背景是西方艺术史。因为手从跟身体连在一起,到能慢慢动起来,这就是西方艺术史逐渐发展的过程。教师给孩子讲西方艺术史,不一定讲完洛可可再讲巴洛克,讲完巴洛克再讲浪漫主义,也可以用小切口将它们串联起来。第三,要有当下的语言。课程的设计要切合孩子的学习成长,结合他的社会生活,找到他当下的语言点,与文物建立起一个链接。

  博物馆研学的实施,需要具备几个能力。一是资源整合的能力,让资源服务于研学的目标。一所博物馆里可能有很多课程,教师得挑适合自己的内容。有的课程如果不适合,那不如自己来主导。 二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不要觉得自己能做所有的事,而是要把各方力量统合在一起去做事情。尤其要说一点,研学导师的能力很重要。导师要贯穿全程,组织学生学习。导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执行者。三是要有配套的服务能力,吃、住、交通等服务要过硬。耳朵里的博物馆在研学方面形成了两条产品线:一条是古都中国史,走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串起中国历史的脉络;一条是世界古国史,通过在埃及、希腊、意大利、以色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游学,培养孩子们的世界视野和胸怀。团队在推进所有游学、研学活动时,都和中青旅合作,饮食、住宿、交通的安全性都要有保证。


  借助特色资源打造海洋研学品牌

  ■向思源(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海洋世界》杂志主编)

  海洋教育内涵非常契合研学实践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海洋资源对于研学而言也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总体而言,我认为有三类有效的海洋特色资源可以与研学深入结合。

  一是海洋自然类资源,如海滩、海水、海岛等。海洋自然资源的特点在于,人不能特别轻松地与之相处,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与了解,才能掌握与之共处的能力。比如,在海滩上会遇到有毒的水母,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在海岛上生活,基本的生存技能有哪些?再如,想到海中去,要掌握游泳的技能;想去海底,要学会潜水。

  二是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海洋灾害。自2008年以来,《海洋世界》杂志承担了原国家海洋局系列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之一的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举办,这个时候也是沿海省份台风多发期,因此“台风”就是特别有代表性的一类资源。除了涉及海洋研学的应急预案等问题,该类资源还涉及自然灾害应对、人应该如何看待自然的问题。比如,在2018年舟山举办的夏令营闭营当天,150名师生及工作人员与台风“安比”赛跑。当时,一个贵州毕节的10岁女孩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台风,世界会不会更好?”一个内陆山区的女孩并不明白台风其实有其益处。比如,台风带来了丰沛的淡水;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广州……而通过这个夏令营,这个女孩认识了台风的双面性。更关键的是,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了解到:即使是自然灾害,我们也要学会与之共处;即使是自然灾害,它在不同的时空出现,性质就会有所不同;世界上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也不只有是与非这样简单。

  三是海洋行政资源,如实验室、海洋站、科考船等。这些资源为我们在海洋主题研学过程中培养海洋人格与精神提供了条件。海洋从业者群体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动力源泉。海洋人格与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多元开放性、外向冒险性、开拓创造性、协作奋斗性、崇商流动性和变化灵动性。这些不仅是投身于海洋事业的专业人才的必备精神,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培养专业能力突出、人格健全、抱负远大的人才。

  也正是依托于以上资源,创刊于1975年的《海洋世界》杂志在研学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海洋世界》杂志是媒体,而非教育行业专家。在研学行业链上,我们的定位是研学主题内容提供商及研学活动内容策划者。杂志的海洋科普内容并不适合直接拿来作为研学教材内容,我们还需要与教育行业专家共同研发适合学生接受的课件。我们作为媒体参与到研学行业中,要打造自身的IP,最终实现品牌的传播。找准定位,也是为了使媒体与旅行社、基地和营地、教育机构进行差异化发展。媒体可以充分发挥打造特色研学产品的优势,树立研学品牌,并围绕IP开发出版物、周边衍生产品、研学主题电影等层次多元、辨识度高、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

  媒体的考核是双效考核,并且社会效益优先。海洋研学项目的资源包含涉海单位的船只、海洋研学所需的实验室等,该类资源的提供方一般为行政、科研单位。一方面,相较于旅行社等机构,媒体更容易获得该类资源方的合作支持;另一方面,该类研学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一般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研学活动的环节、效果要与资源单位的职能和社会责任结合。所以该类研学项目过分商业化并不可取。

  研学在发展初期难免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相关方面要想突破该局面,还是要多研究符合自身定位的专业性问题,制定自身研学业务的传播策略、产品策略、发展策略等。而研学只有建立在内容专业化的基础上并不断深化,才能在发展风口下走上标准化、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大道。


  多维度激活非遗专业平台和资源优势

  ■严敬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副主任)

  目前,各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各相关项目的实施。同时,“非遗+旅游”工作也正朝着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多彩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催生学生对中华传统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感、创新之行,因此在研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

  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为例,基地有一支专业团队。这支队伍有两大优势:一是深入研究过传统文化内容、文化传播方式和优质研学课程特点;二是与很多高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传统文化领域和设计领域有着良好沟通与交流,能够围绕非遗合作推出一些文创项目。非遗传承人也是基地的一大资源优势。这些非遗传承人遍布全国各地,他们技艺精湛,热爱传统技艺,是稀缺性人才。基地依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非遗大师整合到一起,现在部分非遗大师担任研学基地导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研学主题课程,作深入授课和专业示范。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参与了多场研学教育活动,取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研学实践教育从本质上讲仍是一种教育活动,要求课程研发人员必须要对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保证研学实践教育的专业性。因此,在研发课程时,应该从教育工作的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着眼,全面系统地布局,认真严谨地推进,这样才能保证研学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开展传统文化研学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纲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素养、匠心精神方面需要充分体现课程研发和设计特点,还要注重不同学段的侧重点与衔接性。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程即使涉及同一个内容,也要突出不同特点,选择不同讲授方法。

  具体到非遗课程而言,此类课程要通过某项非遗的历史起源、风格特征、工艺技艺、传承方展来体现民族性。讲授方式主要有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目的是让学生去看、去思考和去动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特别开展了主题式课程,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工艺项目,通过自主学习、过程操作、表演展示、阶段成果展现,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自主创新。

  在授课过程中,基地提供菜单式服务,即从一项复杂工艺或技艺中撷取某几个环节或简化成某几项内容,设计成几堂课,供学生选择。这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基地还精心设计了课后的互动和传播环节。例如,基地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小小传承人”评选活动,让他们回到学校后向其他学生宣传非遗项目。基地开展的“非遗大师进校园”活动持续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热情,并建立与之相关的微信群,使非遗研学实践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走到学生中间。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